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阴山之战:唐军与突厥的终极对决,一战奠定大唐东亚霸权

阴山之战:唐军与突厥的终极对决,一战奠定大唐东亚霸权

转战阴山寇,归团塞上军。长戈挥白日,鼙鼓结黄云。——(明·邱云霄《从军行 其二》)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兵变,袭杀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是为玄武门之变。八月九日,大唐的开国皇帝、李世民的父亲李渊退居二线(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大唐帝国内部的权力争斗,给了大唐北方邻居东突厥汗国干预中原事务的机会,东突厥汗国首领颉利可汗,统兵十余万人,南下攻唐,兵临渭水河畔,京师长安城戒严。八月三十日,李世民不得不忍辱负重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斩白马盟誓,是为渭水之盟,李世民以搬空长安府库中的金银财宝为代价才换取了颉利可汗退兵,实为李世民和大唐的奇耻大辱。

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和大唐朝廷无不想着有朝一日雪耻复仇,大唐君臣开始了卧薪尝胆式的积极备战。李世民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大臣积极发展国力,同时完善府兵制,又以李靖、李绩等名将整训军队,大唐的面貌为之一振。与此同时,东突厥内部因为权力斗争出现了分裂,形成了颉利可汗、薛延陀、突利可汗为首的三派势力,三方互相攻伐,草原各部民不聊生,东突厥汗国的实力遭到巨大的削弱。面对形势的变化,大唐朝野上下都意识到解决东突厥汗国问题的时机到了,代州都督张公谨上陈征讨突厥六条,更是坚定了李世民开战的信心。

“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昵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设、欲谷设皆得罪,无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旱,糇粮乏绝,四也。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三人反覆,大军一临,必生内变,五也。华人入北,其众甚多,比闻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大军出塞,自然响应,六也。”——节选《资治通鉴》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李世民以大唐第一名将李靖为帅,统率唐军10余万北征东突厥汗国,唐军将重点打击目标对准了颉利可汗及其本部兵马,对薛延陀、突利可汗等部则是采取拉拢分化的政治攻势,在大唐军事、政治双重攻势下,颉利可汗连连败北,唐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李靖攻破颉利可汗的重要据点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土城子古城),重创其主力,颉利可汗只得仓促北撤到阴山以北。面对唐军凌厉的攻势,颉利可汗遂上表对李世民称臣,李世民为尽快结束漠北战事,遂派鸿胪卿唐俭出使东突厥,前去招抚颉利可汗。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二月,李靖与李绩在白道会师,正在筹划对颉利可汗最后一击,听闻朝廷准备招抚颉利可汗,遂与李绩商议战和之策。李靖认为颉利可汗称臣是缓兵之计,一旦错过机会,无异放虎归山。况且颉利可汗听闻唐俭招抚,势必会放松警惕,唐军正可以出其不意,一战功成。最终李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亲自拣选3000精骑,翻越阴山,长途奔袭2000余里,直趋颉利可汗大营,对其展开致命一击。颉利可汗被唐军的突袭打的大败,只身逃亡,不久后为唐军生擒,被解往长安献俘。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虏突厥军十余万,缴获牲畜数十万头(匹),东突厥汗国灭亡,是为阴山之战。

阴山之战,唐军一战攻灭宿敌东突厥汗国,战后,原附属东突厥汗国的各国各部落都归附大唐,并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大唐成为东亚无可争议的霸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一战,唐军,大唐,李世民,李靖,终极,东亚,汗国,突厥,颉利可汗,消息资讯,唐军,大唐,李世民,李靖,颉利可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一战,唐军,大唐,李世民,李靖,终极,东亚,汗国,突厥,颉利可汗,消息资讯,唐军,大唐,李世民,李靖,颉利可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一战,唐军,大唐,李世民,李靖,终极,东亚,汗国,突厥,颉利可汗,消息资讯,唐军,大唐,李世民,李靖,颉利可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