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壬辰战争时期,朝鲜王国围绕是否“内附”于明朝所引发的党争

壬辰战争时期,朝鲜王国围绕是否“内附”于明朝所引发的党争

自宣祖八年东西分党开始,朝鲜的党争问题便日益尖锐。在壬辰战争时期,对国王“内附”问题的讨论,使得朝鲜党派分歧更加严重。在“内附”失败,明朝援朝后,宣祖国王重归汉阳,大力驱逐反对“内附”的官员,任用支持“内附”的廷臣,致使朝鲜的政局动荡不安。

一、壬辰战前朝鲜的党争现象

朝鲜的党争始于宣祖八年,围绕吏曹铨郎一职,士林内部开始分化,逐渐形成了以金孝元为首的后辈士林以及与沈义谦为首的前辈士林。金孝元居住在汉阳城东的乾川坊,而以金孝元为首的后辈士林被称为东人党,而沈义谦居住在西边的贞陵洞,因而以沈义谦为首的前辈士林被称之为西人党。

西人党多为李珥及曹植的门人,属于畿湖势力,东人党由李滉及徐敬德的再传弟子为核心的岭南势力构成。宣祖八年,朝鲜政局发生了变动,东西两党对峙的局面最终形成。壬辰战争发生前,“郑汝立谋反事件”和“辛卯年世子册封事件”又成为了东人党分化的契机。

郑汝立受李珥引荐进入朝堂,万历十二年(宣祖十七年)一月十六日,李珥去世。郑汝立由西人党逐渐向东人党靠拢,郑汝立被推举为弘文修撰后曾“入对经筵,诋斥朴淳为奸邪魁首,李珥为误国小人,成浑党奸陈疏,欺罔君父”。义州牧使徐益曾书“臣伏闻郑汝立於筵中进攻李珥,遂及朴淳、郑澈……此事他人可也,汝立不可也”,因为“汝立本李珥门下士也”。

后郑汝立被罢官归乡,“而泼等相继伸救,每拟三司之望,上终不用,虽外官亦不落点,汝立忿恚愈甚”,李泼等东人党人士虽为汝立发声,但郑汝立终究未能为官。归乡之后的郑汝立广泛结交各个阶层人士,创立了大同禊。

随后“黄海道观察使韩準、载宁郡郡守朴忠侃、安岳郡守李轴、信川郡守韩应寅等上变书言:‘前修撰郑汝立谋叛’”。朴忠侃、李轴、韩应寅均为西人党,西人党抓住了“郑汝立谋反事件”向东人党施加压力。生员梁千会曾上疏发表“论郑贼与朝绅密交某某云,乃李泼、李洁、金宇颙、白惟让、郑彦信、崔永庆等也”的言论,崔永庆被诬陷而惨死狱中。

郑汝立谋反事件之后,西人党在郑澈的带领下势力极盛。日后在东人党的分化中,郑澈打压东人党的行为以及崔永庆惨死之事加速了东人党分化。

朝鲜宣祖二十四年(明万历十九年),柳成龙与郑澈商议世子册立问题,当时宣祖的大妃懿仁王后朴氏并无所出,宣祖偏爱与仁嫔金氏所生的信城君。

李山海的儿子李庆全收买了信诚君的舅舅金公谅。金公谅诬告郑澈扰乱后宫,陷害王子。信诚君之母金嫔,为了保护信诚君,背叛了郑澈以及西人党。此后郑澈果真在经筵之中提议立世子,宣祖训斥郑澈,李山海对一切了若指掌。

以此为契机,东人党开始批判郑澈,为“郑汝立谋反事件”中被下狱致死的崔永庆申冤。后郑澈被罢职,先后被流放到明川、晋州、江界等地。后来就如何处置郑澈以及西人党的问题,东人党分化。

世子册封事件后,郑汝立谋反事件中崔永庆惨死狱中之事再次被提及,两件事叠加,最终导致东人党出现分化,形成了主张仅驱逐郑澈、肯定他党存在的南人党和主张将西人党全部驱逐、具有排他性的北人党。

朝鲜历来的党争传统使得政治生态不断恶化,朝堂之事事无大小,均会成为政党间彼此攻击的舞台。随着壬辰战争爆发,国家外患滋生,党争在朝堂之上并未停息,此时党争的焦点转移到了宣祖“播迁”和渡辽“内附”的问题上。两种关乎王朝命运走向的主张,与此时的党争纠缠在一起,盘根错节。

二、南人党与西人党争论“内附”事件

随着“播迁”地点不断变化,对“内附”事件的争论,一时间激起了各个党派的“斗志”。此时对于辽东“内附”事件争论的落脚点便在“播迁”地点的选择上,因为“播迁”地点以及“播迁”方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宣祖是否有渡辽“内附”的可能性。

最早提出辽东“内附”建议的是李恒福,但此时李恒福属于无党派官吏,直到光海君当政时期,李恒福才逐渐成为西人党领袖。在六月一日临津江防御失败的消息传入朝堂后,渡辽“内附”问题再次被提及。廷臣皆言:“欲渡鸭绿,则一渡之后,无复可为。”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宣祖国王不得不迅速召集廷臣商议。

此时党派攻讦的焦点在“播迁”地点的选定上。播迁地点的选择与辽东“内附”关系密切,因为通往明朝辽东地区最近的便是义州地区,播迁义州,便代表廷臣对此举已无争论。宣祖和各党重要人士对于播迁地点提出了如下想法:

宣祖国王和李恒福认为,如若渡辽“内附”计划确定,那最好的播迁地点便是与明朝辽东地区一水之隔的义州地带。当宣祖一行人马出发前往东坡馆之时,曾询问都承旨李恒福,李恒福认为“可且驻驾义州,若势穷力屈,八路俱陷,则便可赴诉天朝”,宣祖对于李恒福提出的由义州“内附”之事表示赞同,甚至在柳成龙等人攻击李恒福时,宣祖为维护李恒福,公开表示“内附本予意也”。

南人党分为两种意见,一是以柳成龙为首的党人,他们对于“播迁”以及“内附”之事坚决反对。柳成龙提出两点反对意见:一方面柳成龙认为“今东北诸道如故,湖南忠义之士不日蜂起”;另一方面认为“君虽从死于道路,不过为妇寺之忠。

此言一出,人心瓦解,谁能收拾?”此时南人党成员金诚一在组织义军活动,南人党成员李舜臣在海战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一旦“内附”,民心、将心涣散,便再无复国可能。

此外,出于私心,柳成龙想保住南人党的战绩,以便在接下来的党争中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所以南人党成员柳成龙指责李恒福“何为轻发弃国之论乎?”孤立无援的李恒福无法与之抗衡,只得退后不语。

南人党中的第二种意见,便是以李德馨为代表,赞同“播迁”而对“内附”之事持中立态度的党人。南人党成员李德馨主张向咸兴方向播迁,他认为“今封疆以蹙,只有咸镜一道而已,咸兴府兵多粮广,足以据守”。

而据《朝鲜宣祖实录》记载,西人党成员尹斗寿反对此地,对此尹斗寿提出三点理由:自上不欲守此城,则退住之处,自有三件。急往宁边,缮修器械,召集江边士兵以守之,事急则向义州,赴诉天朝,以明仍贼入寇之说,上也。

远向江界,集诸郡之兵,婴城固守,则可支一二月,事急则江界下游即鸭绿江也,乘船以下,乃上国宽甸堡,二也。咸兴形势,臣所备谙。城大而低,四面无险,欲召士兵,则北虏必乘虚入寇,欲向南道,则道路险绝,未易等过,贼踵其后,必成围困,此决不可行也。

尹斗寿曾担任过平安监司,而平安道与咸镜道相邻,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尹斗寿对此地地形十分了解。因此他在分析咸镜道咸兴的地形之时,有理有据,且十分具有说服力。

西人党成员尹斗寿和郑澈坚决反对“播迁”和“内附”。当宣祖问及郑澈江界的情况之时,郑澈回答“小臣新自江界来,此是穷边苦寒之地,风土极恶,粮道难继”,同作为西人党成员的尹斗寿赞同郑澈此言,尹斗寿认为播迁江界后将“无以号令”。在识破宣祖和李恒福的谋划以及参考严重的战争形势后,尹斗寿一改前态。

他提出可往江界与宁边,表面上消除了宣祖疑虑,暂时性的满足宣祖辽东“内附”的愿望,实际上是满足西人党利益之举。江界和宁边均为平安北道的城市,尹斗寿曾在此积累了不错的势力,同时江界也曾是西人党领袖郑澈的流放之地。

因此,此地为西人党势力优势区。宁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一来宁边与咸兴之间有通行的道路,越过宁远,便可到达咸镜北道,此计使持不同意见的大臣再无反对的理由。

同时咸兴可通往义州,满足了宣祖欲渡辽“内附”的愿望。而后播迁地点选定为宁边,这实际上契合了西人党的战争策略。

六月八日,倭寇入侵大同江,十一日宣祖离开平壤,向宁边进发。十一日到达肃川,十二日到达安州,十三日到达了宁边。到达宁边后,君臣开始讨论今后的战争战略问题。

此时有三种方案:死守平壤、辽东“内附”、抵达江界进而向咸镜道方向继续“播迁”。此时只有西人党成员与宣祖进行君臣抗争,因为此前南人党成员柳成龙在接待明朝来的林世禄,并未参加此次讨论。

此时在朝堂之上,西人党一党独大,独力与宣祖进行谏诤。因西人党成员尹斗寿前被派遣留驻平壤,西人党成员十分信任尹斗寿,因而在此次君臣谏诤中,西人党全体成员均不再赞成渡辽“内附”,均主张等待平壤消息,如若平壤失陷,出奔北道,继续“播迁”。

西人党成员郑澈对于尹斗寿十分有信心,曾表示“临津则贼为主,我为客,平壤则我为主,贼为客矣”,认为平壤可守。郑澈以为平壤尚且可守,即使平壤失守,国家依旧有存身之地。为此,郑澈重提先前被自己否定的播迁之地“江界”,为此来表示对于“内附”的反对。

西人党成员崔兴源同样认为“贼势若挫,则北道可往”,同时崔兴源提出了如若“内附”的几点顾虑:一是宗庙社稷无处安放;二是如若明朝不接受同时遭受倭寇夹击定会无法应对;三是辽东人心艰险。

此时宣祖数次与大臣展开辩论,仅宣祖与李恒福赞成渡辽“内附”,宣祖曾言“与其死于贼手,无宁死于父母之国”,甚至宣祖不惜提及安南国旧事。

宣祖认为“赴辽,非但避难。安南国尝亡其国,自为入朝,天朝发兵送之,安南国得以复国”。一来明朝“抚藩字小”,定不会置朝鲜于不顾,其次此行不专为“内附”,此事与清兵相联系。

最终结果便是宣祖一行奔向义州,为赴辽准备,世子光海君则往江界,进而抵达咸镜北道。此议一出,宣祖便抛弃了反对“内附”成员,令领议政崔兴源等与光海君一同侍奉宗庙于北道。

“播迁”义州、“内附”明朝的风险极大。一是此时的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朗,明朝对朝鲜仍有嫌隙,明朝是否会接受尚不能得到准确答复。二是,一旦“播迁”义州便相当于要抛弃国家,届时民心动荡不安。

三是,尚有可“播迁”之地。四是,义军活动取得成效,加之南人党成员李舜臣的海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出于各党派意见不一,无法调和。但是面对惨烈的战况和激烈的党争,宣祖的“内附”之举无疑却又是应对形势的非常举措。

三、总结

自战火染指朝鲜之初,朝鲜的党争愈加活跃。随着国土不断被倭寇践踏,宣祖出于现实利益衡量,带领少数廷臣不断北上“播迁”,任命世子光海君设立分朝,带领人民奋勇抗战。而自己则在“事大”于明的原则下,进行“内附”,实际上是对当时局势的正确决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事件,郑汝立,东人党,李恒福,时期,郑澈,问题,于明,王国,战争,消息资讯,西人党,郑汝立,李恒福,郑澈,宣祖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事件,郑汝立,东人党,李恒福,时期,郑澈,问题,于明,王国,战争,消息资讯,西人党,郑汝立,李恒福,郑澈,宣祖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事件,郑汝立,东人党,李恒福,时期,郑澈,问题,于明,王国,战争,消息资讯,西人党,郑汝立,李恒福,郑澈,宣祖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