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说起朱元璋,脑海中必会浮现出他的"屌丝逆袭之路",但今天我们暂且不论朱元璋的发家史、治国史等复杂的问题,而是说点有趣的——到底朱元璋真是鞋拔子脸?还是他其实一点也不丑,而是颇具帝王之相,严厉中又不乏可爱呢?在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中,官方认可的是下面右图所呈现出异于常人的长相。而在清朝宫廷中所绘藏的明太祖则是下面左图中的样子。总的来说,可以归为"正像"和"异像"两类。看了下面的两张图,就能够一目了然。
而除了这两张图,清宫中还收藏着或者民间也流传着这样的朱元璋画像,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效果则更加显著。
虽然古代社会对于外貌并不像今天这般重视,但是若真有普通百姓长这样,肯定会受到不少嘲讽,但若是在朱氏王朝这样嘲笑明太祖,必定会收监于东厂,落个死罪。那么大家更加认可朱元璋的哪种相貌,是"正像"还是"异像"呢?其实,对其画像辨伪主要靠史书记载和宫廷画家的丹青。
一、异像为真
民国收藏大家赵汝珍在其著作《古董辩疑》中,最后一卷就专门论述了"明太祖御容之伪"。他本人发现现在明孝陵享堂内同时供奉着"一正一异像"。于是,赵汝珍否认了朱元璋具有二像,指出:明太祖亦如常人,绝不能有二像,是其中必有一伪。
同时,他运用常理推断"异像"才为真。他认为:流传的异像含有"朱"、"猪"之意(通俗点就是长得像),是对明太祖的一种侮辱,而在专制封建时代,没有人胆敢如此丑化侮辱皇帝;同时,其子孙后代都供奉着这些画像。因此,"其必为真像"。
此外,在《明太祖实录》中描写的、陶安等人初见朱元璋,奇其相貌;或在《明史》中用"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来形容他等都可以窥见其奇特的相貌。
二、正像为真
而就在朱氏家族统治年代,有位叫张瀚的学者,其担任了隆庆时期的朝廷命官,也因此有机会瞻仰御容。他在其著作《松窗梦语》中就记录了在武英殿看到的"二祖"(明太祖、明成祖)御容,并如是描绘朱元璋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也就是说,张瀚在明朝廷上看到的其子孙供奉的朱元璋之像是"正像",而不是民间所传的鞋拔子脸像。
明人徐渭也看到过朱元璋的画像,他形容其样貌"眉如采、目如河。"此外,清代学者李洵通过对明朝历代帝王像的分析,从生理学的角度肯定了正像为真。
其实,对比一正一异像,两图中朱元璋的服饰、皇冠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而根据明朝服饰的记载,加上后世出土的明朝文物,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正像中皇帝佩戴的皇冠服饰才是符合明代礼制的。
总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每一种画像都必定与他的身世、血缘正统、政治目的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我们无法断定哪种像才为真,若是借助于对画像产生的政治环境、历史背景的分析,我们就能够在大视野下互相包容。
两种画像并行的缘由推测
1、政治目的古代往往会对开国者加以神话,特别以奇异长相突出创业者的不凡。比如说李世民才只有四岁时,就有术士形容他的相貌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将来必定能济世安民。因此,子孙后世都着重对开国创业者的相貌身姿、身世经历等意境化、神话化,以强调他们的正统地位。
李烈初学者在《朱元璋画像之谜》中就提出:朱元璋奇骨异貌的长相之所以会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实是他本人特意为之,为的是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这种鞋拔子脸在当时人看来不是猪的侮辱性符号,而是龙的形象。
学者胡丹提出了与李烈初学者不一样的看法。他在其文章中提到:出于政治目的,加上对相术的信奉,明成祖朱棣才是朱元璋异像的建构者,而雀斑、奇骨、异形等符号实际上增添了朱元璋的神秘色彩。
2、刻意丑化上文中提到过正像中的服饰衣帽等才是符合明代礼制的,那么异像中不合时宜的穿戴,以及奇异的长相,就没有以历史、以事实为根基、没有官方的引导,纯粹只是民间的想象。而人们之所以将其外貌过分地丑化,是因为朱元璋在政期间,为了巩固专制皇权,相继得颁布了许多苛条法令,设置了针对官员的监察机构,甚至还处决了一些功臣等等,这些措施都使得明太祖的印象在一些臣子心中是负面的。
有专家指出朱元璋在位时至少得罪过四种人:贪官、功臣、文人和富人。而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明清时期,像功臣、富人等,他们的官职是结合在一起的,而对于历史的书写,这些人拥有较强的自主权利和主观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关朱元璋的史书记载、民间文书或者画像绘制等会越来越负面、丑化的原因。
3、文化现象朱元璋的经历算是非常坎坷、富有戏剧性的了。早年,他给地主家放过牛、种过田,在亲人离世后,出家当了名化缘和尚。而反观中国其他开国皇帝,在他们之中,没有比朱元璋更惨的了。而当朱元璋顺利完成了从乞丐、和尚到皇帝这样身份、地位巨大的跨越,世人会打心眼里觉得这是一位世上罕见的奇才,也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神秘色彩。于是,文人利用了民间百姓对他的崇拜、迷信而未知的心理,绘画出两种不同的朱元璋画像,正像代表成为皇帝后的朱元璋,而异像则代表以前那个穷困潦倒的朱元璋。
这样既反映了朱元璋实现从"丑"变"俊",也就是经历了失败,最终成功取得了天下之意;又能呼应配合世人对朱元璋的印象,营造出神秘感。
民间野史中更多的是满脸麻子的鞋拔子脸的形象,而官方文书中则是圆脸祥和的形象。在古代专制时代,普通人要想见到天子是很困难的,而在街坊邻里间又时常会夸大化地传播皇帝的事迹伟业。不同于审美正式、意识明确的朝廷官方,普通百姓们的审美意识往往和天人鬼神扯在一块,再加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思想逐渐变得封建淳朴,就易塑造出不容易被官方所接受的天子形象。在百姓看来,骨骼清奇的麻子脸形象代表着朱元璋以前种田、放牛时体现出的淳朴气质,不同于高高在上的天子之姿态,这种形象是更加亲近群众的。
现在,发达的美图软件可以轻易的使人在互联网上呈现出与现实相差甚大的美丽动人的完美形象。而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凡是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著名人物,他们给民间、给后人留下的形象或是可以衬托出其丰功伟绩的,或是美丑并行的。
由于皇权制度的神秘性及权威性,对于皇帝外貌的描绘或是与政治目的挂钩,宣扬其正统;或与书生画家们的主观态度结合;也与民间及千秋后代口口相传的想象推断离不开的。因此,后代的人很难判定这些人的真实面貌,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根基的奠定离不开这些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分美丑,按事实论功过。
参考资料:《古董辩疑》《明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