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诸多讲究不同,诸多的度量单位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虽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这些铜钱形制啊,度量单位啊都进行了一番统一。
但其实,每个朝代的单位到底还有有些不一样的,度量单位除了重量、长度这些,还有一些关于液体的度量单位。
我们对于古代的这些度量单位的考察,只能从现有的诸多文献之中进行比对,跟现在的度量单位进行一番换算。
但有时候一些权威性的史料之中并未记载,但是一些当朝的小说杂本之中却有一些相关的记载,也会让人对此产生兴趣,进行一番研究。
像以宋代为背景的《水浒传》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先打四角酒来”,这四角酒到底是多少,够多少人喝呢?
这句话的出处,是当时的鲁达与史进、李忠三人来到酒馆,进门对店小二说的话,从这句话中首先能够看得出,这四角酒起码能让三人喝上。
而且先打的意思是不够喝,如果一会三人喝完了,那么就会再要。
人一般去酒馆吃饭都是对自己的需求有一定的估量的,无论如何自己能和友人喝多少,也该清楚,从这句话的意思之中能够明显看出,这四角酒应当不算少。
毕竟鲁智深这样的人,奉行的酒肉穿肠,最是爱酒,自然也能喝酒,若是喝不尽兴,自然也不会快活。
但是这四角,到底会是多少呢?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在封建制度下,做很多平常的事情都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礼制。
这“角”,本身就是一种喝酒的容器,用来衡量酒水的多少也是应该的。
古代记载了很多喝酒的容器,比如说什么爵、觚等,自然也有角。
这里的“角”,可不是什么动物的角,而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专门生出的一种给平民喝酒的容器。
但是这种容器一般都出现在先秦时期,而《水浒传》的背景却是宋朝,不说沧海桑田,发生了多少的变化,那个时候他们喝酒用的野更加随意,大部分都是用碗。
容器从先秦时期就有,不代表着到了宋朝,这种喝酒的容器完全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根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的一角,量很少,基本上也就是现在一盅的量,也就是寻常人喝一口酒的量。
但出现在《水浒传》这种场面之中的“四角酒”,当然不可能是只有四口。
那跟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形象相差得也太大了。
所以到了宋朝的时候,这种“角”的容量一定产生了些许的改变,绝对不会是那么少的容量。
到了宋朝,古代社会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尤其是宋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十分迅速,这也直接导致因为商业蓬勃发展,衡量各种事物的尺度也有往大了变化的趋向。
而且,那时候宋朝用来盛酒的容器众多,影视剧中以宋朝为背景,出现的那些酒大都装在坛子或瓶子之类的容器之中。
先秦时期的一角大概是一两,量很少,但到了宋朝,这里说的一角差不多得是五六两的大小。
这么说或许并不直观,一般而言现在一瓶酒的量基本是在半斤左右,那么这四角酒就是两斤,古代酿酒都是粮食酿的白酒,不会有什么添加剂,度数不仅高,而且还特别纯。
三个人喝上两斤白酒,已经不算是少了。
也只有这么衡量,这么大的酒量,才能跟这三人一直以来的形象对上,身上带着侠气的人士,不是什么文人雅士,喝酒也图个畅快,自然喝得也多。
古代的诸多计量单位,在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变化,这并不仅仅是体现在盛酒的器具上,其余衡量很多事物的东西也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就连重量这种度量也会出现变化,我们现在的一斤,在每个朝代都会有所不同,隋朝的一斤大概是一斤半,七百五十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一斤才仅仅有现在半斤的量。
由此可以看出,虽说每朝的皇帝都会统一度量衡,但是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朝代一斤的东西,可能在下一个朝代半斤东西都买不到。
这跟每个朝代的发展,重视的东西有关,有些朝代十分注重礼制,所以对于何人改用何样的器具,有着很严格的要求。
宋朝也一样,其实宋朝的时候,位高权重者喝酒,绝不会跟市肆商人那般,捧着碗喝,而是会用爵来进酒。
而因为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就连流通的货币都会不一样,宋朝正是封建时代商业发展的顶峰,所以越来越多的东西的趋势都是往大了去。
这尤其体现在普通百姓身上,毕竟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肯定是怎样方便怎么来,那时候能够供人玩乐的场所也多,酒楼酒肆的发展,也让这些容器发展更加多样。
很多时候,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本之中,有很多不易察觉的风俗民俗。
《水浒传》既然是以宋朝为背景,其内容中一定会真实地带有很多宋朝人的生活,各种各样的表现。
不仅仅是书本,包括画作,《清明上河图》这长篇画作,就清晰地描绘了当时宋朝市井之中普通百姓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
也是从图上,人们意外地发现,当时的酒楼就已经有了“外卖”业务,会有酒楼的小二专门给人家中送去吃食。
我们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那个朝代可能就是新兴的事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是在进步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更加的多姿多彩。
阅读会开阔人们的视野,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历史。古代小说,虽说故事是虚构的,但多多少少都会带有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而这也是了解当时民俗的重要来源。
像这“四角酒”,若不是了解一番当时的度量衡尺度,会对此产生疑惑,也会影响人们对这些人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