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7年,49岁的战神狄青被吓死。他蹲过监狱、脸被刺字,8次中箭都没事,还能顺手烧了西夏军数万石粮食,却被自己人猜忌而亡。他死得太冤,冤到让人想起来就心痛、愤慨。
狄青是宋仁宗时期的名将,和他同时代的名人还有青天大老爷包拯。
但和包拯的善终相比,狄青的结局让人难以接受。
狄青的家世很普通,十几岁时,因为和人打架被抓进了监狱,脸上被刺字,然后发配到京师充军。
人生的际遇总是很神奇,这次阴差阳错的“发配充军”,居然造就了北宋的战神。
初入军旅,狄青只是一名小小的骑兵,但他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精通骑射,并被选为了散直。
30岁那年,狄青被派去边境,平叛李元昊的战乱。
最初,宋军和李元昊交战,屡战屡败,但自从狄青来了,宋军就开始接连打胜仗了。
狄青打仗很勇猛,身先士卒,在重伤之际还能撑着去烧了敌军的粮草。
在边境4年,狄青以25次战斗、8次中箭的代价,打响了自己的名号。金汤城一战,狄青夺取了宥州,俘虏五千多人,收缴帐篷2000多顶,焚烧了西夏早就储备好的数万石粮食,还在敌人的要害之处,兴建碉堡……
(《宋史》:破金汤城,略宥州,屠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这次战役之后,西夏军一听见狄青的名字,就会被吓得落荒而逃。
公元1052年,44岁狄青升迁为枢密副使,正式进入执政大臣的行列。
十年战功,才换来枢密副使的职位,放到其他朝代,这个速度已经很慢了,但北宋不一样,北宋的“重文轻武”都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了。
当时,武官能成为执政大臣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而狄青只用了10多年就成了枢密副使,直接就成了北宋无数文臣忌惮的对象。
一时之间,无数暗箭都涌向了狄青,群臣上奏要求皇帝卸了狄青的兵权,避免他拥兵自重。
好在,宋仁宗始终相信他,还专门让人送药水,去为狄青去除脸上的刺字。
不过,狄青婉言谢绝了。他认为,刺字不影响他报效国家,反而,留着刺字会让他感恩皇帝的赏识,珍惜这种重视,同时还能激励将士们:只要愿意建立功勋,就能改变命运。
(《宋史》:“陛下摧臣以功,不问门第阀阅。臣所以有今日,由涅尔,愿留此以劝军中,不敢奉诏。)
后来,广源蛮首领侬智高反宋,破了邕州建立大南国,还一度攻城掠地。
狄青毛遂自荐,率军出击,在全体文臣都觉得他有去无回的情况下,打赢了北宋统一以来,最大的边境战争。
(《谏水记闻》“捕斩二千二百级,其党黄师鑫、侬建中、智忠并伪官属死者五十七人,生禽贼五百余人”。)
自此,狄青的声望到达顶峰,但文官集团的忌惮也到达了顶峰。
他们开始用莫须有的奇葩罪名来抨击狄青,弹劾的罪名的奇葩程度,简直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比如,一次,狄青家里的狗长了角,谏官们就连连上折子弹劾他,说他不祥。
又一次,狄青家里偶尔发了光,谏官们也弹劾他,希望能够将狄青调出京师。
欧阳修更是接连上了3道折子,要求把狄青调出京师。
宋仁宗原本很信任狄青,奈何三人成虎,又是这种玄乎其神的东西,压根无解。
一次,京师发大水,宋仁宗就借故免去了免去了狄青的枢密使职位,把他调出了京师。
据《宋史》记载,狄青于公元1057年2月,嘴生毒疮,于3月去世,但死因不明。
《宋史》:明年二月,疽发髭,卒。
而从《野客丛书》的记载来看,狄青的死,大有蹊跷。
狄青被调离后,朝廷每个月都会派2名太监去探望狄青,当然,说是探望,实则是监视。至于2名太监具体对狄青说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但在每个月2名太监的监视下,狄青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处于极度惊惧的状况,去世时年仅49岁。
(《野客丛书》:文公直视语之曰:“无他,朝廷疑尔。”青惊怖,却行数步。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即惊疑终日,不半年疾作而卒。皆文公之谋也。)
一名毫无过错的名将,因为莫须有的事情被贬,还要每月被2名太监监视。
我想,狄青打仗那么勇猛,肯定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羞辱。
他的死,或许一半是因为不得志的抑郁,另一半,则是被监视被怀疑的羞辱和绝望。
唯一值得欣慰的,或许是文官们虽然害怕狄青再次上演“黄袍加身”,而故意中伤他,但没有往他身上泼污水。
而同样是名将的岳飞,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被宋高宗以谋反罪论处,长子、次子也含冤而死,若非宋宁宗为他平反,或许他要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北宋武将如此际遇,也难怪会上演靖康之耻的闹剧了。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灵枫历史阁,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