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12月,武则天在上阳宫驾崩,儿子李显为其举办了一场豪华葬礼,将她和李治合葬在一起,武家和李家没有互相残杀,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还活跃在唐朝的权力中心。公元前180年8月,西汉的吕雉去世后,吕氏一族却被斩杀殆尽。同样是历史上的风云女流,武则天哭着说了一番话,确保武家平安,吕雉2个决策导致吕家覆灭。那么,武则天哭着说了一番什么样的话?吕雉2个决策都是什么内容呢?
武则天到了70多岁的时候,她还没有决定好立谁为太子,也就是还没选好接班人,朝中大臣可急坏了。别看武则天表面冷静,其实她心里非常着急,这要是在她驾崩之前,还没有处理好接班人选,岂不落得和西汉吕后一样的下场?李唐皇室和武氏一族少不了一场厮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武则天就想办法平衡李武两家,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的亲侄子,这让武则天非常为难。
如果再立李显为太子,那自己辛苦坐上的皇位不就又还给李唐了?一想到这里,武则天就有点儿不甘心了。
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也经常提醒她:“就没有传位给异性子嗣的皇帝。”这是在旁敲侧击武则天:咱们才是一家人,要立太子,要在武家人中选。
在武则天的众多侄子中,能力出众的便是武承嗣和武三思,武则天坐上皇位后,一个被封为了梁王,另一个被封为了魏王,他们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也是除李显外的储君人选。
狄仁杰看她如此纠结,便为其梳理了一下,他对武则天说:“陛下认为儿子更亲,还是侄子更亲呢?”武则天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狄仁杰的话。
狄仁杰又接着说:“陛下要是立武氏子孙为太子,百年之后,他一定是祭拜自己父母,陛下的排位能不能被放进太庙都不知道。自古以来就没有侄子祭祀姑母的,要是立庐陵王为太子,这就不一样了,他终究是陛下的儿子,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将来他继承皇位,百年之后跪拜祭祀陛下,那是他该做的事。”
狄仁杰的这番话,让武则天纠结的心突然就明亮了起来,人年纪大了,对死后的事情就非常在乎,要是自己驾崩后不能进太庙,也没有人祭拜,这不就成孤魂野鬼了。
古人信奉这些,武则天也不例外,从此以后,她便决定要还政给李唐,但是要为武氏一族铺好后路,要是自己突然驾崩了,也不至于武家被屠杀个遍。武则天为武家铺后路,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趁朝堂大权还在自己手中,武则天想将李家和武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最好的办法便是联姻。她就把最疼爱的太平公主嫁到了武家,公主的丈夫是武攸暨,李显的女儿永泰郡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只要两家年龄合适的男女,都被武则天撮合到了一起。
这样一来,武家和李家很难再分你的我的,尽管这样,武则天还是不放心,她又将儿子、女儿和侄子聚集在一起,看着他们对天对地发誓:李家和武家不能互相残杀,她驾崩后也要和睦相处,如果违背誓言,定遭天打雷劈。
随后,武则天命人制定了一张铁券,将誓言刻在了上面,以此作证据。
一系列操作完成后,武则天终于安心了。此后她还是掌控着朝堂大权,一直到82岁高龄,虽然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可还是没有传位的打算。
那些效忠李唐的大臣已经没有耐心等她让位了,他们联合在一起,暗中密谋,想要逼迫武则天还政李唐。这群大臣找到了太子李显,鼓动他一起发动政变。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李显还是参与到了其中,以宰相张柬之为首,他们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带着太子闯进了皇宫,先将武则天的两个男宠斩杀了,然后一行人冲进武则天的寝宫,逼她把皇位传给李显。
武则天无可奈何,知道已无力回天,便答应皇位给李唐。第二天她就下了一道圣旨,让李显坐上了皇位。
武则天退下皇位后,被软禁在上阳宫,人本就年老了,如今又失去了权力,心中的郁闷难以纾解。李显登基后也去探望过武则天,毕竟是自己的母亲。看到加速衰老的母亲,李显不禁提出疑问,才十多天而已,怎么变得无精打采了?
武则天听儿子这么说,马上反应过来,眼泪那是说来就来啊,她哭着对儿子李显说:“儿啊,我原本就是要把天下交给你的,发动政变的那些大臣就是贪求功劳,才将我害成如今这副模样。”
武则天趁李显探望她的机会说了这番话,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这第一层意思是在告诉李显,发动政变的几个大臣就是贪图功劳,才让他们母子刀兵相见,这种做法让他背上了不忠不义的骂名,言下之意就是在告诉李显,这些大臣中有居心叵测之人,日后一定要谨慎。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用母子亲情打动李显,就算不带人逼宫,这皇位也是要还给李家的,你我是母子,母亲的东西终究是要留给儿子的,我身后的武家要好好照顾。
武则天简单的几句话对李显有作用吗?武则天做事从不失手,听完母亲的一番话,李显突然就跪倒在武则天面前,还哭着说自己错了,还承诺武则天:今后一定会照顾好武氏一族。
武则天在上阳宫驾崩后,李显为其举办了一场豪华葬礼,将她和李治合葬在一起,武家和李家没有互相残杀,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还活跃在唐朝的权力中心,那些曾经带着李显逼宫的大臣们反而被打压了,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斩杀,还有的被贬官了,总之,没有好下场。
武则天驾崩后,武氏一族安然无恙。
西汉的吕雉就不一样了,等她一死,吕氏一族就被刘汉皇室清算了,那场面血腥又凄惨,吕氏一族被连根拔起。事情为何会演变成这样?
只因吕后做错两个决策,为吕家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其一便是在继承人的挑选上,吕后挑选的继承人并没有什么实力,而且不被朝中大臣看好,孙子刘恭就是个傀儡,还不怎么懂事,因为随意发表不利吕后的言论,就被囚禁死了。后来吕后培养的继承人也得不到大臣的拥护,吕后去世后就被朝臣给废了。
这样一来,便没人护着吕氏一族了,痛恨吕氏一族的人便找到了机会,将其除之而后快。
武则天就不一样了,李显虽然懦弱,但他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他又是朝中大臣扶持上去的,还答应武则天要照顾武氏一族,朝中不满武家的大臣不敢轻举妄动。
吕氏一族惨遭杀戮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子嗣太少,不光是刘汉皇室,吕氏一族也没什么能人,而且吕氏掌控朝政期间,斩杀了太多有能力的大臣,使得朝中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
吕后把军队交到两个侄子手中,去世之前还反复叮嘱吕厂和吕禄,一定把军队紧紧握在手中,不然吕氏一族必遭大难。
可是这两个无能侄子,在吕后去世后将要带兵谋反,办事不力,被人发现了,还轻易地将兵权交给了出去,没有胆魄还轻信他人,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人头落地。
吕后的这两个侄子死后,吕家就彻底败了,等着任人宰割,吕氏一族被周勃下令全部斩杀了。其实,吕氏一族的悲惨结局不能完全怪吕后,但她是主因,大肆诛杀刘汉皇室宗亲,消灭汉朝有能力的文臣武将,大力提拔吕氏一族,从而激起朝野上下的怨恨。
在能力上,吕后的确没有驾驭全局的水平,比不上武则天,武则天能退能进,也是她得以善终的原因,也使得武士一族安然无恙。
大江东去浪淘尽,从这历史的浪花里,我们能够领悟出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