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报汉元帝书》
王昭君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她便想要归国,但却被汉元帝拒绝了。从此,她便留在了匈奴,一直到人生的终点。当时,王昭君为匈奴做了许多的事情,更是促进了匈奴人的发展。
为了回报王昭君的贡献,匈奴人在她死后做了一件事情,让人感慨不已。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当年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何许人也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在一户平民之家,从小她就长得美艳动人。据悉,当地的县令还多次去王家求亲,希望儿子能够娶王昭君为妻子。
不过,对于此事王昭君的父母并没有同意。话说,西汉时期,因为政治清明,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富足,皇帝的生活也过得很好,由此“选秀制度”逐渐成形。
以往皇帝扩充后宫,都是通过战争获取的奴隶,当时却可以通过选秀。有意思的是,汉朝选秀与清朝时期的不同,因为皇帝日理万机,一般都是通过画像来进行筛选(第二轮),这也为王昭君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大约在汉元帝时期,西汉朝廷曾进行过一次选秀,王昭君因为长得美丽,便进入了皇宫成为了秀女。奈何,王昭君虽然长得美,但是却没有钱贿赂画师。
结果,画师在给他画画像的时候,故意将王昭君的颜值画得很低。可想而知,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之后,自然不会对她产生什么兴趣,就这样王昭君落选了。
落选之后,王昭君并没有走,而是留在了汉朝的皇宫,成为了一名做杂活的宫女,等待翻身的机会,从而改变自己家庭的生活。后来,王昭君的确等到了这个机会,但是对方却不是汉元帝。
匈奴请求和亲
在此之前,匈奴与汉朝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汉武帝与匈奴更是打了几十年。汉元帝时期,匈奴因为出现了分化,所以南匈奴有意投靠汉朝,便以和亲的方式来达成联盟。
当时,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长安面见汉元帝,希望能够娶一位大汉的公主。不过,匈奴地处苦寒一带,很多的汉朝公主都不愿意去,为此汉元帝也是非常的忧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宴会之上,呼韩邪单于却看上了一位漂亮的女子,这位女子便是王昭君。当即,他便询问汉元帝关于那个女子的信息,经过一番“包装”,汉元帝将王昭君包装成了“公主”。
就这样,王昭君代表西汉与南匈奴和亲。有意思的是,临走之前汉元帝看到了“化妆后”的王昭君,惊为天人的容貌让他久久不能忘怀。随后,他便针对此事作了调查,得知真相后便将画师给杀了......
王昭君一行人行走在去匈奴的路上,期间有一只大雁看到了王昭君的容颜,突然之间从天空之上掉了下来,王昭君“落雁”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嫁到匈奴之后,王昭君的命运也比较的坎坷。起初,她是嫁给呼韩邪单于的,两人的生活也过得比较幸福。奈何,呼韩邪单于去世得非常早,只剩下王昭君一人孤苦伶仃。
当时,王昭君本想回到西汉,回到自己的家乡。只是,汉元帝从大局考虑,拒绝了王昭君的请求,就这样,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的儿子(父死子继)复株累单于。
两人在一起也生下了两个女儿,婚姻也比较幸福,但这种幸福并没有持续到人生的终点。复株累单于早于王昭君之前就去世了,而后昭君又嫁给了搜谐若斡单于,此次婚姻并没有得到幸福。
两年之后,王昭君在南匈奴病逝,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回看她的后半生,从她离开西汉时起,就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见过自己的父母。
王昭君带来的影响力
关于我国“四大美女”的评价中,西施、貂蝉、杨玉环都是那种“倾国倾城”的头衔。然而,对于王昭君的评价,后世人却不是如此,就是因为她在民族、文化交融中做出的贡献。
话说,王昭君嫁入匈奴后,虽然不适应匈奴人的生活,而且还先后侍奉了三位君王,但她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主动融入到匈奴人的生活中,并在后期改变他们。
当时,王昭君几乎将南匈奴当成了自己的国家,他不断将中原的耕种文化、文字教育、生存纺织等技术传授给当地人,使得匈奴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因为王昭君独自撑起了匈奴的一片天,匈奴单于在商议大事的时候,也经常会让王昭君参与,诸多的事情都会与她进行商议。
当然,这还不是王昭君做出的最大贡献。众所周知,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与匈奴打得不可开交,两国的军民都深受战争的毒害,一场战争下来死亡人数几十万都是少的。
王昭君入塞后,凭借着她的努力,南匈奴与汉王朝之间迎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两国还互相通商,老百姓们过得安居乐业。简单而言,以前的匈奴人是“逐草而居、居无定所”,但王昭君去了之后就不一样了。
他们学会了农耕时代的技术,也能够像中原人一样耕作,有了足够的粮食来生活,再也不会想去劫掠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生活富足又有谁愿意打仗呢?
通过上述的介绍,不难发现昭君对匈奴人的贡献很大,所以在她去世后,匈奴人将王昭君葬在了大青山,还把她尊为神。千年之后,考古专家在敦煌一代发现了一幅壁画,经过研究这幅壁画也是关于王昭君的。
从壁画的内容上来看,王昭君去世后,匈奴人非常的伤心,他们自发地给她送葬。更有一些匈奴人掩面痛哭,甚至于用匕首划破了自己的脸颊,用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这样做是为何呢?原来,在匈奴之地有一个习惯,他们希望用这样的献祭方式,一方面表达对王昭君的不舍,另一方面也希望王昭君在天上可以得到祝福。
我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大致意思)”,能让匈奴人这么对待自己,可见王昭君在生前对匈奴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匈奴人也将王昭君视为自己的恩人。
都说“红颜祸水”,王昭君虽然是红颜,但她却不是祸水,反而还促进了匈奴人的发展,使得匈奴人不再是一片蛮夷之色,这一份功劳足以名留青史。
这便是王昭君与其她三位美女的不同之处,不再是“倾城倾国”,而是“为国为民”。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