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为了反抗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发动了靖难之役,随即刚刚建国不久的大明王朝就陷入了长达四年的叔侄内战之中,最终胜利是属于朱棣,他取代了侄子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后来的明成祖。
那么朱棣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而朱元璋一生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两个儿子以及朱棣一系和朱允炆的老爹朱标一系,在靖难之役发生时朱元璋剩下的二十二个儿子为什么没人出面制止这场皇族内斗?在靖难之役时,朱元璋这二十二个儿子又是何种态度?他们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又是如何抉择?
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老九朱杞和老幺朱楠都是幼年就夭折了,老大也就是朱允炆的老爹懿文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十鲁王朱檀和老十二湘王朱柏这六人英年早逝,尤其是朱柏和朱梓死后没有后人封爵也废除了。
在靖难之役时,也就是说抛去朱标、朱棣、朱梓、朱柏、朱杞、朱楠外,还有二十个朱元璋一脉的帝系后裔藩王,而秦王、晋王、鲁王一脉已经传承到了第二代。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这二十位藩王在对待朱棣和朱允炆之间基本分为三种态度,那就是一种是支持朱棣,一种是支持朱允炆,还有一种则是保持中立的。
在靖难之役时支持朱棣的藩王共有五人,分别是老五周王朱橚、老七齐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以及老十七宁王朱权,这些人中除了朱权是被迫支持朱棣之外,其余四人那可都是从心底里盼望着朱棣能靖难成功。
其实朱橚等四人从心底里盼望朱棣能靖难成功还在于当时他们已经被朱允炆囚禁在南京了,朱允炆继位之后就厉行削藩,他最先动手的就是老五朱橚。
朱橚和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是同母兄弟,他们都是朱元璋嫡妻马皇后所生,而当时这五人中只有朱棣和朱橚还在世,朱允炆本来最先就想拿朱棣开刀削藩,但是他忌惮朱棣在藩王中实力最强,因此他就拿了与朱棣关系亲近的朱橚开刀,第一个削藩的就是周王朱橚。
朱橚很快就被朱允炆抓住并废除了封爵流放到云南,随即朱允炆又先后对朱榑、朱桂、朱楩以及湘王朱柏开刀削藩。朱榑、朱桂、朱楩三人很顺利地就被朱允炆抓住并削藩和流放,唯有朱柏性情刚烈,觉得被朱允炆抓到南京受审是耻辱,于是点燃湘王府全家自焚而亡,因此朱柏的湘王封爵被废除。
当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橚、朱榑、朱桂、朱楩四人本来都被流放到了云南和贵州这些偏远地区,朱允炆担心四人会在这些地方响应朱棣,于是命人把他们运回南京囚禁起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朱棣靖难成功,那么朱橚等四人肯定会被释放出来,如果朱棣靖难失败的话,那他们四人的封爵肯定是永久废除,甚至四人也会被朱允炆杀掉。
因此在当时二十位藩王中就属他们四人是最希望朱棣靖难成功,只不过他们四人当时都处于囚禁的状态,只能在精神上给朱棣加油,虽然态度肯定是支持朱棣的,但是对朱棣提供不了任何实质性帮助。
在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并登基之后,朱橚等四人也果然被释放出来,朱棣特意恢复了他们的封爵,只不过朱棣在后来还是运用政治手段削除了他们四人手中的藩王护卫兵权,其实四人最后还是等于变相的被朱棣削藩了。
朱权属于是被动支持朱棣,在明初的九大塞王中除了朱棣之外,就属宁王朱权实力最为强盛,朱权也是朱元璋诸子中最富谋略的人,他自幼曾多次跟随朱元璋北伐,非常富有战略意识。
而且朱权麾下还有战斗力强劲的骑兵朵颜三卫,这个朵颜三卫其实属于是蒙古雇佣兵性质,都是清一色的蒙古骑兵,是当时大明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骑兵。
朱权的封地在喜峰口长城外的大宁城,与镇守北平的朱棣在地理位置上比较近,因此兄弟二人走动也比较频繁,关系比较亲近。
在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十分担心朱权会倒向朱棣,毕竟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战斗力强盛,让朱允炆十分忌惮。因此朱允炆就下旨征召朱权到南京,他想把朱权软禁在南京并削除其朵颜三卫的兵权。
当然,朱权也不傻,他知道朱允炆忌惮自己手中的朵颜三卫,他明白如果到南京,他肯定会被朱允炆扣押起来,所以他以身体健康为由拒绝了朱允炆的征召。
不过朱权也没有主动与朱棣联手,他是一个比较有野心还有谋略的人,他乐于坐山观虎斗,看着朱棣和朱允炆两败俱伤,到时候以他手中的朵颜三卫的战斗力肯定能从中坐取渔翁之利,所以朱权本来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但是朱棣却十分垂涎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他在起兵初期就多次招揽朱权,可是朱权不为所动。于是朱棣就使了计策,他故意佯装被朱允炆的军队打败,跑到大宁城投奔朱权,这就使得朱权发送了警惕,然后他突然命燕王军队突袭了大宁城,就这样朱权就被朱棣所控制住了。
在控制住朱权之后,朱棣还忽悠朱权,表示如果靖难成功,愿与朱权分江而治平分天下,就这样在朱棣半胁迫半利诱之下,朱权交出了朵颜三卫兵权,也让朱棣获得了取得靖难之役胜利的关键助力。
可是当朱棣登基为帝之后,别说和朱权分江而治了,连朱权手中的藩王护卫兵权全都被收了回去,朱权看透了朱棣不会兑现诺言,于是就想要求一块富庶的封地,想去苏州就藩,这都遭到了朱棣的拒绝,最后朱权只能去了南昌。
到了南昌之后朱权彻底认清了现实,他害怕引起朱棣的忌惮,于是开始韬光养晦,最终得以善终。不过朱权认清现实,他的后人却不认,他的玄孙朱宸濠一直没有忘记当年朱棣承诺和宁王家族平分天下的事,于是朱宸濠就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起兵反叛,后来叛乱被明武宗平定,朱宸濠被杀,宁王封爵被废除。
所以在支持朱棣的五人中,有四人属于被囚禁状态,只能是精神上给他加油助力,真正对朱棣靖难成功帮助最大的就是宁王朱权,只不过朱权是被迫支持朱棣。
在靖难之役时明确表示支持朱允炆的藩王有四人,分别是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以及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晋王朱济熺。
辽王朱植的封地在广宁卫,其地理位置为现今辽宁北镇市,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朱植与朱棣也比较近,因此二人时常走动,关系也比较亲密。
当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很担心朱植倒向朱棣这一头,于是也征召了朱植到南京,朱植与朱权不同,朱权富于谋略,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没有接受朱允炆的征召,而朱植则对朱允炆比较忠心,他接到朱允炆的圣旨后就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到南京去。
在朱植出发时,永平府(现今河北卢龙)和山海关都已经被朱棣所占据,朱棣控制了山海关内外的陆路交通要道,所以朱植如果想从陆路去南京是根本不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朱植完全可以向朱允炆找借口推脱陆路被朱棣封锁不能通行,完全可以不用去南京了,但是朱植却坚持要走水路去南京,这也表明了朱植是坚决服从朱允炆圣旨,是支持朱允炆的人。
其实朱植当时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朱植的封地距离朱棣最近,在靖难之役时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支持朱棣就一同起兵,要么支持朱允炆接受征召。要知道朱允炆是当时大明的合法皇帝,他是以全国对抗朱棣的一隅,所以胜率是非常高的,朱植选择支持朱允炆在当时来说是正确的选择。
只不过朱植也没想到以一隅敌全国的朱棣最终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当然,朱植到了南京之后,朱允炆的做法也让他寒心了。朱植不顾艰险从水路抵达南京后,朱允炆表面上对朱植礼敬有加,实际上却暗中派锦衣卫监视他,并且还找借口褫夺了他的藩王护卫兵权,实际上朱植到了南京之后就等于被朱允炆软禁起来并被变相削藩了。
朱棣登基之后,对朱植表现的比较大度,他表示理解朱植当时的选择,没有追究朱植拥护支持朱允炆的事,他对朱植也还算不错,因此朱植最终得以善终,辽王的爵位也一直世袭到明朝灭亡。
谷王朱橞不算是完全的支持朱允炆,他属于是一个墙头草人物,他的封地在张家口宣化,也属于是边防要塞,是明初的九大塞王之一。
在靖难之役爆发初期,朱橞也认为朱棣以一隅敌全国很难获胜,因此他是公开支持朱允炆,还对外称朱棣是图谋叛逆篡位,并且朱橞还亲自率领三千骑兵开赴南京,表示要进京勤王支持朱允炆。
朱橞带着他那三千骑兵到了南京之后,把朱允炆感动的是痛哭流涕,一口一个十九叔喊着,与对待其他藩王的强硬和不信任态度不同,朱允炆对朱橞是十分温和且信任,在朱棣兵临南京城外时,朱允炆还对朱橞委以重任,让朱橞带兵镇守南京金川门。
不过朱橞眼看着朱棣打到南京城外,他可是明白朱允炆是大势已去,于是他就赶紧变脸,打开金川门跪迎朱棣,之前还称朱棣是谋逆篡位,这回他却称朱棣是天命所归,就这样有了他的帮助,朱棣才兵不血刃的攻入了南京城。
朱橞的识时务表现让朱棣十分满意,朱棣登基之后不仅没有追究他当初支持朱允炆的事,还对他封赏有加,特意增加了他的藩王护卫兵权,并把他的封地从偏远的张家口改封到了相对富裕的长沙。
不过朱橞得到朱棣的信任和封赏之后却并不老实,他手中的藩王护卫兵权增多之后,他就有了想效仿朱棣篡位的野心,他暗中联络同母哥哥蜀王朱椿准备以匡扶朱标第三子朱允熥的名义起兵反叛。
朱椿为人老实厚道,他不敢跟弟弟朱橞冒这个险,于是朱椿向朱棣检举揭发了他,就这样朱橞企图谋逆的事情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朱棣大怒,派兵抓捕了朱橞,并将朱橞及其子孙后代削除宗籍废为庶人,朱橞和子孙后人终身被圈禁在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就此谷王世袭传承彻底被废除。
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晋王朱济熺两人早年在南京学习时,与朱允炆关系最为亲密,因此在靖难之役爆发后,二人都明确在舆论上支持朱允炆而谴责朱棣。
尤其是晋王一脉最为反对朱棣,因为老三朱棡在世时与大哥朱标关系最为亲密,他一直很反感比较有野心的弟弟朱棣,经常在朱元璋面前说朱棣的坏话,所以晋王与燕王一脉关系最差。
朱棡为人骁勇善战,只可惜他在朱元璋去世前夕先死了,如果他还在世的话,朱棣未必敢起兵兴起靖难之役。
虽然朱尚炳和朱济熺都在舆论上支持朱允炆,但是二人对朱允炆提供的实质性帮助并不大,二人都没有派出藩王护卫去帮助朱允炆攻打朱棣。
不过即便如此朱棣对朱尚炳和朱济熺也十分记恨,虽然他登基后表面上宽宏大量没有追究朱尚炳和朱济熺,但是朱棣找了很多借口和理由收拾朱尚炳和朱济熺。
幸亏朱尚炳见势不妙赶紧向四叔朱棣哭求放过,这才使得秦王一脉得以保存。朱棣对侄子朱济熺就更狠了,朱济熺后来更是被朱棣囚禁了十多年,直到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济熺才被释放出来,晋王一脉才最终传承到了明朝灭亡。
所以支持朱允炆的四个藩王也对他没有太大帮助,朱植倒是老实忠厚,反而被朱允炆猜忌,朱橞是带了三千骑兵去支持朱允炆,结果临阵反水了,至于朱尚炳和朱济熺基本都是舆论支持而已。
发生靖难之役后其实绝大多数的藩王都没有表态保持了中立,这些人分别是老六楚王朱桢、老十一蜀王朱椿、 老十四肃王朱楧、老十六庆王朱栴、二十子韩王朱松、二十一子沈王朱模、二十二子安王朱楹、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二十四子郢王朱栋、二十五子伊王朱彝以及二代鲁王朱肇辉。
实际上朱元璋的儿子从二十子朱松之后都是幼子,属于朱元璋的老来子,这些皇子们甚至比侄子朱允炆都还小很多,因此在靖难之役时他们虽然被封王爵,但并没有赴封地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城内。
当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担心这些小叔叔们在南京城内捣乱,于是就派锦衣卫把他们严密监视起来,所以从韩王朱松之后的这些藩王都在南京被朱允炆监视起来,什么也做不了,他们选择支持谁都无所谓,毕竟他们的态度对局势没有影响。
因此在靖难之役爆发时真正在封地就藩的藩王只有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四人外加二代鲁王朱肇辉。
在这四人中就属楚王朱桢当时实力最为强盛,朱桢的封地在武昌,他当时手里握着武昌卫的重兵,但是由于朱柏自焚事件,使得他对朱允炆的强力削藩也很不满,只不过他是敢怒不敢言没有表态而已,所以他乐于朱棣替众藩王出头,只是他不能明确支持朱棣而已,倒也乐得坐山观虎斗。
蜀王朱椿的封地在四川成都,肃王朱楧的封地在甘肃平凉,庆王朱栴的封地在宁夏银川,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三人的封地距离朱棣的老巢北平和朱允炆的都城南京都很远,三人不管支持谁都是鞭长莫及,提供不了实际帮助,所以三人也是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态度。
鲁王封爵的封地在山东兖州,地理位置虽然不错,不过二代鲁王朱肇辉在靖难之役时年仅10岁,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所以他也没有什么主见,王府中的事务还都得有长史替他做决定,所以他更谈不上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选择支持谁了,鲁王一脉自然也就是中立态度了。
所以这些选择中立态度的藩王基本都是朱元璋的幼子或者幼孙,还有像朱椿等三人似的属于封地偏远,鞭长莫及,表不表态都无所谓,因此他们这些人即便表态也影响不了大局,只有楚王朱桢是真正有实力的人,不过他与朱柏关系比较亲密,对朱允炆的强力削藩是敢怒不敢言,那他自然也就选择中立了。
这就能看出来,在靖难之役时,大多数有实力的藩王其实都保持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态度,毕竟朱棣是以一隅敌全国,论物力、财力、人力都不及朱允炆,要不是朱允炆一副好牌没打好,谁也不会想到朱棣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当然,像朱桢这些有实力的藩王保持中立态度无非也是表现了他们对朱允炆强力削藩的不满,他们其实是既不看好朱棣,也不希望朱允炆太顺利地平定朱棣,他们希望的是让朱棣当出头鸟,朱棣这么闹一通,即便如果是朱棣最后失败了,朱允炆也就不敢再强力削藩了,那这样对这些保持中立的藩王自身利益也有很大帮助,所以保持中立是当时明智的选择。
至于选边站队的,他们大多也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有各自的情况和目的,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