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姓家奴,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吕布,当然说到脑后长反骨的人除了吕布,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安禄山也是其中之一。到了北宋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位先后投降“辽国、宋朝和女真”的一位大将,不过在雨田看来,这位后世人们说的“三姓家奴”能先后效忠三个政权,最后能全身而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此人正是辽国渤海人——郭药师
一次降辽
郭药师的发迹其实要数金辽之间的护步达岗战役,当时70万辽兵输给了只有2万人的女真人,从此“女真人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就此立下。而当时在“辽国”东京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当时东京守将渤海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辽东半岛)高永昌,在东京(辽国的五京之一,位于现在辽宁省辽阳市)举兵反辽,也到了渤海当地人的支持。
之所以渤海人跟着高永昌主要是因为辽国人压榨太狠了,而并非民族认同感。其实从辽太祖那个时候开始渤海当地的土著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渤海人其实都是汉人、辽人和渤海人相互通婚的后代,渤海人缺乏民族认同感,在一定层度上也决定了郭药师反复无常的效忠性格。高永昌反辽后便投靠了女真人,但强大的女真人显然不想自己的邻居有政权存在,因此在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就击败了高永昌,渤海正式划入女真版图。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连续兵乱和天灾,让渤海底层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个时候郭药师就开始粉墨登场,利用自己的威望,通过招兵,组建了一支由流民组成的军队。很多野史都说当时郭药师的部队为八个营28000人,但其实这个纯属后世杜撰,真正是,当时渤海和辽东的流民组成了怨军,郭药师只是其中的一支。所以当时郭药师的力量还是很小的。《三朝北盟汇编》中就记载了
“以董小丑罗青汉郭药师为将领队长以统之有八营共二万八千”。
当然这些无组织的军队并不像正规军那样战力强悍,相反军纪溃散、经常横行乡里,甚至发生了叛乱,当时怨军将领之一的董小丑和罗青汉发生叛变,被弹压之后,郭药师真正掌握了怨军。随后也被改成为“常胜军”,随后也是扩编到五万人。《三朝北盟汇编》记载
其副曰:擢药师至诸卫上将军,张令徽其下。又有四将号彪官每彪五百人则常胜军本二千人本朝收复之后因增至二万其后。又增号五万实燕人之先以城降者故朝廷宠异之。
郭药师真正执掌常胜军的时候,此时的辽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但郭药师对辽国还是感恩的,因为耶律淳称帝之后,除了南京(今天北京)的辽国禁军之外,就数他的常胜军最能打,立了军功的他未来肯定也是皇帝的肱股之臣,权倾朝野指日可待。
想是一回事,打仗又是一回事,然郭药师显然高估了自己手下这帮“常胜军”,在和女真人的交战中一触即溃。被打的只能退居到河北逐州一带,次年更大的噩耗也传来了北宋宣和四年,女真人攻克了辽国上京,自己的老上级耶律淳被人推上了皇位。郭药师此时心里其实已经在犯嘀咕了,虽然耶律淳还是很仰仗自己,但是他实力太弱,跟着他只能是慢性死亡,如果投降女真,那当初就和自己起义的纲领相悖了(怨军中的怨字:其实就是怨恨女真人,想要复仇的意思)。正巧这个时候北宋恰好趁着辽国衰败,来进攻辽国。所以郭药师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样,率领手下的8000精锐投降了宋朝。《宋史·郭药师传》记载
宣和四年九月,药师拥所部八千人奉涿、易二州来归,诏以为恩州观察使。
二降大宋
第一次投降之后的郭药师,就立马对皇帝表忠心了。而此时的宋朝是什么情况呢?在宣和四年六月的时候,他们进行了一次北伐,随后被哀兵萧干领导的孤军连续击败,士气大伤。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国虽弱,但是还是可以摩擦大宋的。所以当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宋军其实对辽国人还是很畏惧的,各路军队没人相当出头鸟。
而降将郭药师急于表现,正好中了童贯的下怀,一方面,他可以借助作战可以检查郭药师的实力,另一方面,就算郭药师败了也不会损失自己的嫡系,可以推卸责任。因此当大军兵锋抵达燕京之后,郭药师建议趁着守军士气差偷袭城门。自己先带5000精锐打头阵,刘光世(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率军跟上。知道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偷袭打的是出其不意,最忌讳战线拖长。
本来事情也是按照郭药师的计划进行,很快偷袭城门得手,不过当时郭药师犯了两个错误,那就是一方面,他太急于表现了,进城之后看人就杀(特别是契丹人),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哀兵的辽人的反击,双方陷入了巷战。本来吧自己是可以短时间拖住,等到援军过来。但此时他犯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太相信队友了,本来计划前来接应的草包将军刘光世却迟迟没到,这下可好,自己陷入孤军奋战,只能灰溜溜地跑回去。
通过这一仗,没节操的郭药师又犯嘀咕了,本来一位大宋军队是大腿,没想到连我的“常胜军”都不如,看来这个老大不靠谱啊。不过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依靠着“金元政策”燕京还好是被女真人打下后送回给大宋(估计郭药师看到这种操作也是醉了),郭药师也因为作战勇猛,被封为武泰军节度使。《宋史·郭药师传记载》
“十二月,拜武泰军节度使。五年正月,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
也就是其实整个幽云十六州的军政大权已经归郭药师所有。在这里郭药师其实也是得出两点信息,一为北宋无人可用,这个朝廷军队应腐败不堪;二为皇恩浩荡,自己要报效朝廷(在这个时候郭药师还是很忠心的),这一点可以从郭药师击败犯边的辽人中可以考究,宣和五年后,他们在永清县击败了辽人,斩首千人,《北朝三盟汇编》中记载“千级几执渠魁敌穷走燕城坚避不敢出。打的萧干高挂免战牌”《宋史·郭药师传》也记载
“萧干犯塞,药师破其众于峯山,生擒阿鲁太师,获耶律德光尊号宝剑检、涂金印,干寻为部下所杀。策勋加检校太傅。”
见识到北宋政府的腐败后,郭药师深感这靠山也不可靠,于是乎缺乏安全感的郭药师在主政幽云期间大规模扩军,同时强行占领土地,掠夺百姓,一时间天怒人怨。在女真人南下之前,他的军队已经是五万正规军,配上三十万的民兵。《宋史·郭药师传》
“专制一路,增募兵号三十万,而不改左衽,朝论颇以为虑。亟拜太尉,召入朝,辞不至。”
三降女真
宣和七年,也就是在郭药师主政燕京两年之后,女真人就全面南下攻宋了,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和带,燕京的郭药师,首先和女真的东路军相遇,当时女真的将领是二太子完颜宗望。
雨田可以大胆猜测当时郭药师的心理作用应该是这样的:
女真人这次南下,来势汹汹。自己肯定是要和他较量一番,一方面,自己现在为宋臣,虽然自己的额老大不太靠谱。打赢了,自己便是中兴大将,官路亨通,对手下的渤海弟兄也是有个交代,打输了大不了就投降,女真人人少,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自己手上的人马可以为自己博得更多的政治筹码。
于是双方在白河进行大战,一时间竟然胜负难分,但由于后援无力,郭药师战败投降了女真人。然而这个时候郭药师故伎重施,又发挥了自己不要脸的本事,一方面将宋朝的兵力部署,军队的基本情况跟宗望托出,一方面,为了表忠心,建议宗望赶紧带人南下,横渡黄河包围燕京,本来宗望心想自己第一次攻宋,打的太远一方面是不太厚道(刚开始就想教训一下宋朝老大哥),另一方面劳师远征后勤不力。当宗望南下包围开封后,又通过开封皇宫中的珠宝和陶瓷来向宗望进谗言《宋史·郭药师传》记载
“斡离不至庆源,闻天子内禅,欲回军,药师曰:南朝未必有备,不如姑行。其后趦趄京城,诘索宫省与邀取宝器服玩,皆药师导之也。”
可谓是将自己不要脸的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结语
其实郭药师反复无常一方面是其为人善于专营,为了生存而忘了节气,另一方面这也是当年塞外和北宋之间战争的常态,在长期的作战中武将们也学会了明哲保身,这就是虽然北宋多仗,但其实双方之间打仗更像是完成上班打卡,相互间反复投诚不胜枚举。不过到了女真崛起后,强大的他们打破了辽国和北宋武将的默契。
参考资料
《宋史》《三朝北盟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