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本来是官宦人家,奈何陈氏夫妇的女儿陈妙常,从小就体弱多病,相士说她命犯孤魔。没办法,陈氏夫妇才同意让女儿出家当了尼姑。陈妙常在尼姑庵中诵经念佛,果然身体渐渐好转,于是她又开始学习琴棋书画,最终成为一名才女。
除了有才之外,陈妙常还生得十分动人,如果不是尼姑的话,不知有多少人家踏破门槛来求亲。而就算她已经出家,仍然无法阻止别人对她动心,这个人还是一名状元。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状元心仪尼姑的故事。这名状元爱上尼姑后,便写诗向其示爱,可是被拒。没想到的是,尼姑虽然拒绝了他,后来却还俗嫁给了他的朋友。
这名状元就是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是唐朝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于绍兴二十四年考中状元,授承事郎。他一入仕,就加入了主战派,不仅上书为岳飞鸣冤,还拒绝了秦桧党羽曹泳的提亲,彻底得罪了秦桧一党。
直到秦桧死了以后,张孝祥才渐渐得到重用,历任秘书郎、中书舍人、安抚使等职。在升任中书舍人之前,张孝祥做了一段时间的临江县令,而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去任职的路上。
张孝祥乘船去临江上任,到了临江县境内的青石镇时,他舍舟登陆,打算到镇外的女贞庵中借宿两天,再走马上任。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庙庵刹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基本都准备了干净的住所,以供远道而来的香客留宿。因此当时和尚庙可以住女客,尼姑庵也可以留男客。
这天晚上张孝祥睡不着,就想着出去散散步,忽然听到有人在弹琴。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尼姑在月下焚香弹琴。走近一看,这个尼姑眉目如画,姿态秀逸,酷似瑶池仙子,而她就是女主角陈妙常了。
张孝祥一下就被陈妙常吸引,此情此景,他只想吟诗一首,于是在诗中表达对陈妙常的好感:“误入蓬莱仙洞里,松荫禅房睹婵娟,花样年华最堪怜;瑶琴横几上,妙手拂心弦。云锁洞房归去晚,月华冷气侵高堂,觉来犹自惜余香;有心归洛浦,无计到巫山。”
陈妙常与他素不相识,也就张孝祥下午到的时候打过照面,当时只觉得看样子此人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谁知却言语轻浮。所以陈妙常也回了一首词,让张孝祥不要胡言乱语。
张孝祥饱读诗书,这次碰了钉子,自然不好继续打扰下去,而且自己是新上任的县官,这样做有失体统,便回去了。第二天张孝祥赶往县城就任,虽然整天公事缠身,可他时不时就会想起那名尼姑。
后来张孝祥的好友潘必正来到临江县,两人好久没见,决定把酒言欢,促膝长谈。一开始两人都在讲彼此的近况,张孝祥在说起自己上任的经历时,就提起了在女贞庵见到的妙龄尼姑,还将自己示爱被拒的事也讲了出来。
潘必正问他为何不坚持追求,张孝祥感叹自己“人在官中,身不由己”。潘必正听他这样说,也对该妙龄尼姑有了兴趣,于是决定住进女贞庵看看。当见到陈妙常后,潘必正果然也被其吸引,便问她才貌双绝,为何会在妙龄就看破红尘。
陈妙常说自己幼时体弱多病,所以才皈依佛门,后来病痛减少,如获新生,便就决定这样过下去了。听到陈妙常这样说,潘必正坚信她其实没有看破红尘,决定用真心打开其心扉。
从此以后,潘必正就常常给陈妙常写信示爱,刚开始后者也是拒绝的,潘必正还以为真的打动不了她,直到有一天。
这天他来找陈妙常,可对方不在屋中,结果他无意间发现,陈妙常桌上放着一首词。他拿起来一看,这竟然是一首艳词:“松院青灯闪闪,芸窗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稳。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转盛。”
潘必正这下才明白,陈妙常果真没有看破红尘,她仍然向往着平凡的爱情。这下潘必正彻底没了顾虑,又开始不断写诗向陈妙常示爱。久而久之,陈妙常终于被潘必正打动,最后还俗嫁给了他。
陈妙常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张孝祥结局就比较凄凉了。他不仅没有抱得美人归,而且还在38岁时早逝。关于他的死因,《齐东野语》记载是:“以当暑送虞雍公(虞允文),饮芜湖舟中,中暑卒。”
(参考文献《渔矶漫钞》《齐东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