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明王朝永乐年间进士之一的于谦,曾经以两袖清风、刚正廉洁的品性闻名于天下世人,并留下了一段令后人常常叨念的佳话趣谈。
于谦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之中,自幼饱读诗书,知道历史上许多非常有名的文臣武将。小小年纪的他,整日将诸葛亮、文天祥等人的名字挂在嘴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建功立业、万古流芳。可见,于谦很早就立下了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志向。
1421年(明朝永乐十九年),于谦因为在会试中的答卷受到了当年主考官杨士奇的赏识,所以在那场考试中夺得了“会元”,也就是第一名。
满怀欣喜的于谦可能是高兴得过了头,就在接下来的殿试中写了一篇针砭时弊、用词尖锐的批评性议论文。果不其然,他的这篇文章引起了朝中很多权贵的愤慨,继而获得的成绩不尽如人意。
最终,本来可以跻身进士第一甲的于谦,结果只考取了进士第三甲的第92名。虽然于谦依旧考中了进士,但这个成绩着实有点儿对不起他本人的学识和才华。
不过,于谦本人倒是没有太多的怨言,而是沉着冷静地说道:今后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一定要忧国忧民,为天下百姓着想!
于谦是这么想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之后,于谦经常发表一些救国救民的言论,还曾引起朝臣热议。慢慢地,于谦的名气就变得越来越大。
1430年(明朝宣德五年),正逢河南、山西等地发生严重旱情。朝廷上下都在考虑派谁去赈灾之时,明宣宗二话不说,就点名让于谦当了巡抚,还将他从七品提拔到三品,以此希望他前去河南、山西拯救苍生,解救深陷水火之中的黎民百姓。
几天之后,于谦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灾区。经过一番现场查看和走访慰问,于谦旋即决定:重灾区,由地方上的各县衙门负责开仓放粮;轻灾区,将粮食打折后,以低价出售,先保证灾民吃饱饭。
与此同时,于谦还下令在灾区各地集中建设了药厂,用来应对灾后的瘟疫,方便灾民们能够及时买到药。
于谦此举,确实有效,当年,河南和山西的灾情很快就得以缓解,灾后重建有序进行,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动乱和疫情。并且,这两个省份还连年丰收,存储了大量的粮食。而这也让于谦名震一时。
后来,其他省份都发生了蝗灾、旱灾、霜灾,看着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于谦于心不忍,旋即奏请皇上将河南、山西的余粮免费发放给受灾省份,以解燃眉之急。
对此,灾民无不感恩戴德、感激涕零。而且,周边的灾民还都纷纷来到河南和山西等地,希望于谦收留他们,编入当地户籍。就这样,于谦名声在外,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当然,于谦也遇到过难题。当河南、山西一带的赋税高于其他地区时,于谦勇敢地站出来,在朝上据理力争。
这时,别有用心之人趁机传出一阵反对之声,想以此打压于谦的锐气和地位。不料,于谦绝不妥协,而是三番五次奏请皇上免征、减征税粮,以缓民力。最后,皇上念及于谦有功,就采纳了于谦的奏疏。
虽然于谦一而再、再而三地力挽狂澜,解民于倒悬之中,但是他在碰到大太监王振这号人物时逐渐走下了神坛。
明朝正统年间,王振权倾朝野,盛极一时,无人敢与他争锋,朝中大臣见了王振,都要点头哈腰,还会经常在私下里给王振送土特产品和金银珠宝,以此讨好王振。
然而,朝中有一人始终不把王振放在眼里,此人即是于谦。
当时也有人劝说于谦多多少少给太监王振意思意思,可于谦却斩钉截铁地表示:除了两袖清风,就啥也没有的送了。对此,王振心怀不满,处心积虑地想要教训于谦一顿。
1446年(明朝正统十一年),于谦组织手下的走狗言官罗织罪名,弹劾于谦,还将于谦投入了大狱。此消息一经传出,天下百姓尤其是河南和山西的穷苦人纷纷赶往北京替于谦求情。
王振一看,顿时傻了眼,没想到于谦的人气如此之高。最后,经过一番波折,于谦终于安然无恙了。
当然,于谦再怎么伟大,也终究是一个凡人,而不是神仙,自然也会犯错。
由于王振怂恿明英宗北伐瓦剌,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导致明英宗不幸被俘,同时,瓦剌考虑到京城没了皇帝,肯定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于是就果断率兵进犯北京。
这时,于谦犯了一个重大错误,那就是明知道明英宗还没死,却偏偏要将明英宗的弟弟明代宗请上皇帝宝座,希望明代宗以大明皇帝之身带领文武百官跟瓦剌干仗。而身在瓦剌军中的明英宗顿时就懵了:就这么地当上了太上皇?
虽然这场仗是打赢了,明英宗也放回来了,但是于谦从此背负上了骂名。直到1457年(明朝景泰八年)正月,明代宗因病离世,之前被软禁在南宫的明英宗终于在数年忍辱负重后通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坐上了皇帝之位。
而此时的于谦,无疑就成了明英宗复辟之后的最大敌人。因此,再度继位的明英宗很快就以谋逆的罪名,将于谦送上了断头台,结束了于谦光辉璀璨的一生。
可是,两袖清风的于谦并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只是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