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朝政的腐败和外族的入侵,让王朝走进了末路,百姓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艰苦。或许是上天要灭亡老朱家的王朝,全国许多地方发生了饥荒。百姓们承担各种劳役、赋税之外,还吃不饱肚子。
时间一长,吃不饱的百姓们开始暴乱、造反,成为流寇。朝廷虽然一直在围剿,可是数十万的流民怎么剿得过来呢?后来流寇中的最大的一支力量——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挥师东征,攻破北京城,成功解锁并完成了崇祯皇帝上吊的终极任务。
可是李自成的部队进入北京后,手下大将刘宗敏在城内胡作非为,搞得天怒人怨,作为皇帝的李自成为什么不好好约束一下呢?其实,这事李自成说了不算,也不会说。
1、刘宗敏兵多功劳大,有政治话语权
刘宗敏是大顺政权的第二号人物,李自成虽然是首领以及皇帝,也不得不对刘宗敏敬畏三分。李自成还不是闯王的时候,刘宗敏已经加入他的麾下了。后来李自成成为闯王,刘宗敏已经是高级将领。
李自成的部队由于很有规模,所以被官军追着打,可以说是几度浮沉。在这个过程中,刘宗敏始终对李自成不离不弃,还协助李自成摆脱官军的围困,帮助他的势力再度兴盛。
作战时,刘宗敏十分骁勇,时常身先士卒。无论是在大顺军的领导层中,还是在士卒中,刘宗敏都是十分有威望的。
作为大顺军头号将领,刘宗敏的直属部队是最多的,而功劳也是最大的。在领导层中,刘宗敏的政治话语权仅次于李自成。所以刘宗敏在北京城内拷掠高官富商、搜刮钱财种种行为,李自成都难以约束他,毕竟这是个功高震主的将领。
2、大顺士兵进城后腐化堕落
刘宗敏在北京城内的行为确实是十分过火,搞得北京里的人惶惶不得终日。可是这不是刘宗敏个人的行为,而是大部分大顺士卒的行为。
要知道农民军是缺乏足够的素质和信念的,为什么他们愿意追随李自成作战呢?因为他们受到明政府的压迫,他们吃不饱饭。后来他们成群结队地出去抢吃的,变成了流寇,因此进入北京城后,他们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城,而是京师人的城,他们得继续抢,否则就没有自己的一份。
其实刘宗敏的带领是回事,可是除了刘宗敏和自己的亲兵,许多士卒都是自发性地、三五成群地去劫掠百姓。他们在抢掠的过程中,已经忘记了自己以前也是被人如此对待的。
可以说,本身就属于小农思想的大顺军,他们没能在政治思想上得到升华、提高,在进城后迅速腐化、堕落,只有像李岩等有文化学识的高级将领和士卒,才能避免,可他们仅仅是一小部分。
事实上,连李自成也在干同样的事,又怎么会约束刘宗敏呢?
3、李自成默许
对于刘宗敏的行为,李自成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可是他对此是默许的,因为刘宗敏拷掠的是明朝的官吏富商。明朝末年的政局是十分混乱腐败的,因为各级官吏都在贪腐,最终就是百姓食不果腹、官员富到流油。
对于政治上的乱局,崇祯皇帝也是知道的,可是他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对于真实情况,还是各地的穷苦百姓知道。
刘宗敏等人知道北京城内的明朝官吏和富商巨户都是很有钱的,因为他们已经搜刮百姓好多年了。在刘宗敏眼中,自己的做法只是让这些残民自肥的人把钱吐出来罢了。
在刘宗敏的拷掠下,七千万两白银被搜出。可笑的是,当年崇祯皇帝找不到军费,要一些高官富商捐钱时,他们居然都在哭穷。所以在李自成眼中,刘宗敏不过是在干很多人想干的事而已,并没有做错什么。自己作为皇帝,不方便这么干,既然刘宗敏抢着干,那就让他去干吧。
所以,李自成不约束刘宗敏在北京城内胡作非为,是因为他既管不了,也不想管。其实许多人只看到刘宗敏胡作非为,却没看到那些高官富商害得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确实刘宗敏干得很过火,也祸及无辜,可是他该干好的地方,确实干得好,就是需要这种人为受压迫的百姓出口恶气。
不过刘宗敏的行为,也是大顺政权的思想政治短板的体现,这也导致大顺政权难以成为新国家的"主人",依旧是旧时代的"难民"。其实就算李自成约束刘宗敏,也难以改变他们最终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