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登上皇位的,也是因为如此他当上皇帝后对武将的权力非常忌惮,生怕武将像他一样篡权窃国、取而代之。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宋太祖建国之后便开始剥夺武将手里的军权,这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杯酒士兵权,通过一场宴会博弈将军权集于一身,避免了北宋大权旁落的局面。
除了将军权收归自己所有之外,赵匡胤还在全国实施诸多“重文轻武”的策略,采取这样政策的原因也具备一定的历史因素,比如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迭就是因为尚武之风浓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若是宋太祖继续让尚武之风盛行于北宋,恐怕这个刚建立不久的王朝就会步后汉、后周的后尘,故“重文轻武”的战略策略具备时代生命力。
纵览北宋一朝的历史就不难发现,统治者在各大与武将有关的职位上都设立了诸多的“监督位置”,哪怕是封疆大吏也摆脱不了这种政治上的阴影。
比如,北宋曾在边疆设立一个名为“安抚使”的职位,这个职位虽然是军事上的一把手,但是权力的限制性却非常大,他既没有财政大权也没有行政大权,哪怕是兵权也仅仅只有管理士兵的权力,却没有发兵、带兵之权。
像这样一种现象在北宋时期屡见不鲜,种种武将的职位皆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北宋为何没有步五代十国的后尘,从某个角度来说就得益于这种限制策略。
从杯酒释兵权到重文轻武的政策,种种现象都可以看出北宋统治者对武将的压制,这样一种现象贯穿了北宋一朝,甚至在南宋统治时期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北宋的军事实力、军事文化特别衰弱,甚至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的趋势。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北宋时期重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现象。
1.不注重武学反注重理论
隋炀帝时期设立科举制度选拔民间才子,这一制度后来在唐太宗手里发扬光大,多年后武则天取李唐而代之建立武周,当时武则天不仅继续深化科举制度,甚至还在文科举的基础上建立了武科举制度。
武科举设立的初期主要是以个人的武力为主,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负重、技巧和个人才学,殿试的时候武则天还会考量武举人的军事才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军事谋略、军队战阵等。
由此观之,武周时期对武举人的选拔主要是军事需求,也就是为朝廷培养将帅之类的人才。可是,随着时间来到北宋,武举人这一科目虽然依旧还在,但整体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武举人的考试形式为例子,唐朝时期主要是以武为主以文为辅,也就是说军事才华排在第一位,政治上的才学排在第二位甚至更靠后面。
而北宋时期则是以政治才学为主,武功和军事才学次之,简单来说即使一个人的武功和谋略通过了考试,但是他的文学理论没有达到标准,也是无法通过北宋朝廷考核的。
这样一种手段造成了北宋一个非常有意识的局面,以文人来掌管军事的指挥和行动,可是文人的骨子里更多的是梦想和热情,缺乏实际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经验,这也是为何北宋明明部队人数很多却屡屡战败的原因之一。
不过,退一步来说统治者制定相关的政策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赵匡胤以及之后的皇帝重文轻武,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考与权衡。
当然,这也就造成了北宋的学子对于武艺并不那么重视,毕竟若是文化课方面不过关武功再好也没有进阶渠道,反而文化课过关之后武功不行依然有进阶的机会。
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北宋朝廷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比如外舍、内舍、上舍就是专门为这样一种情况设立的,从此北宋的“理论家”越来越多,真正的军事大才却少之又少。
现如今有一句话叫做“大炮在真理的射程范围内”,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时代,唯有武力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真正的强大,以及对外部威胁的震慑。
汉朝时期,汉武帝不惜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倾尽全国之力讨伐匈奴,使得汉人之名享誉全世界。
唐朝时期,唐太宗、唐高宗先后击败了东突厥和西突厥,甚至李治还击溃了不可一世的高句丽,唐人也成为了强横民族的代表。
正所谓“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国家的尚无文化与军事氛围不仅仅与时代背景有关系,与统治者的个人思想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赵匡胤执行“先南后北”的军事策略时,在基本统一南方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小小的大渡河却退缩了,原因就是因为几十万大军渡河不容易。
相比于北宋的军队,蒙古草原更擅长的是骑兵作战而非河道作战,但是在面对大渡河时蒙古大军克服重重阻碍,最后在没有船的情况下利用羊皮渡过了汹涌的大渡河。
他们的工具就是把羊皮吹起来后,当做自己以及军事装备的渡河工具,他们的渡河装备比北宋要差的多,为何蒙古大军都能渡过河,北宋军队在大渡河面前却选择了退缩。
究其原因就是赵匡胤个人的野心不如忽必烈强大,亦或者说它的内心本来就不适合统兵作战,多多少少有些见不得战场上的困难、战场上的血腥。
不难发现,不仅仅是赵匡胤自己有这样的情况,北宋诸多的皇帝都是一些偏向于文人墨客的形象,宋徽宗就是一个很好的文艺青年,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说完了北宋的皇帝,咱们再来看一看北宋的军队情况。
赵匡胤之后,北宋皇帝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与辽朝、金国的战争,但对于这两个北方军事强国,北宋采取的措施基本都是花钱来买和平,也就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岁币”。
从整体角度来考虑,岁币的出现的确为北宋的外部环境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政治环境稳定后北宋与辽朝、金国的贸易非常活跃繁荣,这些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要比岁币高。
也就是说,北宋虽然花钱购买与辽朝、金国的和平,但是从两国身上赚取的利益更多。乍一看,北宋似乎占据了极大的利益,可是账却不是这么算的。
唐朝年间,唐太宗对待外来的侵略即使打不过也会先休养生息再进行决战,等到击败对手之后再以“怀柔”的手段纳降,为双方换来和平的局面。
从结果上来看,战争的面对都是为了巩固和平,但过程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其它影响的不同。唐朝年间,军队的作战能力非常强悍,也具备很高的自豪感,人人都以当兵为荣、保家卫国为己任。
反观北宋时期,因为屡战屡败而且统治者也频频花钱买和平,使得北宋的军队更像是一种摆设,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凑一个人数,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更奇葩的是,发展到后期北宋的军队成为了官员的私人奴隶,不是帮助他们干活耕地,就是给他们修建住宅和玩乐场所,士兵的演戏也成为了一场娱乐节目。
一个国家军队的设立是为了保家卫国,但北宋军事思想的扭曲性发展,不仅使统治者没有丝毫的居安思危意识,而且军队也有名无实、毫无作战能力。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爱国之人,即使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民间也依然有侠客之风。北宋统治者虽然不重视武力,但民间的百姓味儿了自保,同时也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很多人心里都有一颗军人的心。
咱们来看看当时的民间情况,不仅老百姓身上可以携带兵器,而且一些民间组织还允许建立自己的“私兵”,以至于民间的武术之风远远超过朝廷。
除此之外,民间好武的一类人还自发组织起来,以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交流武功心得,甚至还以武功为核心创作了诸多的娱乐项目,比如角抵、相扑社、锦标、川弩和射弓踏弩等。
统治者把军队当做娱乐团体来对待,民间百姓却将娱乐当做强身健体的项目进行,不得不说虽然都是娱乐项目,但双方的尚武之心却是天差地别。
在很多人的眼里,朝廷之下的人基本都是天下顶尖的人才,可是宋朝时期民间一些武艺人却常常被邀请进入皇宫,与皇宫之中的武者进行搏斗、交流心得,可见北宋军队的战斗素质并不高。
除了武人之外,民间还存在大量军事武器制作工坊,这些工坊可以制作弓弩箭簇、甲胄、枪刀剑锯等,因为长期经营这一行当制作技术非常的高,有的甚至超过了北宋的军事作坊。
总的来说,当北宋朝廷在压制武人的发展时,民间的尚武风气却在以另一种形式发展,不知是让人庆幸还是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