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晋纪委)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年),本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其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知廉耻不仅是个人修养,也是治国要义。“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则天下有其不乱,国家有其不亡乎?”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恰是因为吏治败坏到了极点,官员没有廉耻之心,不懂得知耻知止。
以为后世鉴,顾炎武详细考证了历代惩治贪腐的办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社会治乱之关键在于“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只有采取“以礼治心”的“礼教”方式,让人人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规矩,怀有廉耻之心,勤政清廉之风才能盛行。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顾炎武对廉耻的考量并未止于清廉为官、遵守礼义等一般的道德自律,而是延伸到勤政事功的层面。他提出,社会精英阶层特别是治国者,应“耻匹夫不被其泽”。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人或为官者,可耻的是碌碌无为,天下百姓没有受到你的任何恩泽。
为 学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摘自《日知录·自视欲然》
译文:人们做学问,既不可胸无志向,妄自菲薄,缺乏自信;也不能好高骛远,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孝 弟
孝弟,人伦之本也;慎终追远,孝弟之实也。
--摘自《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译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人与人关系的根本;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是孝悌的实质。
廉 耻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摘自《日知录·廉耻》
译文:一个人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而其本在于养廉。
--摘自《亭林诗文集·与公肃甥书》
译文:如果要端正朝廷并端正百官,应以扬善抑恶、树立正气为第一要旨,而其根本在于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
名家之言
周可真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与“行”统一
孔子曾分别提出“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这两个观点,顾炎武首次将这两句话合为一体,强调“学”与“行”的统一,将为学和做人共同提出作为立身之道。于“学”,他强调“博学”和“广师”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行”则特重“耻”,以为“(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在世道浇漓的时代大环境里,顾炎武没有选择像宋明理学家那样高擎理想主义的大旗,而是从人性和社会的实际出发,将“行己有耻”确立为切实可行的道德底线。这种思想历久弥新,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资料来源: 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国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