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由皇帝亲自赐名的地名并不少见,例如登封、钟祥、泰宁、凤阳等地名,但要是挑出其中一个名气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城市,那么只有这处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拱卫中国首都六百年的一线城市当之无愧。
它就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
那么,天津是如何崛起的?明朝永乐皇帝为什么要给予他一个天津的名字?天津的崛起和这次赐名有什么关联吗?
和北京、西安、南京、武汉等“祖上阔过”的城市相比,天津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说十分短暂。
从春秋战国到隋朝之前,天津附近大部分处于尚未开发的沼泽状态,难以开发为农耕田地,在城市发展上先天处于劣势。
不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勤劳智慧的古代先民利用天津靠海的特点,在这里“捕鱼煮海”,重点开发海盐和渔业。
直到隋朝大运河的开辟初步改变了天津的地位。
在南北运河与华北海河交汇之处,大量从上游席卷而来的泥沙逐步堆积成一块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高地。
同时,因来往运输货物的船只难以直接抵达北京,需要先在天津转换小船才能进入运河河道,这就使得天津迅速成为一块繁华的中转码头。
在元代,有诗人以“晓日三汉口,连植集万艘”的诗句生动描绘了天津这一市镇的繁荣景象。
不过,这时天津还不过是运河上普通的一处小镇,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尚不显眼,天津之名也尚未出现,而是通常以“直沽”一名指代。(所谓直沽,意即直接通往大海之意)
到了明代,随着永乐皇帝一次意外性地赐名,天津才逐渐变为我们熟悉中地样子。
明朝洪武皇帝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他刚即位不久就以削藩为名对各路藩王下手,逼反了位于北京的燕王朱棣。
建文二年,为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军事形势,朱棣策划了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
他先是对外宣称打算大举进攻辽宁,迷惑对手的部署,随后带着主力人马从北京南下,急行军经过直沽,一日一夜三百里,并从这里渡河直奔沧州城而去,结果沧州敌人误以为燕王正在进攻辽东而没有防备,正在派人在郊区修筑城墙。
燕军一到,守城将士吓到魂飞胆散,一万多人被杀被俘,朱棣取得了一次大胜。
为纪念此次军事行动,燕王朱棣特意把原来的渡口——直沽改名为天津,即“天子渡口”,自此天津这个城市的名字被定格在了这两个字上面。
此外,多处明朝典籍、资料也印证了朱棣的改名并非杜撰。
例如在后世嘉靖时代的《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石碑载:“圣驾尝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
明李东阳在《修造卫城旧记》:“我朝太宗文皇帝兵下沧州,始立兹卫,立为今名,则象车驾所渡处也。”
不过对于明成祖的取名一说,后世学界亦有质疑之声。
有人认为永乐皇帝渡河之时尚未自称天子,直到数年后占领南京之后才改称天子,如何能够在此时命名“天子渡口”。
这一派观点认为天津取名另有其人。在永乐统治时期,平江伯陈瑄担任漕运总兵官之时,他特意将原来的一段运河——天津河移名到天津城上面,自此沿用至今。
虽说天津真名由来尚有一些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天津城的大规模建设应当始于永乐。
夺取全国政权后,朱棣开始策划将首都迁移到自己的大本营——北京。
这样一来,天津的地位便急剧上升。
从地图上来看,天津邻近北京,既靠近大海又连通运河,属于一块保卫京师右翼、沟通漕运的关键要地。
移都北京后,每年经过天津运往北京的粮食多达400万石以上,无论是海运粮食还是通过内河运送粮食,天津都是必经之地。
更何况,当时北京附近军事压力较大,后勤保障、运输粮饷断不能有出问题,天津一旦不稳,整个北京附近的军事体系就会有瓦解的可能。
因此不管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内政角度,天津这块地方都必须要设立有一个高规格的行政区划才能有利于明朝对这一区域实现充分有效的统治管理。
因此在永乐二年十一月,朱棣正式下令设天津卫,仅仅一年的时间,工匠劳役们就在天津修筑起了一座周长九里,高、宽各二丈四尺的城墙,这也是天津历史第一座城墙。
所谓卫,是明朝的一种特殊军事建制,一般来说一个卫有5600人,天津由此频繁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鉴于天津愈发密集的商旅客流,明朝后续在天津增设了按察使之类的官员,管理天津一带民间司法纠纷、税收管理等事务。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天津人口暴增到20余万,地位愈发地显得重要,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威胁不再来自陆地,而是以海洋上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
几次中外战争,列强纷纷以天津为跳板,凭借海军优势兵临天津城下,以此威胁北京。
考虑到天津的重要价值,八国联军与清朝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就明文规定天津城附近20公里内不得有中国军队,大肆扩张自己的殖民势力,从而更方便控制威慑中国。
可以说,天津建城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六百余年,却可以说见证浓缩了中国近代屈辱血汗史。
所幸新中国建立后,“打扫屋子再请客”,过去笼罩在天津头上的旧殖民阴霾一扫而空。
及至今日,天津已经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口和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被誉为渤海湾畔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