杨素在小说演义中是以文臣的身份出现的,为隋朝开国功臣,位列宰辅,封越国公,权倾朝野。其实,杨素是个文武全才,不论军略,智计,权谋,眼力都是当世冠杰。但是因为儿子杨玄感兵变失败,再加上自身的操守问题,导致杨素后世名望不高,他的用兵才能被大大的低估了。
杨素出身弘农杨氏,将门之后,其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官至北周汾州刺史。
杨素虽然是个官二代,可他身上并没有纨绔子弟的那些恶习,相反的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不仅自幼习武,而且工于文学,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史书称他“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
另外杨素志向远大,表现得与众不同,他的堂叔祖曾对人言:“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而事实也证明他的堂叔祖确实说对了,杨素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杨素的发迹是在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后,本来他就因为与宇文护关系亲密受到牵连,当时他的父亲又因为死于北齐未受到朝廷追封,于是心有不甘的杨素愤然上书替父亲申诉,也是为自己叫屈。
宇文邕先是不理,后来被杨素的再三上表惹怒,便下令诛杀杨素。杨素高声叫道:“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就因为这句话,让宇文邕对他刮目相看,“帝壮其言”,不但给了杨敷“忠壮”的谥号,还封杨素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逐渐对其有了好感。
公元576年,杨素跟随宇文宪攻北齐,攻克晋州后屯兵栖原。北齐后主高纬率大军赶来支援。宇文宪考虑到敌众我寡,于是命部队乘夜撤退,结果被北齐军追上,北周军多被击溃。最后得益于杨素的拼死苦战,宇文宪才得以突围。
杨素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文官,实际上他自身的武力值一点都不弱,史载,他的箭术特别好,百步之外可以射穿三层皮甲,他是隋朝首任大将军,也是朝野上下公认的猛将。
此后,杨素又屡立战功,到北齐灭亡时,杨素已经升为成安县公,邑一千五百户。
577年,陈宣帝陈顼乘北周灭北齐之际,派名将吴明彻率军北伐。吴明彻数次击败梁士彦,包围彭城。次年二月,杨素随大将军王轨前去救援,大破陈军,生俘吴明彻。
579年,杨素又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南陈淮南之地。杨素独自率军攻克盱眙和钟离两地,居功至伟。
此后,杨素开始独立领军,他的治军才能也得以体现。史载,他治军严整,军令如山。每次大战前都要在军中借故找一些犯错的士兵出阵斩首,多者百人,少者几十个。两军对阵,杨素务求取胜,不能取胜而败下阵来者,无论剩下多少人,全部都斩首于阵前。“先以数百人赴敌陷阵,不能而还却者悉斩之。复进以数百人,期必陷阵而止。是以士皆必死,前无坚敌。”
宣帝宇文赟死后,年幼的宇文衍继位,杨坚专权,杨素发现杨坚有称帝之心,所以主动投靠到杨坚门下,而杨坚也欣赏杨素的才华,倍加重用,封他做了汴州刺史。杨坚称帝后,又加封他为上柱国,让他参与隋律的修定。
开皇四年,杨素在一次夫妻吵架中说了一句:“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被其妻郑氏告发,杨素因此获罪,被免官。这次经历差点毁了杨素的前途,好在杨坚一直准备灭陈,杨素趁机献伐陈之策,被重新启用为信州总管,经略长江上游,为灭陈做准备。
杨素用兵,步战骑战水战皆长,最喜欢以敌之长击敌之长,在敌人最擅长的领域击败对手。比如南朝擅水军,杨素以水军破之;突厥擅骑兵,杨素以骑军大败之。
南朝能存活百年,主要依赖于长江天堑,虽然陈后主腐朽无能,但其水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按正常来讲,隋朝应该避其水军,以北朝最擅长的陆军灭之,但杨素偏偏要在其最强领域击败他。
于是杨素在奉节大造军舰,其中:巡洋舰,取名五牙,约五层楼高,装六扇拍竿,载兵员八百名;驱逐舰,取名黄龙,载兵员百名;还有舴艋快艇及平乘登陆艇等各种战舰。
杨素不仅武略一流,更是个玩弄心理战的高手。当时隋军在上游造舰,造船废料不可避免的随江水下流,为了避免引起下游陈军的警觉,部下建议将木料回收,但杨素却认为此法不但耗费人力,而且耗时,于是不但下令不回收,还故意在江中大肆漂下造船废料,威慑陈人,结果弄的陈朝人心惶惶,还未开战,一些士卒就开始逃散。
隋军军舰造好,杨素担任元帅,以水军为主力,从奉节大举南下,很快就到了隋陈交界的流头滩,杨素趁夜派一支特种部队从南岸破坏阻挡军舰的栅栏,同时用骑兵从北岸袭击陈军,陈军上下在睡梦中被击垮,杨素又将俘虏放回,并发放路费,借以收买人心,顿时陈军士气更加低落。
过了狼尾滩后,杨素乘胜南下,陈军退到宜昌设防。
从狼尾滩到西陵峡地段无战事,杨素趁机向沿江百姓展现军力,全舰以检阅队形顺水东下,一时长江江面,各色舰船铺天盖地,士兵盔明甲亮,军纪严整,杨素身穿明光铠,坐在高高的五牙大舰上。
杨素本人容貌雄伟,宜昌上游江面又不是很宽,让两岸百姓见足了大场面,都被杨素装X的样子蒙得晕头转向,畏惧地感叹道:“清河公即江神也。”
过了西陵峡就是一马平川,陈军在西陵峡布三条铁链拦江,杨素登岸赶走陈军,轻松解锁,舰队继续东下,过宜昌一路观光到了荆州,在宽大的江面上见到了陈军,开始了正式的水战。
结果隋军仅用四艘五牙,就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几战下来,陈朝岳阳以东无人敢守,沿江各军纷纷放弃抵抗,刺史和亲王也主动请降。于是陈朝长江天堑轻松攻破。
陈朝灭亡后,杨素因战功卓著被进爵为郢国公,入朝任内史令。开皇十二年,杨素代苏威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同掌朝政。为了讨好杨坚,杨素滥用民力建造仁寿宫,致使“死者以万数”,成为其奸臣之名的有力佐证。
杨素虽然入朝参政,辅佐杨坚开创“开皇之治”,但他并没有荒废自己的老本行。开皇十九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杨素出灵州,高颎出朔州,上柱国燕荣出幽州,三路进击突厥。
四月,杨素军在灵州以北与突厥达头可汗部遭遇。杨素一改中原军队传袭千年的戎车鹿角阵战法,以骑阵对骑阵,轻勇先冲,大军奋进,击破突厥十余万精骑,打得达头可汗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战后,隋文帝下诏褒奖,赐杨素缣二万匹,及万钉宝带。
开皇二十年,杨素再征突厥,未免敌人分散逃跑,他亲领两名骑兵和两个投降的突厥人潜入敌阵,同敌人一起前行,敌人没有发觉,“素亲将两骑,并降突厥二人,与虏并行,不之觉也。”待敌人止宿屯驻时,杨素下令尾随的隋朝骑兵突然袭击,大破之,突厥兵四散而逃,杨素又穷追不舍,直到再无聚集起来的可能。从此突厥遥遥远遁,大漠之南无复虏庭。
观杨素征战一生,战必胜、攻必取,正兵、奇兵兼备,兵种的适应性、协调性、全能性,在历史上都屈指可数。如果不是杨坚得国太易,杨素的军事才华会展现的更淋漓尽致。
如果到此为止,杨素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全能的顶级名将,甚至能同韩白卫霍李岳等并列而无愧!但是后来的杨素却没有守住为臣的本分,担上了弑君的罪名,最后也没有得到善终的结局。
杨素第二次北征突厥的行军元帅是晋王杨广,杨广为培植自己的势力,亲自与杨素结交,杨素也知杨广有夺位之心,遂“深相结纳”。
杨勇为太子时,杨广通过杨素弟弟杨约向其陈述如果杨勇继位的种种利害,杨素深以为然,于是经常在杨坚夫妇面前中伤杨勇。独孤皇后本来就不喜太子,现在又有了杨素支持,便力主杨坚废除杨勇。
杨勇被废后,屡屡要求面见杨坚,告诉父皇自己的冤屈,但都被杨广拦下,有一次杨勇甚至爬到树上,大声呼喊文帝,杨坚听说后便动了见杨勇的心思,杨广不好阻止,便委托杨素出面,于是杨素向文帝道:“杨勇已经心神丧失,被妖魔附身,魂都收不回来了。”文帝被说服,不再见杨勇。
仁寿四年,杨坚病重,杨素和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人入宫侍候。杨素与杨广暗通消息,不想宫人将密信误送到文帝住处,杨坚见信大怒,这时,侍疾的陈宣华夫人又说杨广对她无礼。杨坚于是大发脾气,要召见废太子杨勇。杨素见状却秘而不宣,并命张衡进入寝殿,不久文帝就驾崩了。
据《隋书》和《通历》记载,“帝怒曰:‘死狗,那可付后事!’遽令召勇,杨素秘不宣,乃屏左右,令张衡入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
于是,杨素在历史上就有了助晋夺嫡、弑君的罪名。
杨广即位后,召汉王杨谅回朝。杨谅知有异,便举二十万大军据并州而反,杨素仅以数万人东征平乱,先在高壁之战,亲自领兵袭敌后路,破杀杨谅部将赵子开十万余;再在清源之战,以正兵决战,大败杨谅十万大军,生擒当世第一猛将萧摩诃,一举平乱。
平乱后,杨广赏杨素布匹5万缎,高级丝绸1千匹,女妓20人,首都洛阳高级住宅一套,升尚书令,并封其子万石、仁行,侄子玄挺俱为仪同三司。
虽然杨素位及人臣,受尽荣宠,但逐渐被杨广架空。大业二年,杨广先拜杨素为司徒,后赠其为光禄大夫、太尉公以及十郡太守,但这些都是虚位,朝中有任何大事,杨广都不让其参与,而且对他态度淡薄,“外示殊礼,内情甚薄。”
史载,后来杨广改封杨素为楚公,因为据太史官报告,楚地将有重大丧事发生,杨广就想借杨素来挡晦气。杨素卧病在床时,杨广虽然明面上派御医前去诊治,暗地里却问御医,杨素何时会死?“密问医人,恒恐不死。”
杨素也知道自己遭忌,于是不肯吃药,不久便一命呜呼了。后来其子杨玄感造反,更是被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