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0年,大唐王朝又迎来了一位新君,他就是唐德宗李适,人们都对他寄托希望,希望他能够把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盛世重新展现出来。
但是事与愿违,唐王朝的权威一步步降低,而这背后的一切便是唐王朝的节度使制度从中影响。
当然,唐王朝最早设置的节度使位于海滨或者其他西北边境地区,确实能够帮助唐王朝防范异族的入侵。
但是,这一切在安史之乱后便彻底变了样!
随后,唐王朝为了维稳地方的统治秩序,便会在各地设立部分驻军,而军队的使用权则由当地的都督府全权指挥。
简单来说,按照唐王朝旧有的统治秩序,州县长官主管行政,而观察使行使监督权,再者就是都督府负责当地的军事权,三权独立运转,却又相辅相成。
然后,这个特殊时期存在的节度使因为安史之乱的原因,造成了一种井喷式的发展,内地的节度使已经多达50余个。
节度使因为皇权特许存在(注意:在安史之乱期间,唐王朝为防止叛军割据,便大力发展藩镇集团),并且还拥有一定的藩镇范围,也由此直接对控制区域拥有最高的行政、监督、军事权,可以直接理解成节度使就是一个皇权特许情况下的土皇帝产物。
虽然说,几代唐朝帝王还保持着勤俭的习惯,餐食从简,衣服绝不铺张浪费,目的也就是给国库充实一点粮饷。但是,实际来说,这点皇室款项对于应付战争或者其他国家开销来说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在唐代宗时期,皇帝凭借稳固的发展经济手段,有效达到了国库暂时的盈亏平衡。但是,这种局面如果不加后期改革,那么很有可能便会物极必反,危及朝廷的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