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百科 sla光固化的工艺(sla光固化成型技术)

sla光固化的工艺(sla光固化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3D打印。它的原理是叠层制造,依靠3D打印机在XZY三坐标上的位移,最终形成一个3D物体。同时还有FDM、SLS、SLM、SLA等累积技术。今天,我们就从第一个商业化的光固化(SLA)技术开始,了解一下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奥秘。

就像有些材料遇热变硬,有些遇冷变硬一样,光固化用的“光敏树脂”是由聚合物单体和预聚物组成,加上光引发剂(光敏剂),一般是液体。光敏树脂经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后,引发聚合反应,最终固化。

30多年前,3D打印出来的时候,就是从光固化(激光扫描)的立体光刻技术开始的。所以光固化才是老大。后来众所周知,reprap的开源技术使得熔体挤压技术普及,SLS的烧结技术,尤其是作为金属烧结,使得3D打印走向高端应用。光固化本身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

光固化的主流技术,第一代SLA,采用紫外激光(355nm或405nm)作为光源,振镜系统控制激光光斑扫描,被扫描区域的液态树脂被选择性固化。第二代DLP紫外数字投影技术,采用德州仪器的405nm光源和数字微镜技术,选择性地将面光源投射到液态树脂上,使其固化。其中DLP技术包括著名的快100倍的CLIP连续打印技术。所有光固化技术的Z轴方向可以分为两种方案:台式是光源在下,光源通过窗口和离型膜向上拉;大型工业产品都是地面光源,成型沉在液面以下,液面不需要离型膜。

二。液晶显示器光固化技术详解

光固化技术除了SLA激光扫描和DLP数字投影之外,还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即使用LCD作为光源。对LCD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DLP技术的光源换成了LCD。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光固化技术的特点。每一种光固化技术的核心都是解决光源问题,从激光扫描的SLA到数字投影的DLP,再到最新的LCD打印技术。

很有意思的告诉你,LCD技术其实有两种,而且是不同的。分割线是光源的波长,一个是405nm紫外,一个是400-600nm可见光。液晶掩膜光固化:利用405nm紫外光(与DLP相同)和液晶面板作为选择性透光技术就是液晶掩膜技术或者业内有很多叫法,比如数字光处理(mDLP)、液晶DLP技术、UV掩膜固化等等。

LCD掩膜技术从2013年开始发展。有兴趣的可以找最早的用普通电脑液晶显示器去掉背光,加了405 LED珠做背光,尝试打印uv树脂的制作者。Z轴解决方案无非就是滑块、丝杠、步进电机,电机驱动板可以使用单片机或者目前FDM最流行的RAMPS板解决方案。实际上,LCD驱动器与所有显示器的驱动器是一样的。VGA或hdmi连接到LCD面板,然后连接到LCD面板。背光使用405纳米灯泡或LED阵列和薄膜透镜来均匀分布光线。

第一个商业化的液晶掩膜可以追溯到2014年成功的kick starter众筹项目ibox nano。

最小的3D打印机,第一台最安静的打印机,等等。这台机器有突出的优点,优于以前的DLP。不是,一个是打印尺寸太小,3寸屏幕。第二次打印精度太差,面内精度200微米,因为那个液晶屏分辨率比较低。

这也是一个kickstarter项目。当然,亮点还是如ibox nano所强调的那样。价格便宜但工艺好,高精度表面成型光固化。技术成熟度也很好,参数感人,尤其是速度方面。当然,和所有的桌面级紫外光固化打印机一样,这款是上拉式的,液晶面板在树脂槽下面,405背光在下面。

目前几乎同时推出了几款5.5寸2k屏的国产LCDMasking打印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家用的都是5.5寸夏普屏幕,分辨率2560*1440。据说这种屏幕价格便宜,分辨率高,最可贵的是可以承受405nm近紫外光数百小时的破坏。打印机看起来像这样。优点很明显:树脂便宜,机器不贵,精度远高于第一代SLA,设备体积小,做工相当不错。得益于开源的Raspberry Pi软硬件,实现了离线打印或者无线控制打印。

机器的代号或制造商包括:万豪、KLD1260、YLD01、Staercke、智耀、Nova和Easy3D。当然,还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看使用不同的屏幕作为透光掩膜,LCD下一般用405led灯作为背光。我们在这里自己找吧。

SLA(光固化技术)的优缺点

优势:

精度高。很容易达到100微米的平面精度,优于第一代SLA技术,与目前的桌面DLP技术相当。

价格便宜。相比于主要前代技术的SLA和DLP,这个性价比极为出众。

结构简单。由于没有激光振镜和投影模块,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和维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sla光固化的工艺(sla光固化成型技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sla光固化的工艺(sla光固化成型技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sla光固化的工艺(sla光固化成型技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