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阳明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有人将他列为中国历史上“前无来者”的圣人,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历史人物,还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在哲学、文学、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王阳明思想可以说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在如今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对于王阳明思想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王阳明思想进行研究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思想的产生背景
明朝初年,由于长期战乱和政治腐败,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阶层矛盾日益尖锐。朱元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实行“重典治吏”政策。
他认为:
“使百僚之吏皆畏法而守法,则吏民皆忠孝而爱君。”
因此,在整个明朝初期,官吏的腐败行为愈演愈烈,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背景下,王阳明出身于这样一个官僚世家,他的父亲王华是明初的一位大儒士。但由于当时朱元璋要求“天下读书人皆以儒业显者得入公卿”的政策和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榨的缘故,王华一生从事于“儒学之士”的教育工作中并未取得什么成绩。
王阳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幼有大志”,自幼便立下了“学为圣贤”的志向。
然而王华去世得太早,他的遗腹子王守仁与父亲一样也是一个立志成为圣人的人。因为没有父亲那样伟大而远大的志向,所以王阳明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进行“立志”和“格物”两项事情。
由于他在10岁时就开始学《易经》,所以他有了较好的文化基础,虽然后来由于科举考试失败而使他不能继续科举之路而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通过他在14岁到17岁之间所进行的大量“格物”和“致良知”方面的学习实践活动,他形成了自己完善、独立、健全的思想体系。
15岁时,王阳明随父亲王华去江西南昌参加科考。在这期间因父亲病重而中断了学业。回到家中后虽经其父王华亲自教育和指导,但由于是“私塾”性质并未有大的收获。
后来,王阳明随父亲的朋友王龙学习儒家经典。这段时期他“性嗜读书”,并立志要在30岁之前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
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触到程颢、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学说,并开始思索和研究“格物”和“致良知”的道理。在他看来,“格物致知”的方法不是靠别人灌输给他,而是要靠自己去探索。
因此他认为:
“凡学之道,皆始于一念。人皆有一念之所立也,有一念之所执也”。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王阳明开始思考各种问题和矛盾。
王阳明思想的基本特征
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教合一”,即他的哲学体系是以儒家为主体,吸收了佛道思想。
阳明学说最基本的特色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以实践为本的认识论和工夫论思想。王阳明在其哲学体系中,把儒家学说中“德性之知”与“知行合一”相结合,将哲学和伦理学的内容融合到一起。
王阳明提出“良知”就是指人的本性,包括四端:良知、至善、良知的至善就是人的道德本体;
良知与至善,不仅是人心灵中本有的,而且也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良知与至善,不仅是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准则;而且还是人实现其价值时应具有的心理状态。
从阳明思想体系来看,其理论核心在于“致知”。王阳明认为,人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知识和智慧。因此,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阳明思想体系的精髓在于他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一重要命题。
“知”就是知识、智慧;“行”就是实践、行动。
王阳明认为人通过学习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他主张从个人修养入手,实现对人心之“良知”和事物之“至善”的认识,达到对自我本心的涵养和净化。王阳明主张用实践来改造自己的心性和人格,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思想体系不仅包含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在王阳明哲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而且在其思想体系中还包含着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理学理论,这些都为后世学者研究阳明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部分。他一生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追求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他曾两次陷入困境。
第一次是龙场悟道,第二次是知行合一的提出。
在龙场悟道之后,他重新反思了以前的思想,认识到之前的思想存在着两个严重的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格物致知”这一根本方法本身存在着问题。要想真正认识事物,就要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本然状态。
但是,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马上就能做到,需要一个不断摸索、探索、训练的过程。当你发现一个问题时,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修正它。
第二个缺陷是“致良知”。这一方法在理论上讲得很好,但是在实践上却有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讲,如果他心中没有良知,那么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了。
解决这两个缺陷的办法就是“知行合一”,但是他把知行合一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认识,另一个部分是行动,这两个部分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只有认识没有行动就不可能称之为知识、理论;只有行动没有认识也不能称之为实践。
“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知行合一”不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它只是告诉你这个东西有没有作用。
如果你能把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那么你就能掌握它;如果你做不到这个事情,那你就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知与行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离开了知不行更无从谈起。
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他“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相关的。
心即理,意思是说:你的心就是宇宙,就是你的心。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当你看到一朵花时,你会感觉到很美,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你的良知;当你看到一只鸟时,这种感觉也会令你感到很美,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你的良知。
这两种感觉不一样,但它们都来源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一朵花、听到一只鸟时,这都属于我们内心世界当中的东西,但这两种东西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王阳明说:“心即理”并不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一个道;而是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观念、一个世界。这个观念就叫良知。
比如人为什么会说话?这就是因为有良知,因为有人跟他讲话时他就知道这个人的心里面有这个观念,所以才会说话。良知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去发现它、认识它。
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就是指在现实生活当中要实践自己内心当中所产生的观念或所认同的事物。如果你心中没有这样东西,你就无法按照自己内心当中产生的东西去行动;
如果你心中没有这样东西,你也不会知道应该如何去行动。
王阳明思想对于儒家思想以及社会的意义
在王阳明思想中,“心即理”是其哲学的核心。“心”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出发点,是人认识自我与宇宙万物的前提,也是人实践活动的依据。
心本无善无恶,但它对事物的反映具有善恶两种性质。心体是光明的、“真”善之心,是人与万物一体、道德之理;
人心恶行则恶,人心纯善,心体良知则善;人心好善则为圣,人心恶恶则为魔。因此,“致良知”是儒家“修身”与“齐家”、“治国”与“平天下”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道德观念不应只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而应上升到对社会政治道德的高度。他认为应该由治世向盛世发展,使天下太平。
所以,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王阳明提倡仁政主张以人为本。他认为治国之本在于为政以德,他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一观点一方面表明了统治者应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影响民众、感化民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以德治民、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政治思想。
在政治生活中,王阳明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他说:
“为臣者使百姓亲其亲、信其信、敬其敬,则上下治矣。”
作为人臣要做到这样几点:首先要做到“以身为天下”,“为天下”就是要把国家人民放在首位;其次是要做到“为官以德”。“德者,政之本也;政者,正也。
正而已矣。”作为人臣要坚持高尚道德行为准则以及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原则;再次是要做到“为官以勤”。
王阳明认为作为人臣,要时刻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勤政为民,在生活中要清正廉洁,不为金钱和美色所迷惑;
最后是要做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从而为百姓谋福祉。
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常人的区别在于其道德修养上,圣人的道德修养是通过内心体验实现的,是一个内省自我的过程。
王阳明认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必定能够通过自己内心体验而实现道德修养。在此过程中,他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和要求。
王阳明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王阳明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以及政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同时也要看到,王阳明的思想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王阳明的心学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个就是他的“心即理”,这句话被很多人曲解为“心外无物”。实际上,这个“心”其实就是儒家文化中的“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所谓的心外无物指的是世间万物都是由内心发出,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一个“理”(天理),所以心外无物就意味着心学思想本身并不能作为社会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基础。
这一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地位。尽管王阳明试图通过王阳明在当时那种特定环境下所提出的理论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政治思想发展,但是他这句话所具有的局限性是不可否认的。
第二个就是他推崇“知行合一”。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知行合一并不意味着同时做到知行合一,就像他自己在《传习录》中说到“知行是两件事”一样,知行虽然并不能够同时做到,但是王阳明也认为我们应当做到“知行合一”。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其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就是“良知”与“物欲”的关系。
其含义为:“心即理”是指人的思想应该是天理,而不能因人之私欲而有所改变。但“良知”又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实体,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变性。
如果我们将“良知”理解为“道”,那么其与人之私欲又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应该将其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与考量,不能简单地以西方思想来衡量、评价。
参考文献
《王阳明年谱》,李一凡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发展》,杜文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王兆鹏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王阳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意义》(上、下),张立文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阳明的生命智慧与心学哲学》(上、下),李一凡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门弟子对王阳明思想的接受与评价》(上、下),周善培著张立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