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棣不能像李世民一样逼朱元璋退位,而是选择欺负侄子?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两人之间身份的异同点。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而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
他们两个生前都有赫赫战功,为王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李世民的功劳却要远远比朱棣要大得多,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就是唐代开国功臣中的“第一人”。
近年来,网络上有一个问题时常出现:为什么唐朝没有出现诛杀开国功臣的情况?
答案其实真的很显而易见,那就是李世民本身就是功劳最大的开国功臣。
开国功臣们几乎都是以李世民为首的,而李世民本身是“少年英雄”。
因为年龄优势,所以李世民根本就不会害怕自己死后,那些“开国元勋”们功高震主。
因为李世民的能力过于强大,所以李渊才“投鼠忌器”,只能拉出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进行“对线”,最终确保自己皇权独尊。
综上所述,李世民本身就代表了“开国元勋”们的利益,他没有必要,也根本没有理由去清洗自己的政治势力,甚至可能动摇自己的国本。
也就是说,李世民哪怕还没有登基,他的实际力量也已经强大到可以和皇权媲美了。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上位,靠得既不是所谓的“血统”,也不是所谓的“秦王”之位。
他靠的是自己打下的“政治基本盘”,因此李世民的上位与其说是“子篡父”,还不如说是“权臣上位”。
李世民本身就是最大的权臣,因此他才可以像后来南北朝时期那些“谋权篡位”的权臣、宰相们一样,用宫廷政变的方式,武力夺取政权。
因此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太弟李元吉之后,李渊才没有办法处死他。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掌控全局,靠的就是自己手下人对自己的耿耿忠心。
李渊不得已,也没有“翻盘点”,只能接受李世民给自己的条件:退位,成为太上皇。
但朱棣的父亲朱元璋可不像李世民的父亲李渊那样“无能”。
老朱他老人家的天下,可全都是靠自己的双拳一寸一寸打下来的。
在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年里,他老人家将朝政大权独揽在自己的手中。
胡惟庸、蓝玉都是一代权臣,但是在老朱的手里,他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就被诛杀了。
之后朱元璋借机废黜了太子,将“皇权独尊”发展到了顶峰。
而且朱元璋之前最心仪的继承人其实是太子朱标,为了培养他,朱元璋长期命令他监国。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争夺朱标的太子之位。
他们真的害怕朱标吗?
不,他们害怕的是朱元璋。
因为这种恐惧感,所以哪怕是自己的侄子继位,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们也没有想要谋反的意思。
怪就怪在建文帝朱允炆过于“年轻气盛”,他着急建功立业,竟然把自己的叔叔们往死路上逼。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完全是逼不得已。
而且朱棣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这要看时间。
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而此时的朱棣仅仅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娃娃。
公元1380年,全国形势稳定下来之后,朱棣才正式到北京“上班”,成为了一个“藩王”,手中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权力。
但当时老朱分封的“藩王”很多,根本原因是为了让他们拱卫中央,同时也让他们互相牵制。
别说和朱元璋叫板了,朱棣甚至都没有能力和朱标抗衡。
朱棣除非想不开了,否则他绝对不会做出如此“自取灭亡”的事情。
当然,明朝其实有一个人能够篡朱元璋的权,虽然难度也很大,但至少比朱棣要简单一些。
这个人就是明初朱元璋最信任和宠爱的皇长子朱标。
朱标受到朱元璋的信任,有很深厚的政治基础。
无论是常氏家族,还是蓝玉,都和朱标之间有很深的联系,并与他在政治上共进退。
而且朱标本身在首都南京,造反的时候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只是如果朱标没有去世,他一定会是朱元璋钦点的继承人,那他又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险呢?
现在,我们再来讲一讲朱棣如果真的造了父亲朱元璋的反,那么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朱元璋甚至都不用亲自动手,在北平东北方向领兵的宁王朱权为了讨好朱元璋,并且借机捞点好处,会第一时间带兵围困北京。
朱棣战败之后,他会拿着朱棣的“人头”向自己的父亲邀功请赏,顺便从北京捞点油水。
即便朱权本人不忍心动手,那么晋王朱棡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在他的围剿之下,朱棣也绝对不会是对手。
PS:朱棣日后之所以能够打赢建文帝,归根到底还是建文帝太草包,为了不让自己背上“杀害叔父”的骂名,竟然不准诛杀朱棣。
在朱元璋时代,朱棣根本就没有和李世民的可比性。
要是真的想要找个人造反,并且有成功的可能性,那这个人只能是朱标。
那,如果朱棣真的成功了,会发生什么?
大明制度早就被朱元璋正式确立下来了,因此朱棣没有什么修改的必要。
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萧规曹随”,朱棣按照朱元璋的老一套继续走老路。
当然,朱棣的名声会比打赢靖难之役更为响亮。
因为“谋权篡位”,所以之后的朱棣为了给自己正名,一生没少去找蒙古的晦气。
虽然篡自己老子的权要比篡自己侄子的权更难听,但难度也更大。
至少,后世对朱棣的议论绝对比现在还要精彩。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三国志》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