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人为了赚取点流量,博取眼球,想抹黑文文山,简直是痴心妄想。
我注意到,有人胡扯说文天祥根本不想死,说他也想投降的,只是死要面子,只要忽必烈满足一下,给他个台阶,他就降了。
还有人说,文天祥本身并没那么高尚,他也想求生的,是他的朋友王炎午写《生祭文丞相文》给逼死的。
……
怪论很多。
但是,所有的怪论都是站不住脚。
难道说,天文祥的忠肝义胆,是王炎午一个人催生出来的?
真是可笑。
实际上,天文祥在孩提时,见学宫所祠同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人的画像,谥号都为“忠”,便欣然慕之,朗声说:“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意思是说,我以后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枉为大丈夫了!
所以说,文天祥这一腔浩然忠义之气,那是自小就养成的了,百折不回,至死不渝。
文天祥二十岁中状元,在集英殿答对论策,没有草稿,文不加点,一口气写下来,洋洋洒洒万余字。考官王应麟读了,赞不绝口,说这是“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看,忠心肝胆好似铁石!
王应麟可谓知人识人!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征,军情紧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
文天祥捧诏流涕哭泣,聚集起兵众万人,义无反顾地率军入卫京师。
有人劝阻说:如今元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所向无敌,您以万余乌合之众赴援,根本就是驱群羊而搏猛虎。
文天祥慨然答道:敌强我弱的形势我自己清楚,之所以不自量力,以身徇之,是想以此为榜样,使天下忠臣义士闻风而起。
文天祥平生锦衣玉食,声伎满堂,这会儿散尽家财,把家里的资产全充为军费。
他在潮阳五坡岭被张弘范的军队捉获之时,立刻吞食毒药殉国,可惜毒性不够,没有死成。
文天祥哂笑说:“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为了让张弘范死心,当即写下《过零丁洋》相示,诗末两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些想抹黑文天祥的人,到底在哪儿看到文天祥贪生怕死了?
厓山大战结束,文天祥在张弘范座舰上目睹南宋君臣蹈海殉国,目眦尽裂,发往上指,心胆俱摧,泪眼哭干,恨不能同陆秀夫一样伴幼帝而去。
张弘范军中置酒大摆宴会,洋洋得意地对文天祥说:“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