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一位叫罗伯特·富尔顿的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将世界航海事业推进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那你知道在蒸汽轮船发明前,历史上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点登陆的哪个舰队吗?
不是哥伦布、麦哲伦,也不是达·伽马。而是中国最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的舰队。
在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前,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他的舰队在当时可以航行到世界任何地方,登陆任何地点。 郑和舰队规模,是其他国家航海家舰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个记录,一直到明末清初才被郑成功的十万北伐舰队所打破。
郑和是全球八大航海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航海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郑和七下西洋,创下轰轰烈烈的壮举,甚至改变了一个王朝,直到现在仍然影响深远。
每年7月11日的中国航海日,就是因为郑和而制定的,因为这一天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首航日。
关于郑和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但他身上却始终有个秘密,至今没能破解清楚。 那就是,他死后埋葬在了哪里?
1、南京牛首山,到底是不是郑和的埋葬地?
公元1430年,也就是宣德五年,已经59岁的郑和决定第七次下西洋,这次他准备充分,带了两万七千多人,准备探寻交流大西洋周边的20多个国家。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位已经完成六次下西洋壮举的伟大航海家,却在返航的途中,倒了下来。
最终在公元1433年,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62岁。
郑和的死,对世界影响是巨大的,明朝彻底断绝了下西洋的计划,当时的明廷也再次慢慢走向封建闭塞。 这些都与郑和之死,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但郑和死后埋在哪里却是个谜,一直搞不清楚。
有人说是海葬,有人说葬在了印度,等等。 直到几百年后的新时代,郑和最终的归宿之地,才被查证是南京的牛首山。
从牛首山景区西门进入,右边不远就是郑和文化宫和郑和墓,这也是我们游玩牛首山主景区的第一站。
为什么牛首山被认定为郑和的埋葬之地?
因为后世的种种佐证,以及郑和与南京牛首山的渊源,都更趋向于这里就是真正的郑和之墓。 从历史来说,郑和和南京一直有着紧密联系,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是郑和的主要任职地,郑和航海宝船的主要制造地,也是他下西洋的策源地。
如果除去郑和儿时和下西洋的经历,他生命中绝大多数时光都在南京度过,加起来算一下,他在南京生活了30多年。
南京南部著名的大报恩寺,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建造完成的。 大报恩寺里有很多西方的奇花异木,都是当时郑和下西洋后从海外带过来种下的。
郑和对牛首山这座佛光兴盛的风水宝地,也一直十分相中的,曾多次亲自到牛首山观赏风景,去附近的佛寺拜会,并主动捐资修寺,捐赠经书等。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部下,洪保、罗智、王景弘、杨庆等太监,他们的墓地都埋在了南京牛首山附近。
可以说,南京是郑和的第二故乡。
而且,法国人伯希和曾在《郑和下西洋考》中说:“郑和墓在南京”。 而清朝时期的《江宁县志》就明确写出:“牛首山有郑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
按照县志,郑和并没有埋在异国他乡,而是遗体被带回南京,赐葬在了南京牛首山。
郑和墓在郑和文化宫入口处的左边,爬过长长的石阶,就能看到全貌。
郑和墓不大,却代表着一段历史,一个令人无比钦佩的时代传奇。 而郑和文化宫里除了一篇篇关于郑和的辉煌事迹,还有当时郑和下西洋船只中的一些遗迹,比如木锤、石球、木桩,以及与一些国家的友好界碑。
透过这些沉寂的古文物,都能看到鲜活的历史。
2、七下西洋的郑和不姓郑,被两个地方的后人奉为祖先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郑和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也受到了后人长久的簇拥和纪念。 在牛首山西面不远,有一个小村子,叫做郑家村,里面的人都姓郑,他们先辈在明朝时期便以郑和家奴的身份居住在这里。
这份守护世代传承,直到现在,郑家村里的人,仍然会在每年清明、年关的日子,到牛首山为郑和祭祀。
据村里人说,这份传统已经延续了600年。
但其实,郑和不姓郑,而姓马,是云南人,叫马和,出生在一个回族家庭里。 他的父亲马哈只,也不是真名,而是因为他父亲曾远渡重洋去麦加朝圣,因此得到了“哈只”的称号。
郑和的家族,是虔诚的穆斯林信奉者,所以郑和从小也是一名穆斯林。
现在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供奉郑和的庙宇,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14座,其中印度尼西亚有6座、马来西亚有4座。 他们所建造的庙宇,大多都是以“三保(宝)太监”命名,很少用郑和的本名。
因为这个名字和伊朗语中“萨保”同音,在穆斯林的家庭中很常见,是一种表达尊重的名字。
既然姓马,为什么后来又姓了郑?
这不是郑和自己改名的,而是和明成祖朱棣有关。 郑和很小的时候,就因被明军俘虏而离开云南,跟随明军北上。在一次战役中,他意外救下还是燕王的朱棣。 后来朱棣当了皇帝,便让他做了官居四品的内功监太监,并赐他姓郑,从此马和改成了郑和。 这也是为什么郑和又被称为马三保。
所以在郑和的后裔中,便分出了两个姓,南京的姓郑,云南的则姓马。
牛首山在民间有个旧称,被当地群众称为“回回山”,而山里的郑和墓,也一直被他们叫做"马回回墓”。 尽管如此,外界很多专家仍然认为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只是郑和的衣冠冢,真身并没有埋葬在墓穴里。 郑和的一些后裔,也始终认为郑和的真身所葬处,是在牛首山顶弘觉寺塔下的地宫。
3、郑和“真身”埋葬地,竟被几名精神病人发现
为什么牛首山的郑和墓,被很多专家和他的后裔认为并不是真正埋葬地,只是衣冠冢呢? 因为在牛首山顶弘觉寺塔下的地宫里面,发现了郑和的牙舍利。 1956年,牛首山附近有一家精神病院,那时候管理松懈,经常有精神病人跑出来到牛首山上玩耍。
有一次,几位精神病人跑到了弘觉寺塔下面玩,打闹过程中不断用脚跺地面,路过的僧人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这几位精神病人每次跺脚,地底就会传出空旷的回音,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佛塔地宫被发现。
考古人员在里面出土了很多文物,比如瓷器、铜器、玉器等,其中有一颗牙舍利,很惹人瞩目。 起初,都以为是寺院里某位高僧的牙舍利,后来调研发现都对不上号,随后有专家对这块牙舍利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破译。
15年后,一个重大发现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颗牙舍利,是郑和的牙齿。也就意味着,牛首山弘觉寺舍利塔地宫就是郑和的真身埋葬地。 因为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于印度古里,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处,一直备受争议,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世纪之谜的真相,竟是被几个“精神病人”给揭开!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说法有很多,寻找建文帝、宣扬明朝国威、为了军事战争等等。 但不管孰真孰假,出于何种目的,郑和下西洋都创造了一个古老的航海奇迹,给每次下西洋都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意义。 无论如何,郑和下西洋都促就了中国和世界一次伟大的相遇。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历尽艰险,与沿岸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文化宫院内有一个郑和石像,这座石像庄严肃穆,但在文化宫中的历史诉说下,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止是简单的纪念了。 郑和是中国开放和海域界定的先驱者。
牛首山是郑和归宿最合适的地点,而这座郑和文化宫和郑和墓则包揽了他一生的辉煌,透过它们,你能阅尽一个大航海家的史诗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