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高煦不满:“父皇曾答应,立我为太子,为何反悔?”朱棣举棋不定,发出灵魂3问,杨士奇机智3答,决定了大明江山的主人。
靖难之初,朱棣起兵之时,2子朱高煦,杀伐果决,屡立战功。
朱棣非常喜欢,曾拍着他肩膀说:“你大哥身子骨弱,你要努力呀!”
这话,让朱高煦燃起熊熊斗志,在战场上为老爹冲锋陷阵。
然而,太子之位却与他无缘,还是传给了,他的哥哥朱高炽。
他这叫一个憋屈啊!
(《明史》:“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
不过,他并没有泄气,他有自己的打算:太子之位不给我,那我就去抢。
从此,他暗戳戳地,耍起了花招。
他利用朱棣多疑的心理,花重金买通父亲身边人,让这些人在父亲耳边,不断念叨太子坏话。
尤其,在朱棣北伐,太子监国期间。这些人的话,很好的发挥了蛊惑作用。
朱棣相信了他们的话,认为太子有抢班夺权之嫌。
第1次交锋:
永乐10年,朱棣北伐回朝,对太子监国,搞了一次突然袭击。
他找茬,训斥太子,并杀掉了仗义执言的老臣耿通。
他的理由是:“太子犯错,只是小事,但是耿通你,离间我们父子,就是大错特错,得杀!”
这就是杀鸡给猴看,大权不容旁落,我管你有错没错。
即便如此,他对太子还是不放心。
有一天,他皱着眉头,问杨士奇:“你说太子监国,表现如何?”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暗藏杀机。
因为,你说太子积极肯干,说明太子有野心。但是,你说太子消极怠工,那太子没前途。
此时,估计杨士奇的脑路,在高速运转,他给出了一个满意答案:
“太子努力处理政事,能够听取合理意见,不合理的不会采纳,对于不恰当的要求,他会驳斥和批评。”
这句话足以表明,太子既礼贤下士,又与大臣保持距离。
这正是,朱棣想要太子所做的态度。
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火,暂时偃旗息鼓。
不过,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第2次交锋:
永乐12年,朱棣又一次北伐归来,太子迎驾迟缓,朱棣暴怒。
朱棣认为:太子托大,如今就敢这么怠慢于我,将来还了得?!
朱高煦在他身边,煽风点火说太子坏话,他越加觉得:太子不是个东西。
天子一怒,太子的手下几乎全被下狱。“三杨”之一的杨溥,就在其中,在狱中整整呆了10年。
朱棣苦恼之余,又一次召见了杨世奇,他冲口就是一句:“难道太子真的有二心?要不然,他为什么接驾来迟?!”
杨士奇,冒着坐牢的危险,一下把责任揽过来:“太子是非常孝敬您的,之所以接驾来迟,是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朱棣这才释然,心想:太子没有不敬之心就好。
就这样,杨士奇把悬崖边上的朱高炽,拉了回来。
第3次交锋:
永乐13年,朱棣打算让朱高煦,去青州就藩。
然而,朱高煦却赖着不走。
他还经常对身边人说:“你们看我如此英武非凡,像不像李世民?”
可是,朱棣可不想当,被拉下马的李渊icon,心中不免对朱高煦,有些猜忌。
这一次,他又叫过杨士奇,发问:“你听说,有关朱高煦不法的传闻吗?”
此时,杨士奇并没有说“知道”,但他的“不知道”比“知道”,更厉害。
他从容地回答:“人家把我看成太子的人,有什么话也不会和我说,所以我不知道。”
有句话说的好,高明的整人方法,就是先“夸”你,再“骂”你。杨士奇把这一语言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接着说:“但是,汉王(朱高煦)3番2次不肯就藩,现在要建都北京,他却执意要留在南京,陛下可要三思”。
(《明史》:“十四年,帝还京师,微闻汉王夺嫡谋及诸不轨状,乃问士奇。对曰:“臣与义俱侍太子,外人无敢为臣言汉王事者。然汉王两遣就潘,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朱高煦的势力都在南京,他想做什么?这动机不言而喻。
此时,朱棣不再犹豫,当机立断,打发老二滚蛋。
从此,朱高炽才坐稳了太子的位置。
杨士奇,是一个既懂变通,又有信念的人。他没有梗着脖子,仗义直言,把脑袋白白送掉。
而是,在关键时刻,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太子朱高炽,护住了太子之位。
当太子朱高炽,成为孤家寡人之时,他并没有做墙头草,而是坚定心中的信念,一心护住太子,力挽狂澜。
他在朱棣眼中,并非太子之臣,而是中间派,是因为他做事低调,做人稳妥,才赢得了朱棣的信任。
此人,做事机敏懂得变通,低调做事高调做人,让他屹立四朝而不倒,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资料来源:《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