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魏晋南北朝“医”身份辨析

魏晋南北朝“医”身份辨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时代,汉王朝崩塌之后,政治分裂,社会动荡,中原没有强有力而稳定的政权,处于多民族并列的年代。

这也就造成了魏晋时期多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此期间的政治政策以及社会风气,对于后世例如隋唐有着深远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层阶级对于底层阶级有着明确划分,而身份地位的划分是这个时代的固有色,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阶级划分两个方面出发,去讨论魏晋南北朝“医”身份地位,以及魏晋南北朝医者制度对后世医制的影响。

01 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划分

(一)时代背景

魏晋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大混乱时期,政权的反复更迭,让世家大族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特权阶级如野草般牢牢扎根在了中原大地。

在当时,世家大族可以说是掌控着一个国家的生死,通过国家迅速攫取财富。有句话就是“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这句话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封建社会的基本构成在于两者:一为地主阶级,二为农民阶级。在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借此笼络贤才,这段时期并没有诞生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地主力量受到抑制,发展缓慢。

随着时间推移,地主阶级愈发贪婪,不断地扩张索取。而察举制度使得地主不断产生,也就造成土地兼并的愈发猖狂。

东汉之后王权衰微,占据大批量土地、拥有权力的地主阶级势力进一步扩大。

随着地主阶级在土地上的不断兼并,势必会造成农民的依附,由此可以形成一条完整锁链。大量农民汇聚成乡镇,士绅豪强拥有着土地,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乡名望最高的人。

久而久之,这些被士绅豪强把控的地区形成了一个“国中之国”。国法没有宗法大,宗族拥有巨大权力。

(二)社会地位划分

皇权对于官僚门阀的依赖,从而地主阶级得到了绝对特权。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阶级划分主要有两条基准线,一是士庶之别,二是良贱之别。

士庶之别,是指士族和庶族庶民。从政治上,士族拥有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从经济上,士族大多通过土地兼并和佃农实现自给自足;从文化上,士族拥有自己的宗学教育,垄断教育资源。

庶民不过是拥有土地或者有一定财富的小地主,不过从发展来看,士族将他们群体之外的普通百姓都称之为庶民。此外,士族不屑与庶族为伍,不通婚,不同席。

良贱之别,则是指庶民与奴婢、专役户。庶民即良民,可以从事各行各业。而奴婢、专役户则是指签了卖身契或者入了专籍的,专籍也是这个时期开创的。

专役户就是强制将一个专门的行业进行整合划分,并且实行终身承袭制度,不能摆脱,没有自由。相比普通百姓来说,没有自由显得更加卑贱。

但是除了明确划分之外,社会的分割所依据的不过是约定俗成的认知。这也给了像医者等特殊职业群体一个上下游移的空间。

02 魏晋南北朝医疗机构

古代由官方设立的专属医者的机构,起自周朝。据《周礼·天官》记述,朝廷设立“医师”一职,下属设立“士”主管行政。

周朝不仅设立“医师”,还设立的负责宫廷药膳、养生饮食的食医,治疗动物的兽医,将负责全国百姓病症的医生成为疾医与疡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设有“养病院”,专门服务病人、残疾人、年老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可以说是医院和养老院的结合体。

除了齐国外,秦国设有专门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机构,也就是“疬迁所”。秦汉时期,医疗机构名字发生了变化,但是其功能不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疗机构遵循旧制。不过在此之上,又加了官衙坐诊这一条。意思就是朝廷派遣医生到郡县衙门,为当地百姓进行治疗。

政令颁布之后,初期百姓并不信任,后来献文帝直接下令,如果有病先不要一直,医官可以直接前往家中。

北魏文宣帝时期,又增添了全新的医疗机构。意在空闲之地设立医馆,将医生聚集起来,使得百姓能够根据疾病找寻合适的医生,同时上层对医生进行考核。

这一措施在当时可以称为“仁政”,但细究下来,会发现其中的荒谬。

要知道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将某一地区的医者全部聚集在一起,势必会造成其他地区医者的缺失。

古代行路不便,在现代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在古代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天,但凡有个急症,就等于直接放弃求生。所以,在古代医者中还有一部分医生被称为“游医”。

03 魏晋南北朝医者社会身份及地位分析

(一)社会身份

在人类社会中划分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被群体赋予的身份,二是该身份所发挥的功能。“医”这个身份虽属于专役户,但与普通专役户又有所不同。

纵观整个历史,医者都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明开始的“巫”到时代发展后的“医”,都承担着直面生死的重要职能,这份职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进一步完善。

医者因为其特殊的社会职能,属于社会不可或缺资源。但他的社会身份获取具备相当的专业度,并不是简单就可以获取的。上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阶级的划分做过简单介绍。

首先,医者看似可以根据具体职业进行分别,可以归属到专役户的行列,其实不然。

专役户主要是从事劳动或者技术类工种,但是医者学医就需要识文断字,略通笔墨,熟背医典,跟一般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并不相同。

其次,专役户具备的特殊形式——“百世相传”,在医者这一行业并不能实现。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治病救人的天赋,而治病救人也不是说学个三四分就可行的。

毕竟不怕你不会,就怕你半桶水,庸医害人自古有之。所以,仅从“医”所具备的职能来说,专役户这个社会身份并不足以概括。

故此,“医师”这个身份可以单独拎出,做特殊身份处理。而且,“医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官方征辟,在衙门进行看诊,同时设立太医署官职,“医师”身份被官方认可。

(二)医者的社会地位

医者的社会地位准确来说是由自身职能的特殊性来辨别的。在生物群体中,具备救治能力的生物,会较之其他生物更加受到欢迎,部门共生系统由此产生。

但在动物世界中,优胜劣汰,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并不会对这类生物特别优待。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并且会做个更加残忍、不留情面。

在现代,医生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比普通人高。在贵族阶级看来,医者的社会地位甚至不如普通人。

之所以我们会产生医者身份地位高,是因为其特殊职能在群体之中的潜在关系链,即医者和患者。

尽管魏晋南北朝社会阶级严苛,阶级流动闭塞,但是面对生死却只能求助医者。

贵族的高高在上让他们看不起底层百姓,却又不得不求助他们,这严重打击了贵族们的自尊心。为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阶级还想过将“医者”打入贱籍。

虽然并没有成功,但是也表现了贵族阶级对于医者的轻视。故而,我们经常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医者,多被当作迁怒对象而被随意处理,其原因就是源自阶级矛盾。

这大概就是“我知道你很重要,但是对我来说你却没有那么重要”的真实写照。

医者的社会流动性可以说是最强的,所以他们能够接触到远超于他们自身地位的权贵,并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获得财富、官爵等。

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哪一种吸引力都特别高。钱财自不用说,官爵却能够实行阶级跃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就已经设立专属医者的部门,并有着明确的官阶划分。但医术再高,在强权重压之下,也只有俯首听臣的份儿。

哪怕强如华佗也一样被曹操直接杀死,当然这些还只是权贵“医闹”的最直接处理方式。

贵族阶级惯爱特权,因此常常会把医术优秀的医者变成专役户,成为自己的私人医生,仅供自己家族使用。这与皇家组建太医署的目的相同。

这些为权贵服务或者拥有官职的医者,社会地位就比普通医者要高出不少。

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阶级追求成仙之道成为风尚,自古道医又不分家,因此追求此道之人也不得不钻研医术。权贵自身对于医术的钻研也是对“医”者地位的一种隐性提升。

可以说,医者的社会地位常与患者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为皇亲贵胄治病的医者社会地位最高,因为他们除了可以收获金钱报酬之外,还可以升官加爵,社会地位与一般士族无二。

而为庶民看病的医者,社会地位就不如前者,虽不能与士族相比,按属归为庶民或者良民之列,但是也高于普通庶民,拥有一定社会话语权。

04 总结

在魏晋南北朝,医者不管是社会需求还是价值观念之中,都不可能成为专役户,沦为贱籍。更何况医患关系的建立打破了魏晋南北朝自身的阶级固化,是独属于医者的一种微妙形式。

医者只需要锻炼自身医术就可实现阶级跨越,一定程度促进了阶级流通,减轻社会封闭性。到了唐太宗时期,医者更是可以直接参加科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晋南,社会,身份,阶级,古代,时期,辨析,土地,北朝,医生,知识科普,医者,专役户,阶级,社会地位,士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晋南,社会,身份,阶级,古代,时期,辨析,土地,北朝,医生,知识科普,医者,专役户,阶级,社会地位,士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晋南,社会,身份,阶级,古代,时期,辨析,土地,北朝,医生,知识科普,医者,专役户,阶级,社会地位,士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