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王振生前酿成土木堡之变,死后被立庙祭祀,明英宗意欲何为?

王振生前酿成土木堡之变,死后被立庙祭祀,明英宗意欲何为?

明王朝书写下了276年的历史,孕育出了16位帝王。堪称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朝代。就拿开国皇帝朱元璋来看,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人物了,在他所开辟出来的大明王朝后续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姿色不同的帝王。

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皇帝都是个性鲜明的,并且给朝代带来的影响和发展也是完全不同。但是最受争议的一位皇帝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他的人生似乎有两大污点,再怎么样也没有办法被抹去。首先就是直接杀掉了大功臣于谦,紧接着就是重用太监王振。

就是这两件事情让他备受争议,土木堡之变后,差点都直接葬送了明王朝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明英宗个人,在有的方面所下达的命令也堪称宅心仁厚,比如说废除了殉葬制度。但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在明英宗复辟之后,对于王震生前的种种做法没有大发雷霆,也不认为他做错了,反而还为他立祠,这到底是讽刺还是别有他意?

一、不简单的太监

1、太监之路

王振实际上是明英宗小时候的一个玩伴,并且还曾经读过书,多多少少还是有文化底子的,只不过在后续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了一名太监。并且还得到了宣宗的赏识,也正因如此就把他留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朱祁镇。

不得不说儿子坑爹的事情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爹坑儿子的事情的确是很罕见,毫不夸张地说,明宣宗在当时把这个人留给了明英宗,这的确就是挖了一个大坑。倘若没有得到明宣宗的赏识,那王振这一辈子也将是碌碌无为。

就在朱祁镇上位之后,他的太监之路也走得越发的顺畅,一瞬间就迎来了升官,都已经成为了掌司礼监,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批红。所有臣子的奏折都是需要陆陆续续承上来的,除了那些特别重要的奏俗是需要皇帝亲力亲为去批阅的,剩下的这些赠送基本上都是由担任司礼监的太监来批复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个太监手上所握有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职位而已,毕竟明朝在发展的过程中,朝堂事务的掌管是由皇帝以及太监,还有那个共同形成的。从表面上来看这是权力的分化,实际上最后拍板的那个人还是皇帝。毫不夸张的说,太监以及那个都只不过是给皇帝打工的人。

担任这一职位的王振,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14个年华。在他掌管这一事物的过程中,打击了不少的朝臣,就像是朝堂上的一个炸药,时不时的炸的朝堂一团乱象。但令人疑惑的便是,在这一时间明王朝的发展并不是特别的混乱,朝廷以及地方各个阶层的发展都是相当有序的,并且在用兵等各个方面也呈现出了秩序井然。

作为一个太监,对于国事以及国家发展的格局了解的还是相当透彻的,每天从他手上所经过的案件以及国事是特别多的。这也就意味着,王朝发展所走的每一步,他都是特别清楚的。为了能够邀功,他在当时为什么不去捏软柿子呢?反而硬是要和瓦剌硬碰硬。可实际上,这也是因为瓦剌的崛起速度特别快。

2、瓦剌的迅速崛起

朱棣上位之后经常会兴兵,北伐,北伐的目的地就是要拿下蒙古。然而在星兵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就是鞑靼,在一次又一次的攻打下,对方的实力的确是在不断的减少着,然而对于蒙古草原上的发展而言,他们是游牧民族,本来生性就比较彪悍一些。

部落之间的势力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动,就比如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某一个部落的实力大幅度的减弱之后,剩下的那些部落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趁机而上。就比如说瓦剌,就是在这个部落逐渐走向没落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

其实在明成祖的眼中,瓦剌的迅速崛,甚至还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辽阔的草原上,又多了一股势力,从而去不断的消灭这个刺头。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两虎相争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瓦剌迅速发展过后,竟然摇身一变,让宋宣宗都完全没有办法按耐住。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蓄势待发,也就是把攻打变为了防守。在这个时候还开放了边市,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朝贡稳定的运行下来,希望能够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明英宗执政时期,《史书》里面所记载最多的就是和练兵相关的事情,之所以不断的练兵,就是为了能够防备瓦剌。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王朝发展过程中,最为重点的一个方向就是去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就在这个时候,瓦剌都已经成为了明英宗执政时期的一个大患。

二、导火索的不断催化

1、朝贡的做法

瓦剌在当时之所以会掀起一波入侵的热潮,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就是一个偶然的因素而已。可实际上这和朝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瓦剌朝贡的使团,报送给朝廷的人数达到了3000,然而这个消息直接就被王振这位太监给拦了下来。

因为这件事情里面所含有的水分的确是特别大的,这简直是让人看不过去。更何况大明王朝在当时所推行的朝贡体系,涉及到了周边的很多部落。倘若每一个部落都这么放水,这到最后的确是不利于明王朝的发展。

当然了,对于这些小的部落而言,他们之所以会对明王朝俯首称臣,自然而燃也是从中获利的。就比如说瓦剌以及安南还有爪哇。陆陆续续的都来给明王朝朝贡。因为来一次之后就能够获得很多的东西,除了吃喝之外,还能够获得不少的好处。

我们可以直白的理解为,这就相当于空手套白狼,像这样的事情谁又会不断的拒绝呢,不仅吃好喝好还能够带来一定的收入。

也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也堪称尴尬。那就是不管瓦剌和明朝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僵硬,甚至是已经摩擦出了火花。但是只要瓦剌有空之后,就会派出很多的使臣不断的来明王朝朝贡。

更过分的就是频率越来越高,并且人数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甚至还会出现虚报人数的情况,比如说明明只有百十个,到最后却变成了大几千。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毕竟来的人多,到最后拿回去的东西要多一些。

像这样的情况一次两次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久而久之,让人忍无可忍。哪怕是一个特别大的地主,又哪怕家财万贯,也扛不住这样的“欺负”。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王振太监,在当时就决定好好和他们玩一玩。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他们所多报的人数达到了1000多。但是王振在当时没有明面上说出来,该给的奖励还是一分没少,只不过是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来给的。

等到这些人回去之后,这就让瓦剌部落的领导,特别的愤恨,因为和他们料想中的完全不同并且差的太多。也就在这个时候贪婪的野心开始作怪,他们就频繁的去入扰边境这些地区,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王振完全没有做错。但往深层次去想,皇帝亲征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这位太监的怂恿?

2、明朝皇帝的亲征

明朝孕育出来的这些帝王亲征的还不少,比如说明太祖以及明成祖还有明宣宗。正是因为前面的榜样特别多,这让明英宗个人的压力也特别的大。更何况就拿前方的局势来看,态势已经相当的恶劣,这让明英宗也不得不想,是不是要通过御驾亲征才能够稳住边境地区逐渐失控的情况。

所以明英宗的亲征完全不是冲动,这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一方面,是为了能够稳定边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让瓦剌知道,明王朝一点也不好欺负。但令人唏嘘不已的,就是当明王朝回撤土木堡的时候,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王朝的军队在当时都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御驾亲征也是以失败落下了帷幕。

结语:

正是走向了失败之后,明王朝的发展的确是需要低贱的,更何况王振在当时都已经去世了。所以谁来背这个锅似乎都已经无所谓了。对于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实录》里面也有相应的记载,但是时间和地点的确是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一场亲征的失败和明王朝的军事制度也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文武百官似乎都在避开这一场战乱。

唯独朱祁镇,在当时一马当先不断的去寻找敌人和对方展开厮杀。而明英宗之所以会祭祀王振,也和权力的斗争需要密不可分。倘若对王振做出的种种做法都予以否定,也只不过是对自己的决策作出了否定。更何况王振为了感恩君王,修建了智化寺。但谁也没有想到,后来却成为了王振的家庙。这也称得上是一种主仆的情谊,同时也称得上是权力的再分配。

参考文献

《明史》

《明英宗实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事情,过程,开国皇帝,部落,瓦剌,王振,明英宗,祭祀,明王朝,发展,消息资讯,朱祁镇,王振,明英宗,太监,明王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事情,过程,开国皇帝,部落,瓦剌,王振,明英宗,祭祀,明王朝,发展,消息资讯,朱祁镇,王振,明英宗,太监,明王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事情,过程,开国皇帝,部落,瓦剌,王振,明英宗,祭祀,明王朝,发展,消息资讯,朱祁镇,王振,明英宗,太监,明王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