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言多必失”,古往今来,因口不择言而死于非命的英雄好汉确实不少,隋朝名将贺若弼就是其中一个。此人虽为悍将,却并非无才,只可惜说话缺乏智慧,不经大脑,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
贺若弼,隋朝名将,复姓贺若,字辅伯,出身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因得罪北周权臣宇文护而被杀。贺若敦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要谨言慎行,不可口不择言,不过,贺若弼不仅没能做到,最后还因此死于非命。
贺若弼少时胸怀大志,骁勇善骑射,博闻强记,名重一时。深受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他入仕北周,并很快升任小内史。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贺若弼的老毛病差点要了他的命。
上柱国乌丸轨和贺若弼私下议论朝政,两人一致认为太子宇文赟非帝王之器。不曾想乌丸轨将两人的谈话告知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叫来贺若弼。贺若弼矢口否认,后宇文赟登基,乌丸轨被杀,而他则逃过一劫。
此后贺若弼因与陈国交战有功被封为寿州刺史、襄邑县公。581年,杨坚称帝,时江南未定,宰相高颎荐举贺若弼为灭陈将领。贺若弼是一名悍将,其军事才能极为出色,甚至有人将其与杨素、韩擒虎并列。
果然,贺若弼不负所望,陈国被灭,江南彻底平定。不过战后他和韩擒虎争功,以至于拔剑相向,若非隋文帝从中调停,火并事件恐难避免。凭此大功,贺若弼平步青云,不仅封赏无数,还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
本来似锦的大好前途,没想到全毁在贺若弼的一张嘴上。
事情是这样的。灭陈之后,贺若弼地位愈发显贵,举家皆因其平步青云。这番情形看在眼里,贺若弼便开始得意忘形,隋文帝任高颎、杨素为相,他意见颇多,甚至不加掩饰地到处方言此二人是酒囊饭袋,并且在杨广面前自称为当世唯一大将,其自负可见一斑。
杨广登基之后,有一次巡幸到榆林一带,命人建造了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帐篷。贺若弼认为太过奢华,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议得失,不料被人告发。杨坚念及贺若弼的功劳只是贬了他的官,可杨广和杨坚却很是不同,他怎能容得下这样一个目无君王的臣子,所以不仅贺若弼,连同高颎、宇文弼等人都被他以诽谤朝政为由一起诛杀了。
“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这是南宋文人徐钧感叹贺若弼的一生写下的诗文。纵观贺若弼的一生,悍勇非凡,功勋卓著,大好前程全坏在一张嘴上,当真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