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就算南迁,也救不了大明王朝,只能说延续南明的寿命。大明王朝的灭亡,绝不是崇祯一个人所能够左右的,原因相当复杂。
第一,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内部的混乱是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外部是满清八旗在关外虎视眈眈。第二,大明王朝经济崩溃。因为内忧外患,导致每年消耗大量资金在军事上,增加赋税的同时,导致更多百姓被逼成为农民军,进入了死循环。第三,大明王朝长期进入小冰河期。其实从万历晚年的时候,大明王朝就已经进入到了小冰河期,北方农作物基本没有产量,大部分百姓没有吃喝,只能加入农民军。第四,大明王朝内部并不团结。崇祯后期,再次发起勤王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将领愿意支持了,他们宁可投降满清、大顺,也不愿意为崇祯效力。第五,大明王朝剩下的这帮大臣,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曾经多次错误地引导崇祯,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断,让朝廷失去了天下民心。其实还有不少原因导致大明王朝的灭亡,我们会发现,这些原因背后,崇祯皇帝已经失去了人心,就算到了南方又能怎样呢?
一、左良玉、郑芝龙等人各自为政,不愿支持大明王朝。
崇祯皇帝曾经多次发起过勤王,前期还是有将领前来的,可是伴随着他用人必疑的态度,那些大臣们也就不敢前来勤王了,因为来勤王的几个人没有好果子吃。
第一个被处罚的就是袁崇焕。当时皇太极绕过了关宁锦防线,直奔北京而来。袁崇焕立刻带兵回援,在北京城下挡住了皇太极的人马。可惜事情了结以后,他却被崇祯给杀了。第二个被处罚的就是唐王朱聿键。当时清军进入北直隶地区,直奔北京而来。朱聿键不顾藩王不掌兵的祖训,坚持勤王,结果被崇祯认为是有谋反嫌疑,给囚禁在了凤阳7年之久。投降满清的祖大寿、孔有德等人反倒是过得不错,愿意前来勤王的袁崇焕、朱聿键等人却没有好下场。
这么一来谁还愿意给崇祯皇帝卖命呢?当时手里有点兵权的人,都想着明哲保身,根本就不愿意前来勤王。就连近在眼前的山海关总兵,那也是把一个星期的路程,足足走了半个月,也才走到一半,而崇祯当时早就上吊了。
所以说,就算崇祯到了南方,他对南方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们,其实也失去了控制权。比如说坐镇荆襄的左良玉,包括独霸福建的郑芝龙。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然良玉自朱仙镇之败,精锐略尽,其后归者多乌合,军容虽壮,法令不复相慑。---《明史》
这两位早就有了拥兵自重的想法,自然不愿意听从崇祯皇帝的调遣。左良玉号称拥兵百万,自认为有足够的实力在湖北称霸。
郑芝龙在福建地区也是根深蒂固,况且他手里的海上贸易权,足以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他没有必要为了崇祯,放弃自己的一切。
二、南方经济支撑不了大明王朝的延续。
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其实都是因为经济问题。如果朝廷手里没有钱,那么谁还会为了你卖命呢?古代士兵们参军打仗,无非就是为了一口吃的。
大明王朝在北方,已经把天下经济给搞崩塌了。老百姓们本来就厌恶苛捐杂税,可是崇祯皇帝还要加征三饷。
帝不听。锡衮复抗疏,请罢厂,亦不允。二月,帝再耕耤田。锡衮因言频岁旱蝗,三饷叠派,请量除加征,严核蠹饷,俾农夫乐生。又以时方急才,请召还故侍郎陈子壮、顾锡畴,故祭酒倪元璐、文安之,且乞免黄道周永戍。---《明史》
什么是三饷?也就是辽饷、剿饷与练饷。对付辽东的满清,是不是要花钱?对付内部的李自成、张献忠,是不是也要花钱?练兵是不是还是要花钱?
这每一笔开销,其实都是出自老百姓身上。本就已经赋税沉重的大明百姓,再被催收这些额外的税收,实在是让百姓们吃不消了。
为此整个大明朝的百姓已经支持不住交税了,饿死的、造反的不计其数。尤其是大明朝的北方,经济已经被搞得崩塌。
而南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真正还在朝廷手里的收税地盘,也收不上来多少税了。所以说就算崇祯去了南方,以南方的经济来说,是撑不了多少时候的。参考后来的南明小朝廷,就能知道崇祯南下以后的结果。
三、崇祯南下依旧摆脱不了东林党文臣。
东林党成为了明朝后期的毒瘤,这是可以肯定的。这帮人的本事不大,但是道理不小。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但是他们一定会反对你提出的任何解决方案,以此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这是一个相当强大的集团,不光北方有,在南方也有东林党的人马。因为东林党人起源于无锡东林书院,所以在南方更加繁盛。
先是,南北言官群击李三才、王元翰,连及里居顾宪成,谓之东林党。而祭酒汤宾尹、谕德顾天飐各收召朋徒,干预时政,谓之宣党、昆党;以宾尹宣城人,天飐昆山人也。---《明史》
当初在北京,这帮人就各种耽误崇祯的指挥决策,到了南方以后,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一定还是会这么做。
他们自诩自己是道德标杆,便强行要求其他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一旦有人反对东林党的决策,那么他们就是奸臣。
如此是非不分,又如何能够号令天下,做出正确的决断呢?他们纯粹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却把道理说得比天还要大。
如果崇祯皇帝做出反对东林党的事情,那他们也会把崇祯给打入昏君的行列。这帮人不怕死,就是不分是非黑白,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都把他们给解决了,那又会落得一个昏君的名声。
总结:崇祯只有殉国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可以说当时的崇祯已经对大明王朝失望透顶,他临死前认为是群臣耽误了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剿灭魏忠贤以后,东林党一家独大的局面,崇祯皇帝根本控制不了。
再加上经济、军事上的双重压力,崇祯压根就没有翻身的希望。由此可见,就算他南下了,还是会导致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