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四座最为奇特的墓葬,“千古一帝”始皇帝的墓葬不敢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葬找不到、“富可敌国”沈万三的墓葬在海里、最后则是“日月凌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挖不动。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首位正统继位的女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中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对于唐朝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文化兴盛、百姓富裕,有着“贞观遗风”的美誉,更是为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对于历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在武则天病逝后,唐中宗李显按照母后“归陵”的遗愿,挖开了高宗李治所葬的乾陵墓门,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在了一起,自此,乾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夫妻两位帝王的墓葬。
武则天生前能征服天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帝,死后所葬的乾陵也让人们束手无策,乾陵是唐朝所有帝陵中唯一没有被挖掘的墓葬,就连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都没能幸免,可乾陵却能安然无恙,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的墓有多难挖。
下面小编首先为大家介绍下历史上关于乾陵,最出名的几次挖掘,接下来说说乾陵为什么这么难挖?为何可以保存1300年而未被发掘?最后则是乾陵中到底有多少宝物?
关于乾陵的挖掘历史,最早的历史记录是从唐朝末年的起义领袖黄巢说起,黄巢曾率领40万大军公然入驻梁山挖掘乾陵,但搞笑的是,黄巢搞错了乾陵所在的方向,数十万人轰轰烈烈的挖了近半座梁山,却只挖出来一条近40深的“黄巢沟”。
而第二个挖掘乾陵的著名人物则是温韬了,温韬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臭名昭著的盗墓贼,在他的盗掘下,给中国帝王陵墓带来了不可扭转的破坏,使得无数珍贵历史文物被损毁。
在温韬的手下,关中地区的唐朝陵墓无一幸免,作为埋葬女帝的乾陵自然也被他盯上了,他曾带领手下公然挖掘乾陵,但在挖掘过程中,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异象不断。
温韬这种盗墓贼最怕的就是一些神鬼之说,看到此景顿时害怕不已,连忙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跑了,在宋人程大昌著的《考古编》中记载着:
“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
第三个挖掘乾陵的著名人物则是国民军上将孙连仲了,不过孙连仲可不像上面两位那么光明正大,起码还知道挖人陵墓不是啥好事,于是以军事训练为由,带领部队驻扎在乾陵附近,再将周边百姓驱赶后,才悄悄挖起了乾陵。
因为有着现代火药武器的存在,孙连仲比前两任盗墓贼可好多了,他已经用炸药炸开了墓道三层条石,但也仅仅如此了,因为不知道距离墓道还有多远,在加上天气突然变得恶劣,孙连仲无奈之下放弃了此次挖掘。
经历上面三位的亲身演示,大家应该对于乾陵的难挖程度有了一定了解,乾陵之所以能保存1300年而不被盗掘,绝不是浪得虚名,那为何乾陵如此难以挖掘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乾陵与大部分陵墓不同的是,它被建造于海拔一千多米的梁山之上,此山仿佛由碎石堆砌而成,上面遍布碎石,而碎石多则容易流动,在这样的山上挖盗洞,没有人敢下去,因为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流动的碎石堵住洞口,直接将人活埋。
第二点:根据1959年与1960年对于乾陵意外暴露的墓道(下文有墓道为何暴露的解释),进行的两次勘探与研究,考古学家们大致模拟出了乾陵的外部结构。
这条墓道长约63.10米,宽为3.9米,为斜坡型墓道,其内部主要以二吨左右的长方形石条堆砌而成,共堆砌了39层,而表层大约用了410块石条,这些石条之间均用铁细腰挂板、铁棍拴拉,在用铁汁浇灌缝隙,使整个墓道浑然一体。
孙连仲动用了现代火药,才仅仅炸开了三层石条,而古代连火药都没有,纯靠士兵挖掘,那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如果不知道墓道口,想盗掘乾陵纯属痴心妄想。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可能迷惑上述中提到的乾陵墓道是什么意思?既然知道了墓道又为何没对乾陵进行发掘呢?
其实,乾陵墓道会暴露纯属意外,在1958年,当地的农民准备在梁山上用炸药开采些石头建设乡村,但没想到居然炸出来一个洞口,作为当地村民,当然知道梁山有着乾陵的存在,所以这些村民立马将此事上报了政府。
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勘察,这个洞口正是乾陵的主墓道,经历1300年,难倒了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居然就这样充满戏剧性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不得不感叹世事难料。
而乾陵墓道的暴露也让无数人的目光聚焦于此,作为唐朝唯一可能保存完好的陵墓,世人都想通过它来一窥盛唐风华。
1960年,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向国务院提交了“乾陵发掘计划”,准备对乾陵实施考古发掘,但却迎来了周总理的拒绝。
而周总理之所以拒绝,完全是因为郭沫若在1958年发掘定陵时,对定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许多珍贵文物因此残碎不堪,所以周总理思虑多时,决定在没有充足把握之前,暂时不开发乾陵,而之后国家更是明确表示,永远不主动发掘任何一座帝陵。
那乾陵中到底有多少宝贝让世人这么关注?根据一位文物工作者的推算,乾陵中至少有500吨唐代文物,且非常有可能藏有最顶级的国宝,有着“千古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
根据历史考证,《兰亭序》最后持有者为唐太宗李世民,而根据他的遗诏,《兰亭序》被大臣们送入昭陵作为陪葬品,但温韬盗掘昭陵时,记载的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相关记载,而且此后也没有听说过《兰亭序》真迹的传闻或记载。
所以一些史学家认为,《兰亭序》并没有陪葬李世民,而是被他送给了自己同样喜欢传世艺术品的儿子李治,根据李治去世后的遗诏,他生前所有喜欢的字画全被送入乾陵陪葬,所以人们怀疑《兰亭序》应该就葬在乾陵。
而且自唐朝之后,历史记载中就再也没人见过《兰亭序》真迹,这就让人们更加相信《兰亭序》陪葬在乾陵的说法。
乾陵虽然藏有如此多的珍宝,对于研究唐代历史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正因为其地位特殊,所以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为了保护其中的文物,乾陵是绝对不会被发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