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历史大剧《山河月明》,想必不少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都在追剧,而我也是其中一个。
还别说,这部剧真挺精彩的,至少比那些偶像剧、宫斗剧要引人入胜,更值得一说的是,这部剧很贴合历史记载,似乎也在尽力还原真实的历史,着实可贵。
在观众众多挑剔的眼光中,能一直保持高评分,除了这些老戏骨的演技外,与剧情本身的精彩之处自然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位喜欢历史的小伙伴看了这部剧还特意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小时候的连饭几乎都吃不起,自然没有读过书,那么为何《山河月明》中,朱元璋经常自己抱着奏折看,难道他能看懂,不用别人读给他听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毕竟在很多的影响中,朱元璋确实是个大老粗,早年的穷苦经历,也确实让他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不识字,更不能说他看不懂奏折,朱元璋是个非常肯学的人,自从他投入起义军之后,他的人生便开始有了转折,当他成为了义军的首领,当上了吴王、甚至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一直在坚持读书识字。
此外,朱元璋还能念诗作赋,洪武年间的科举案当中,朱元璋曾御笔点了好几个状元,试卷上也是写下了自己观看后的读后感,如果没有点文化底蕴,是断然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有人要说朱元璋是个斗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或许真是一件大笑话了。
《山河月明》在十集往后便出现了本剧的第一个兴奋点,明初的首次大案空印案,在这部剧中空印案是燕王朱棣查获,而宰相胡惟庸是幕后黑手。
但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如此,在当时这是一条潜规则,朱元璋却发现只有他被瞒着,结果狂斩数千人。
山河月明中的空印案
在山河月明这部剧中,燕王朱棣自然是无可争议的主角,而本剧也正是围绕着朱棣自少年时期一直成长到一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所展开的。
在少年时期,朱棣的种种表现并不抢眼,尤其是在他之上还有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大哥朱标,如果说当时有人能看出来朱棣会当上皇帝,那几乎就是扯淡,不说别人,就说朱元璋自始至终也没有想过要把皇位传给朱棣。
无论在朱元璋的眼中,还是在朱标的眼中,他们对于朱棣的期望,仅仅是当好为帝王镇守边疆的藩王。
而山河月明这部剧,虽然主角是燕王,但也没有刻意抬高神化朱棣,但凭这点就非常值得让人认可。
但是既然作为主角了,自然得有主角的样子,于是乎,明初的首次大案,编剧们便将目光安放在了朱棣的身上。
这件事的起因倒是非常小,源自于朱棣和老岳父徐达一起吃了一顿饭,结果正当大家准备要吃烧鹅的时候,徐达说了一句:
这米可是凤阳的米。
就是这句话,当朱棣起了疑心,因为凤阳是他们老朱家的龙兴之地,早已经豁免征税多年,那么为何凤阳的米会到达北平的军中?
于是朱棣立即偷偷返回凤阳调查,只不过却被胡惟庸提前获知,结果只抓到了一个三品官员,而空印案就此爆发,最终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朱元璋斩了数千名官员,连带着丞相胡惟庸都被砍了头。
不过历史上真正的空印案却并不是如此。
历史史籍中的空印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严格控制官员,杜绝官员的贪墨行为,特别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就出在了明朝的政令太过严格,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
如果这其中有一个数字对不上,那么整本账册都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才行。
或许在现在不少人看来,这样的要求并没有什么不妥,即便是现在,也应该有如此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方式。
可是问题是当时上交的赋税可不是固定数字的钱,而是粮食。
当时明朝的都城在南京,江浙地区离得近的地方倒还好,但是那些离得远的地方,在路途中粮食难免会有损耗,即便现在用火车皮拉粮食,那也不能保证分毫不差,更何况当时全靠马车了。
所以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为了不来回奔波,也为了能够稳妥交了税赋,当时各地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会带着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不时之需,这便是所谓的空印。
这种情况在元朝是非常常见的,可以说是朝廷官员人尽皆知的一条潜规则,既然大家都方便行事,自然也没人去告发,而元朝的皇帝一心渴望在北方的草原上驰骋,对赋税这事也不太关注,于是变成了其乐融融的一种局面。
朱元璋发动空印案的背后
或许,很多小伙伴会认为,这个空印不是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朱元璋为何却认为空印罪大恶极?
这是因为负责缴纳税赋的官员中有了空白的印册,他们便能肆意伪造应该上缴的赋税数据,比如说一个县应该缴纳20车粮食,除去正常损耗外,还能缴上去19车,这个押送粮食的官员便能利用手中空白的印册,将上缴的粮食改成15车。
而中间的没有损耗掉的4车,自然就落进了自己的腰包,然后利用这些本该上交给朝廷的粮食,在换取边关的盐引,最后从大商人那里换回白花花的银两,从而牟利。
而当朱元璋听闻空印之后,便立即想到了这点,他生平最恨贪官污吏,这么大的空子,很显然是为这些官员提供了便利,而更让朱元璋无法接受的是,满朝官员都觉得这事极为正常。
《明史》中记载,朱元璋对于空印的第一反应是“盛怒”,认为这是欺君之罪,丞相和御史都不敢谏言,而为了杜绝空印,朱元璋痛下杀手,狂斩了数千人。
柏桦在《朱元璋与空印案》一书中这般写道;
空印案牵连的人数应该超过千人,按照当时的官制,官吏总数约2万人,惩处千人,占官吏总数的5%,足以引起轰动效应。
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够轰动的,只不过空印案并不是和《山河月明》中所演的那般,是燕王朱棣查出来的,更值得一说的事,这件事更没有牵扯到丞相胡惟庸,当然胡惟庸被杀确实正儿八经的史实。
他的被杀是明初的另外一次大案——胡惟庸谋逆案,而朱元璋也借此废了延续数千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大权统归皇帝一人。
由此可见,朱元璋发动空印案,就是为了要肃清官场上的浑浊,只不过他没有想到水至清则无鱼,要杜绝贪官污吏,一个“杀”字远远不能治本。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朱元璋与空印案》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