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王阳明的最后一日:浑身溃烂大夫都跑光,仅仅留下八字便撒手人寰

王阳明的最后一日:浑身溃烂大夫都跑光,仅仅留下八字便撒手人寰

清末维新派改革家梁启超先生曾经提过,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两个半圣人。

其一是范仲淹,其二是王阳明,剩下那半个圣人就是曾国藩。

这三人在传统儒家的发展过程中成就甚大,其中创建了“心学”的王阳明更是被人推崇备至。

几百年来,他收获了无数信徒,他撰写的《传习录》更是被翻译成多个国家的语言,流传后世。

在大家对他的作品和思想津津乐道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深入了解过他的个人生活。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不幸染病,只能常年卧床,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浑身溃烂,惨不忍睹,连前去给他诊治的大夫都跑光了。

最后他仅留下了八个字就撒手人寰了。

一代圣人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是什么导致了他如此凄凉的晚景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经历锻打开创心学

和历史上的很多名人一样,打出生起王阳明就拥有专属于他的“赛道”。

他出身显赫,父亲更是以当朝新科状元的身份入仕,最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的高位。

在父亲的引导和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建立起了不同于普通寒门学子和乡绅子弟的思维模式。

这一点在他一生的发展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不在于长相和身高,而在于思维的高度。

普通老百姓资源有限,所接触的也无非是柴米油酱醋茶,所以在思维层面上很难考虑太深太远,这就导致了一代又一代人虽然跟着时代有所发展和向前推进,但是始终很难跳出原有圈子,登上更高的阶层。

王阳明从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长大,有父亲的言传身教,有父亲同等阶层那些大儒们的谆谆善诱,而且家里也能出得起钱供他在读书之余游山玩水,去结识新朋友进行互相交流,使他在实践和交流中,增加见识,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所以年纪轻轻他就受到大家的赞誉。

可是也正因为这一点,他的缺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他是官宦子弟,从小锦衣玉食,未经磨难,自然免不了会养出一些公子哥身上傲气自我的坏毛病。

这些毛病在他参加科举的时候,就成了他入仕道路的拦路虎。

一个人想要有小成就,只要头脑聪明就行,但是一个人想要有大的成就,必须要经历过磨难和打击。

因为磨难和打击所带来的痛苦会让人警醒,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进一步对自身的思维和习惯进行反复的修正,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试中,他都名落孙山,这让他这个曾经的神童懊恼不已。

直到28岁的时候,他才得以高中进士被分配到了兵部任职。

入仕的喜悦让他忘乎所以,甚至把之前落榜的失落一扫而空,结果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的遇到了朝廷当中的“大老虎”。

当时明武宗朱厚照顽劣不堪,把大权交到了大太监刘瑾的手里。

刘瑾贪婪残忍成性,把朝政搅得一团糟,正直大臣们结成一党跟他分庭抗争。

王阳明也卷了进来,结果被刘瑾杖打四十,发配到贵州的龙场当驿丞(驿站管理员)。

当时的龙场还是瘴气弥漫的荒蛮之地,刘瑾这么做无异于借刀杀人,想要处死王阳明,同时敲山震虎,警告其他大臣。

在路上,面对刘瑾派出的杀手,王阳明金蝉脱壳,跳河逃生,最终到达了龙场。

没有了往日的烟火气和朝堂上的纷争,王阳明反而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和感悟过去所学的圣人之道。

在这个时候,他从学到的程朱理学中,演化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理论——心学。

一旦思想体系形成,那剩下的无非就是实践了。

这样的机会不久就随着刘瑾的倒台到来了。

刘瑾倒台后,他又再次回到了权力中枢发挥作用,这个时候的他早已脱胎换骨,不再是从前那个聪慧轻狂的少年,而是一名行为稳健,思想深邃的中年人。

平定宁王之乱

在王阳明的一生当中,开创心学固然意义深远,但是在当时人们所在乎的却是另一件大事——宁王之乱。

王阳明是一介儒生,毫无作战经验。

然而在那个皇帝不务正业,盗贼群起的年月里,他也通过剿匪不断地锻炼自己军事谋略和智慧方面的能力。

宁王朱宸濠看到明武宗顽劣不堪,就想要学明成祖朱棣造反称皇,王阳明虽属兵部,但是此时手上无兵。

为了把宁王叛乱扼杀在启蒙阶段,他利用父亲南京吏部尚书的身份和自己兵部官员的身份就地募兵。

结果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兵勇在他得当的指挥下,竟然打败了宁王的军队俘获了宁王。

这本是一件居功至伟的功劳,但是却被明武宗身边的太监给抹杀了。

明武宗本是少年心性,在太监的怂恿下,一心想跟宁王玩打仗游戏。

王阳明无奈之下,只能命令大军围出场子,把饿了几天几夜的宁王从笼子里放出来,让明武宗亲自抓住他。

看到皇帝如此荒唐,太监如此嚣张。

王阳明也就起了引退之心,从此称病修养,闭门不出。

晚年著学,病发身亡

宁王叛乱被平定后不久,明武宗就因船上捕鱼落水,肺部受损而亡。

新登基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以藩王的身份继承的大统,在很多理念和政策上跟当朝大臣不合。

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树立威望,善用权术的朱厚熜启用了养病在家的王阳明,并给予了很高的官爵。

王阳明此时年岁已高,一边用心著书立传,宣扬心学,一边劳心国事,身体负荷很大。

为了报答嘉靖皇帝对他的厚爱,他尽管身患严重的肺病,依然亲自带兵到南方地区进行平叛。

带兵打仗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不仅用脑,更是操心劳神,而且户外的风霜又极大摧残着他的身子。

在他的努力下,叛乱很快被平定了下来。

然而这个时候他的肺病已经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他浑身溃烂,身上流出了脓汁,甚至把前来诊治的大夫们都吓跑了。

眼见着自己再无生还的希望,他对着身边的众人说出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去世了。

这八个字囊括了他一生,更是心学的精要所在,被后世的徒子徒孙牢记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宁王,父亲,王阳明,明武宗,八字,浑身,思维,刘瑾,圣人,时候,消息资讯,宁王,王阳明,明武宗,心学,刘瑾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宁王,父亲,王阳明,明武宗,八字,浑身,思维,刘瑾,圣人,时候,消息资讯,宁王,王阳明,明武宗,心学,刘瑾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宁王,父亲,王阳明,明武宗,八字,浑身,思维,刘瑾,圣人,时候,消息资讯,宁王,王阳明,明武宗,心学,刘瑾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