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度肯定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的表现。IMF认为,即使在充满挑战的全球宏观金融环境下,香港仍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稳健的金融体系建基于香港稳健的制度框架,特别是对金融业规管水平甚高、具有充裕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及运作良好的联汇制度。同时,香港与内地已通关,消除不确定因素,预计旅游服务输出及本地经济活动(尤其私人消费)陆续恢复正常。IMF预料今年香港经济增长3.5%,并在两年内恢复财政平衡。
代表团建议发展气候融资
IMF代表团完成就香港的今年第四条磋商讨论后,昨日就评核发表初步总结。代表团赞扬特区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透过适当和谨慎的措施,维护金融稳定,持续加强对金融体系监察,并对虚拟资产相关活动进行规管。代表团建议香港发展气候融资,并继续助力推动内地与全球各地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代表团还建议,特区政府继续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的联系,并提出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作出额外的投入,以提升经济动力,且认同“共同投资基金”近期加强吸引人才的计划;其中,“共同投资基金”可在推动创科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代表团期望特区政府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吸引人才计划。
倡楼市分阶段撤辣
近年不时有声音要求楼市减辣。IMF表示,若来自炒卖需求的系统性风险减退,有关楼市措施应有序调整。具体而言,若来自非永久性居民及炒卖需求的系统性风险减退,当局可分阶段取消被评为资金流向管理及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的买家印花税与新住宅印花税。
IMF指出,受到经济活动疲弱及利率趋升影响,2022年底住宅物业价格,较2021年9月的高位回落16%左右,到2023年初才回升,而现有宏观审慎措施已缓减金融稳定风险,有助遏抑一旦发生违约时,可能导致的银行不良贷款及信贷损失。然而,按揭贷款利率上升,楼市进一步调整,或会带来更沉重的偿债负担及负财富效应,遏抑私人消费。
IMF认为,增加房屋供应是解决结构性供求失衡的关键,并欢迎现届特区政府采取更协调的策略增加房屋及住宅土地供应,包括物色土地及简化法定与行政程序,冀当局可透过财政措施以鼓励更有效地运用现有房屋。
同时,楼市相关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应该维持,且在楼市受压时予以调整。由于有关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金融稳定,任何对按揭成数及供款与入息比率规定的放宽,其幅度应与当时楼市相关的下行风险(例如楼价下跌及利率上升情况)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