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雅俗兼备的宋代茶生活

雅俗兼备的宋代茶生活

中国的宋朝是一个全民饮茶的时代,社会各阶层都喝茶。可以说,茶进入了宋人雅与俗生活的多重领域,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处处彰显宋人的风雅和社会气度。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蔡襄可谓是宋代品茶高手第一人。他在福建路转运使任上,创制小龙团和曾坑小团,完成了贡茶品质的提升,并开启了增创新品的制度先河。到京城任职后,又在仁宗皇帝的垂询之下,写了第一部点茶之书《茶录》进呈仁宗。他的茶故事精彩不断。

蔡襄鉴别茶叶的能力为人叹服。古籍有载,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送了蔡襄四饼,另四饼密遣人送给了在京城的王禹玉。蔡襄从福建到汴京后,拜访内翰王禹玉,主人叫人以所藏最好的茶招待他。捧瓯未尝时,蔡襄就说:“此茶极似能仁院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贴,验之,乃服。

还有一次做客时,主人请蔡襄喝小龙团,后又有一客人到,再喝时,蔡襄说已经不只是小团了,一定还杂了大团茶。主人叫小童出来问,确实是,因为又来客人,原来备好的小龙茶粉不够了,就将现成的大龙茶粉加进来一起使用。

茶园户王大诏与蔡襄的故事更为生动。作为稀缺资源白茶茶树的拥有者,王大诏被同行嫉妒,1051年,同行用计谋使其家白茶树枯死。十余年后的1065年,“枯枿辄生一枝,造成一饼,小于五铢。大诏越四千里。特携以来京师见余,喜发颜面。”好茶不常有,而识茶者更不常有,生产者与识茶者相知相惜,才能出现更多的好茶。

斗茶是宋代茶生活的标志性活动。首先是贡茶生产地建安地区的民间斗茶,是在生产者之间展开的。虽然建安北苑官焙自有贡茶生产,但北苑民间茶园所产茶叶也有机会通过斗茶胜出成为贡茶的机会,所以“北苑将期献天子”即北苑贡茶之先,民间茶园会先斗茶:“林下雄豪先斗美”,以期如苏轼诗所云“今年斗品充官茶”,跻身贡茶之列。

其次是饮茶时的品鉴之斗,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斗色斗浮”来品鉴茶叶品质的高下论胜负。关于茶汤的色之斗,蔡襄在《茶录》上篇《色》中说:“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关于茶汤的浮之斗,梅尧臣诗云“烹新斗硬要咬盏”,即注汤击拂点发出来的茶汤表面的沫饽,能够较长久贴在茶碗内壁上。关于“咬盏”,宋徽宗曾做了较详细的说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斗茶获胜的秘诀,与泡好茶的条件一样,茶、器、水,缺一不可。惠山泉点北苑茶,已然是宋代的高配,但是若有奇茶奇水,胜负则不一定。作为宋代最著名的品茶大师,蔡襄有两次著名的斗茶失败记录:一是与苏舜元斗茶,蔡茶优,用惠山泉水,苏茶劣,用竹沥水,结果是苏舜元的茶汤因为水好而取胜。二是与杭州官妓周韶斗茶,因对手茶奇而败,苏轼《天际乌云帖》有记:“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尝与君谟斗,胜之。

宋代“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风习,茶在邻里交往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梦粱录》卷十八《民俗》记南宋杭州邻里之间不论有事没事,“朔望茶水往来,至于吉凶等事,不特庆吊之礼不废,甚者出力与之扶持,亦睦邻之道者,不可不知”。茶汤往来互通消息,与吉凶庆吊之事随礼甚至出力相帮等,成为不可不知的睦邻之道。如果有新住户搬来,“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指引买卖之类,则见睦邻之义。”

在南方许多地区甚至形成以茶称名即俗称“三茶”的婚姻仪礼,即相亲时的“吃茶”,定亲时的“下茶”或“定茶”,和成亲洞房时的“合茶”。《仪礼·士昏礼》中记昏礼有六礼,自茶进入婚礼后,“三茶六礼”则成为举行了完整婚礼、明媒正娶婚姻的代名词。

宋代社会生活活动频繁,公私宴会、红白喜事不断。为了应付日益繁多的宴会,“官府各将人吏,差拔四司六局人员督责,各有所掌,无致苟简”。所谓四司,乃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台盘司,六局乃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

茶酒司所掌的职责是专掌客过茶汤、斟酒、上食、喝揖而已。尤其是为民庶办筵席,茶酒司主事甚多,几乎包揽了所有事情的所有过程,宜其在四司六局中次第最先。

茶酒司等四司六局是官府中的服务性机构,民庶亦可“于官司差借执役”。同时,市肆中也有专门的人员名“茶酒厨子”,为民庶办理红白喜事、请客宴席一类的事情。在两宋汴京及杭州这样公私生活终日繁忙的大都市,对于便捷的饮食都有需求,而茶事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满足这些需求。

两宋都城中主要商业街上,都有众多的饮食店,为大众尤其是“市井经纪之家”提供快捷饮食。《梦粱录》记杭州“处处各有茶房酒肆……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即使寒冬夜间都有经营:“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间担架子卖茶馓子慈茶始过,盖都人公私营干深夜方归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

大都市里,忙着自己做生意的人都没有时间做饭,遍布城区的茶坊酒肆为其提供快捷方便的饮食。有些经纪之人,甚至自己家里就根本不准备蔬菜饮食。至晚三更前都有夜市,而半夜三更,即半夜十二点后,还有提茶瓶卖茶、挑担设浮铺卖茶、馓子、慈茶者。全天候为城市居民、游客提供茶饮、小食等服务。

茶坊茶肆、提瓶、担架浮铺,都是在陆地上为民众提供茶饮茶食服务,而盛行在西湖上乘船游玩的杭州,还有多种小船为湖上的游人提供茶事服务,《梦粱录》记“更有卖鸡儿湖、海蜇螺头及点茶、供茶果婆嫂船,点花茶、拨糊盆、拨水棍小船”,为游人提供点茶、点花茶、茶果等茶饮和小食。

总之,茶事的社会服务为庶民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两宋京城大都市茶事社会化服务程度,不亚于当今服务业已经成为社会支柱产业的状态,令人赞叹。

◎本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作者沈冬梅),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北苑,雅俗,生活,社会,饮食,蔡襄,建安,贡茶,主人,杭州,故事传记,斗茶,蔡襄,王禹玉,杭州,茶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北苑,雅俗,生活,社会,饮食,蔡襄,建安,贡茶,主人,杭州,故事传记,斗茶,蔡襄,王禹玉,杭州,茶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北苑,雅俗,生活,社会,饮食,蔡襄,建安,贡茶,主人,杭州,故事传记,斗茶,蔡襄,王禹玉,杭州,茶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