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我国的上古传说中,曾经有72位帝王到东岳泰山举行了封禅之礼。当然有人指出这只是一个阴阳五行学说中用到的常规数字,可能实际并没有那么多人,毕竟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能列出12人:
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
自商周以来,真正有据可考的,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只有6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皇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到了明朝,在开国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不到一年,就发生了著名的“靖难战争”。老朱的第四子燕王朱棣通过武力,将正统合法的侄子皇帝朱允炆给赶下了台。正如刘伯温的儿子刘璟对着朱棣说的那句话:“殿下百世之后,逃不得一‘篡’字”。
为了洗脱身上的污名,朱棣在治国上可谓是殚精竭虑,文治武功都有可取之处。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为什么不去泰山封禅呢?说起来这也算很多历史上著名帝王未能得偿的心愿feng
封禅泰山:从严肃到闹剧
封禅之中,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又因为儒家学说认为五岳之中泰山最高,因此帝王应到泰山祭祀。所谓的封禅,演化为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整合了齐国和秦国的祭祀仪式,并在公元前219年那次大规模巡狩活动时登泰山,禅梁父。此后几位帝王仿效,让封禅泰山变成了一件极其严肃,一般皇帝不敢轻易仿效的典礼,直到宋真宗的出现。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和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一起御驾亲征,大举南下深入宋朝境内。本来打算溜之乎也的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之下,才勉强前往澶州(今属河南省濮阳县)督战,随后就有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一般认为“澶渊之盟”是宋军在战场形势有利情况下的主动求和,结果不但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反而每年要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实际上就是花钱买苟安。
所以不管大宋官方如何吹嘘,民间的看法就是朝廷无能,所以只能割地赔款。此时北宋开国不过四十年,太宗赵光义又一向有谋害兄长太祖赵匡胤的传说,所以“澶渊之盟”后宋真宗的皇帝尊严和政权合法性都受到了极大的质疑,他必须有所表现。封禅泰山,就是赵恒的选择。
最终靠着七拼八凑、笑料百出的“祥瑞”,宋真宗硬是跑去泰山搞了一趟封禅,结果生生地把“封禅泰山”给弄成了一个贬义词。
朱棣拒绝封禅的潜台词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出十日,大明王朝的礼部官员向朱棣上言,请求皇帝陛下去泰山封禅,原文是这样的;
壬申,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周讷上言:“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民物阜丰。请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德,垂之万世。”尚书吕震亦言:“皇上圣德神功,昭格上下,宜如讷请。”—《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祠祭清吏司,是明代礼部的下设机构,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由礼部祠部改名而来,掌管祭礼、丧礼和术数、占卜、医药及僧道的政令。一般这种小人物的出面,背后肯定有大佬的支持。果不其然,周讷的直接上司吕震马上站出来为下属背书。
吕震这个人在洪武年间出任北平按察司佥事,朱棣一起兵,他立马就投降了。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的时候出任礼部尚书,其实肚中全无墨水。前文说过,封禅这件事自从被宋真宗做臭了之后,后世帝王一般已经不好意思再做了。何况宋真宗去泰山是为了加强其身份的合法性,现在文官们劝朱棣,不晓得是不是也有讽刺皇帝合法性不足的内涵。
朱棣很生气,但是又不好发火。一来人家“诚心诚意”请你封禅,这举手还不打笑脸人呢。二来出面背书的是自己的宠臣吕震,虽然看上去像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毕竟是自己人,打不得骂不得。但是朱老四毕竟是朱老四,他的回复柔中带刚,也是非常厉害:
今天下虽无事,然水旱疾疫,亦间有之。朕每闻郡县上奏,未尝不惕然于心,岂敢谓太平之世?且圣经未尝言封禅,唐太宗亦不为封禅。魏徵每以尧舜之事望太宗,尔欲处朕于太宗之下?异乎徵之爱君矣,尔当以古人自勉,庶几不忝宗伯之任。—《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永乐皇帝上来先说天下并不太平,意思就是你们自己的工作做到位了吗?要不要我来追责?接着朱棣公然以唐太宗自比,意思就是李世民也得位不正,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明君。最后皇帝陛下特意再拿名臣魏徵来敲打众臣,意思就是魏徵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属下,后来跟了李世民,不一样青史留名吗?
结语:对于朱允炆在建文年间进行的改革,朱棣登基后将其一切废黜,号称“尽复洪武旧制”。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可是深受江南地主集团痛恨的人物,朱棣处处学他老爹,自然也在南京城内举步维艰。
朱棣后来坚决要求迁都北京,固然是考虑到边防,文官们对他暗地里的掣肘,只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这次官员们请求封禅泰山,一旦朱棣应对不善,估计立刻就会被编排成笑话流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