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2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了化解国内矛盾,将侵略朝鲜半岛放到了自己的第一目标。战争初期,日本可谓是占据了完全的优势,而朝鲜也无奈只好向明万历求援,万历则是派出李如松率领四万余人赴朝作战。
1593年的平壤战役获胜后,明军又在李如松的带领下一路南下收复城池,不久后两军又于汉城西北方向的碧蹄馆发生大战。这场战争是日军预先设下的伏击战,最后明将李如松付出了千人伤亡的代价下成功突围。
碧蹄馆战役后双方第一阶段的战争也差不多就宣告结束了,不过起初入朝时意气风发的李如松一下就变得意志消沉起来,后来也是一路后退,放弃了大规模作战的想法。
至于明将李如松为何会如此,除了因为粮草运送困难外,李如松手下伤亡的又大多都是手下的私兵和镇守辽东的精锐力量,这对李如松可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贯穿了整个明朝,甚至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内耗,不过这种内耗放在军队之中的话,就演变成了当时的“南北兵之争”。
什么是南兵?
南北兵之争起源于靖难之役,因为朱棣是从北平起兵攻打在南京的朱允炆,所以二者的军队也就此有了南北兵之分。从地理意义来说,南兵主要指的是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浙江一带的兵马。
到了嘉靖时期,因为东南沿海倭寇匪患问题严重,善于练兵的戚继光手下的戚家军也成了南兵的代表,而南兵也是一改往日疲软的印象,成为了朝廷的精锐力量。随后,南兵又成了朝廷手里重要军事力量,除了打击倭寇外,还被抽调到蒙古和辽东等地作战。
入朝作战
戚继光去世后,南兵又成了李如松入朝作战的主要军队之一,比如明军一共四万余人,其中南兵大约有1/4多些。
作战初期,南北兵高度团结,协作默契,双方的将领也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形成了很好的带头榜样作用。
功名引来的矛盾
“先登”历来就是表现作战将士勇敢的最佳词汇,放在当时,这个功劳普遍被认为是南兵所有,就当南兵志得意满之际,最后的先登之功却给了北兵将领杨元。
这下可就把双方之间的矛盾给引了出来,尤其在敌军首级论军工这件事上,彻底将南北兵的矛盾激化。当时的南兵主要是步兵,北兵主要是来自辽东的骑兵,因为朝鲜地形多丘陵和山地,不便于骑兵行动。表现就是南兵的步兵在前面追,北兵骑兵在后面抢夺首级、争军功。
除了一线将士外,两个被派到朝鲜的高级军官李如松是辽东名将,宋应昌又是南边的文官,所以这又上升到了整个朝堂上的南北官员和文武官之间的争夺。
矛盾爆发
再继续回到碧蹄馆战役,这一战中,明将李如松轻敌冒进,虽然结果是成功突围,而且伤亡代价要少于对方的日军,不过还是受到了以宋应昌为首的南兵的指责,背后层面则是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宋应昌指责也就算了,毕竟两者的级别差不多,可一些南边的下级军官也过来跟风,可就让李如松有些憋屈了。
另外,李如松本人最心痛的一点是,辽东军本来就在这次的援朝战争损失不小,偏偏碧蹄馆这次又都是北兵参战,又付出了一次并非必要的损伤,尤其这次又是牺牲的不少兵士又都是李如松自己培养的私兵。
种种原因之下,李如松已无心应战,而且明朝和日本两国后来也开始议和,这次的南北兵之争也算结束。
明朝军制的根本性失败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称帝,随后又巧妙的“杯酒释兵权”,至于随后的制度也都是重文轻武,而后面的明朝也是一样的以文制武。
不过万历朝的三大征,已经是把武将给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李如松也在入朝前刚平定了宁夏叛乱,即使宋应昌是朝廷派过去担任节制作用的,可也没被放在眼里。后来的论功行赏上,李如松也是完全不给宋应昌面子,大多数军功都给了自己的北兵。
还有万历年间各个驻扎在边镇的武将们,早都发展了大量的私兵,形成自己势力,而各地的督抚大员们也是对此心知肚明,不敢过分管辖。崇祯末年,等到孙传庭兵败陕西后,其手下也没有了一支自己可以掌控的军队。
明亡之时,账面上还有大批军队,不过这些又都掌控在左良玉和吴三桂等人手中,至于皇帝在他们眼里已是名存实亡。而这些也都是导致明朝最后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
根本上来说,军事上的南北之争也体现了明朝的政治弊端,甚至就在明军班师回朝的不久后,还发生了蓟镇之变这种因拖欠军饷,而诱杀本国士兵的事件。
可是朝廷虽想改变,奈何面前阻力太大,随着戚家军的消失和辽东铁骑在朝鲜战场的消耗,明朝也终于在内忧外患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