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明,明朝对付辽东地区女真部落执行的策略,就是“分其枝,离其势”,防止其中某个部落成为独霸东北的势力,并且还积极扶植代理人。
好在,明朝期待的理想“代理人”终于出现了,他就是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领袖王台。当时“海西益繁衍,尽服从台”且“共推戴台以为君长”。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作为“东陲诸夷长者”,王台一直保持着对大明朝廷的忠诚,连当时的明朝人都为此发出了“(王)台之忠于汉者,岂非百世一奇观哉”的感叹。
往期阅读
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为什么有一个汉人的名字?
维系女真部落命脉的“敕书”,到底有什么作用?
残杀辽阳副总兵,诱杀抚顺备御,一代枭雄王杲挑战明廷!
被同族出卖、凌迟处死,一代枭雄王杲的穷途末路!
君子报仇,三十年不晚!努尔哈赤开启女真统一征程!
资料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五月,女真首领袭扰明边柴河堡,王台遂率众抓获首领,所掠人畜、财物献于明廷,嘉靖皇帝“嘉其忠顺”,对王台及部下予以升赏。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三月,有开原边外“夷人忽失塔等盗边”,被“都督王台部下哈乞纳所擒”,“守臣以闻,诏斩忽失塔等,王台、哈乞纳令抚臣犒赏”。在女真人“犯边”时,王台仍为明廷看守边疆。他自称为明“保塞吏”,而明廷亦投桃报李,授予其左都督职。
反面例子就是同时期建州女真的王杲。明朝的边吏认为,建州女真从设卫以来,“未有倔强如王杲者”。王杲兵败走脱后,投海西王台。不料王台将其执送于明廷。最后,王杲从开原被押到北京处死。
这件事情的效果可以说是适得其反。一方面,王台因“擒获王杲功”成为女真人中第一个“龙虎将军”,被明廷视为其统治女真地区的代理人,也获得了抚顺关朝贡贸易的支配权一一这一朝贡贸易被女真人称为“金路”和财富之源。
在前文中,咱们也说过,李成梁第一次血洗古勒山寨,兵败之时,盘踞在此的建州女真领袖王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海西女真王台,却被王台出卖。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从此完全决裂。就连王台的部下也是“其民多叛投叶赫,并先附诸夷皆叛”。清人更是毫不客气地把王台称为“为人残暴”,“自戗其国”。万历十年(1582年)七月,王台终于忧愤而死,他统领的哈达部也随之一蹶不振。
在之后的史书,通常是以嘲笑的口吻提及王杲,既称赞其有拥兵称雄的杰出才干,又嘲笑其与明廷公开对抗的不自量力。但是,王杲在女真发展史上,自有其特殊地位,他不认命,敢于抗击明朝对女真部落的压迫,可以称之为一代枭雄。
王杲出于对明边官吏贪婪勒索的愤恨与蔑视,带领部众烧杀抢掠、不断侵犯明朝的边境,轻则借酒醉骂抚顺城守官,重则强买硬卖。最后擒杀辽阳副总兵,诱杀抚顺备御,震动了明廷,证明了明军并非不可战胜。
同时,他以自己的失败,证明了在没有统一女真部落之前,内部各自为政、心怀鬼胎,从而以一己之力单纯的军事对抗,一味地和明朝硬扛,下场是很惨的。
▲1618年,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反观努尔哈赤,在刚刚起步的时候,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面对父祖被明军“误杀”,隐忍不发,伪装忠顺,慢慢积聚实力,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1583年,25岁的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遗甲”起兵,打着为父祖报仇的旗号,一路追杀仇人尼堪外兰,开始了攻城拔寨的艰难起步。经过了33年的浴血奋战,才统一了建州女真并击败海西女真各部。在1616年,努尔哈赤终于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当时,努尔哈赤年已58岁,接近花甲之年,2年之后,才正式举旗起兵反明。
你看,天纵奇才努尔哈赤在起兵的道路上,不也是耗尽了心血,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花甲之年称汗,经过漫长的33年征伐积聚,才有了向明王朝叫板的资本。
努尔哈赤继承了王杲的遗风,但采用的策略却更加高明,因为血的教训时刻警醒着他,君子报仇,三十年不晚!
相关阅读:女真三大部落的前尘往事
我们汇集了关于女真部族的资料,从以下内容可以了解到女真民族的历史变迁。
女真人,这个起源于白山黑水的民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金朝建立后,大量女真人南迁,这批女真人后来均被汉化,之后也被归为汉族,但是,明朝的东北地区,仍然有很多女真部族,经过金元两代,一直保持着女真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仍被认为是“女真人”。
在明代初期,明廷将女真人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东海女真。
建州三卫的由来
建州女真,分布在辽宁抚顺以东,以浑河流域为中心。建州女真包括建州与长白两大部,建州部有五部:苏克苏护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哲陈部;长白山部有三部:包括讷殷部、鸭绿江部、朱舍里部,这些部下又有许多部落城主,互不统属,各自占地。
明朝时期,在辽东设置了三个羁縻(约束)性的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建州三卫,明廷让这些部族首领当机构长官,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名义上成为明代的边疆内藩,于是,就被称为“建州女真”。
“野人女真”应为“东海女真”
海西女真,主要分布在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内部又分为哈达、辉发、乌拉、叶赫等四部。
东海女真,位于松花江中游以下直到黑龙江流域,大体分布在建州、海西女真以东,以北的地方。东海女真生活环境恶劣,基本处于原始社会。在明初,又被称为“野人女真”,其实,他们居住在近东海之滨一带,应改称为“东海女真”为是。
建州以及海西女真受到中原的影响程度较大,汉化程度较高。而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随后逐步统一建州八部和海西四部,其子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之名为满洲。北部的东海女真并没有融入满洲,最后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
▲努尔哈赤画像,史料记载:努尔哈赤长得“躯干壮健,鼻直而大,面铁而长”。
1616年,58岁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县)称汗,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讨明檄文:“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州族。
有关女真一代枭雄王杲的故事,我们说完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完整阅读6篇系列文章,链接在文章的核心提示下面,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