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仲淹,我们会想起什么呢?是那句“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形象。还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政治理念。亦或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精神。
任何朝代都会产生属于这个朝代的名人,他们之所以能够闻名于史,是因为他们的政治事迹或功勋成就贡献卓越,为当世之人所称赞,为后世之人所敬仰。盖此被史官记录于笔墨之中,流传于后世乎。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手一挥,挥毫泼墨。他们的出现为我国增添了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的瑰丽色彩。
而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卓越贡献丰功伟绩的人不胜枚举,宋朝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就是闪闪星光中的一颗。
幼年丧父,刻苦读书
说起范仲淹不得不提起那篇赫赫有名的岳阳楼记,以及那句流传于后世被用来称赞勤勤恳恳,忠心为民的“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名句。想要了解一个人,先要了解他的平生经历。
范仲淹是宋朝的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范仲淹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早早地去世,只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年幼的范仲淹很懂事,或许是因为经历过父亲的去世,早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明白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正因为如此,范仲淹年幼时读书非常的努力刻苦,每天除了读书就是读书,读书就像是他的呼吸一样重要。因为他明白想要改变自身的命除了读书人生没有捷径可走。
正是因为先天的聪慧加上努力刻苦地学习,范仲淹在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天降旱灾,忧心忧民
据记载,宋朝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这次旱灾及其严重,导致杭州地区的百姓都有不同程度的饿死,在路上的街头遍野都可以看到横尸遍野的场景。
此次旱灾惊动朝野,朝廷上下对这次的旱灾事件极其的重视,宋仁宗派朝廷大臣前去查看此次灾民的受损程度,以及分布的区域面积。
而当时身为杭州知州的范仲淹更是忧心忧虑,思考着如何解决此次旱灾问题,和百姓吃不起的粮食的问题。
灵机一动,鱼熊二掌可兼得
为什么百姓会吃不起粮食呢?是因为当时杭州地区的商人想坐地起价,赚难民钱。
所以米价的价格不仅没降低反而还升高了。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一斗米就需要一百二十文钱。
百姓怎么负担得起如此高昂的价格,所以这是当时范仲淹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既要解决受灾百姓粮食的问题,又要保证商家们的基本利益。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怎样才能既能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又能解决商人的利益问题呢?
范仲淹思索了良久,突然灵光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商人们不愿意降米价的原因是因为价格,而灾民们买不起粮食的原因也是因为价格。价格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将根本途径解决事情才会有实施的办法。
所以方仲淹决定从米粮的价格这个根本途径上下手,于是他就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他将杭州的米价不减反增,朝廷的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上书弹劾范仲淹,指责他与商人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没有考虑到灾民的实际情况,还将米价抬高。
范公钓鱼,愿者上钩
而全国各地的商人听说这件事,觉得有利可图。便纷纷跑到杭州来,将米运输到杭州。不久后,杭州因为粮仓的囤积数量之多,一时间大米供多于求,米价的价格不具有竞争优势。于是商人们只能纷纷将自己的米价降价,以免囤积过多,滞销不应。
范仲淹看到此,将囤积许久的粮仓开放将粮食分给百姓。至此人们才明白范仲淹的良苦用心。赞美范仲淹“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苏台”,真乃一代明官。
廉政清明,为国为民
范仲淹不仅是一个极富才情的人,更是一个为百姓服务的好官,真正地做到他所说的那样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意识是在古代学习学得特别好的人,以后的出路大多数是当官从政,到各个地方去为老百姓服务。
“寒门出贵子”,正是因为这些寒门家庭的学子家境贫穷,所以才会更加地努力去读书,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出身,提升家庭的门第。
于是,像范仲淹这种靠读书从底层而努力奋斗上来的读书人,才会深知底层百姓生活的疾苦,无论碰上什么天灾人祸,或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百姓。
范公品德,后世敬仰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能遇上范仲淹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好官,是杭州百姓之福,也是大宋朝之福!
百姓铭记他的恩德,因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来得实在。范仲淹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巧妙地提高米的价格,利用商人贪婪追逐利的心理,将全国的米贩子吸引到杭州来,将大量的米囤积在杭州。
从而使得杭州的米供大于求,巧妙地将杭州的米价恢复到一个平衡的位置,可以看出范仲淹的心思之巧妙。
即使没人明白其良苦用心,范仲淹也只是什么都不说,也不为自己辩解。此之心胸之宽广,肚量之宏大,思虑之深远。其对处理事件的手腕,洞悉人性的心理,深谋远虑的规划。
实在是高,不得不叫人佩服,以至于后世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