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倭寇,人们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一群人在我国领土烧杀抢掠的日本人。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在倭寇当中,日本人只是占了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东南沿海的中国人。为何这样说呢,其实这与当时明朝的一项政策有关。
倭寇久难平定,前后十八年
在明朝嘉靖年间,朝廷的军事策略可以用这几个字来概括:“御外侵,修边墙;抗倭寇,安海疆。”这就是所谓的“北虏南倭”,也是当时的两大主要外患。从嘉靖二十六年起,明朝政府先后派了朱纨、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前往江浙地区抗击倭寇,可直到嘉靖四十四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东南倭寇才彻底荡平。
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也不过打了不到十年,而嘉靖年间的抗倭却用了足足十八年,倭患为何如此难以平定?莫非当时来中国的日本人就真的那么多吗?其实从倭寇人员的构成可以看出一二。
倭寇并非都是日本人
十四世纪初,日本进入分裂时期,一些在战斗中失败了的诸侯,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这便是初期倭寇的组成。此时的倭寇,由于都是日本人组成,势力相对来说还不大,明朝政府也对其不是很重视,抗倭也只是小打小闹。
明朝中后期,东南倭患逐渐扩大,到嘉靖年间时,我口声势浩大,动辄就数万人出动。而此时的倭寇人员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倭寇的首领王直是中国人,并且他的手下也是少数为日本人,多数为中国人。明朝的许多历史典籍都记载了倭寇结构的变化。
《明史·日本传》中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而《嘉靖实录》中也记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由此可见,嘉靖年间的倭寇其实主要是由中国人组成的,这才导致了倭患久久不能平定,那么这些中国人为要去当倭寇呢?
倭患的形成与当时外贸政策收紧有关
事实上,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收紧对倭患的影响很大,这可以从历史上的倭患次数中看出一二。从洪武朝到永乐朝的57年间,倭患次数共为94次,年平均不到2次;永乐朝以后至嘉靖朝之前近百年间的倭患记录次数仅为17次;可在在嘉靖一朝的45年间,倭患次数猛增到628次,占明时期倭患次数的80%;进入隆庆朝后,倭患又骤减为48次。可见,嘉靖年间是明朝倭患的高峰。
而巧合的是,朱元璋曾经便下达了海禁令,而永乐年间对海禁政策是放宽的,甚至有了郑和下西洋的举动。而到了嘉靖年间海禁政策又越发严格,倭患也越发严重,到隆庆年间时,朝廷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这时倭患反而变少了,其中变化值得深思。
事实上,嘉靖初年的倭寇大多是张士诚、方国珍余部的后代,当年张士诚、方国珍陆续被朱元璋打败后,还有许多部下逃亡海外,继续与朱元璋所建的明朝为敌。久而久之,便与西渡而来的日本人凑在了一起,共同扰乱东南沿海。
明朝政府见此情况后,为了防止更大的动乱发生,做了一个可以说是愚蠢的决定:收紧外贸政策,这下可把东南沿海的民众也惹恼了。要知道,沿海人民以海为生,或渔或商,久成习惯。实行海禁,无疑等于断绝了他们的生路。
这样一来,明朝的倭寇便分为了两部分,在此之前的倭寇是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而此后的倭寇便主要是东南沿海的走私商人或海盗与日本人的结合体。甚至于中国人还处于领导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的日本人更像是雇佣兵。
总的来说,明朝海禁是一项消极的防范措施,很大程度上割断了中外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导致了倭患的盛行。其实,很多时候,堵不如疏,若是嘉靖年间放宽海禁政策,倭患还会有那么严重吗?
小星世界观,话古今,了人物,学精髓,晓世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