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与戚继光一起杀倭寇的俞大猷为何少有人知?

与戚继光一起杀倭寇的俞大猷为何少有人知?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将军,以超强实力碾压当朝所有将军的军事才能,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只有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是一个例外。当时的人们评价他:节制精明,公不如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精悍驰骋,公不如刘。然此皆小知,而公则甚大受。

这个评价的大体意思是:在节制队伍的精明上,你不如谭纶;在赏罚分明上,你不如戚继光;在作战勇猛快捷上,你不如刘显。但这些都是小智慧,你拥有的是大将之才。俞大猷被拿来跟当朝的主要将领进行了一番比较,被认为是“大受”之才,是当朝将军里的天花板。

俞大猷,曾与戚继光一起平倭,但他的名气为何少为人知呢?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身世,从中或许能发现点什么。

小军校两次上书惊世人

俞大猷,字志辅,福建晋江人。史载,他自幼喜读《易经》。师从当时的名家王宣、林福,“得蔡清学术真传”。后来听说赵本学以《易经》的方法探究在军事学上的运用,俞大猷又上门学习。为此,他得出一个心得:兵法术数犹如人身的手、足、头一样,虽领兵百万,但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使他们协调一致、合为一身之用。不久,他又跟从李良钦学习剑法。虽然家里“贫乏”却一直“意气自如”。没有改变求学练武的志向,父亲病逝后他被迫放弃学业,继承了百户的世袭职务。明嘉靖十四年,俞大猷参加武举应试,得授“千户”一职,守御金门。这里的官军市民常无事取闹,告到公庭,难于治理。俞大猷以教化为主,教导他们以礼让为先,诉讼成风的现象得以改变。当时,倭寇已经不断祸乱沿海,俞大猷因此上书给提刑按察使司发表对此事的见解。按察接信后气恼愤怒地说:“凭一个小军校的身份,怎么配上书言事?”认为俞大猷是越级上书,一顿棍棒侍候,并剥夺了他千户的职务。

但对于俞小军校来说,挨揍和降职都不算什么,更堵不住他的嘴。待到尚书毛伯温出征安南,俞大猷又上书陈述作战方略,请求随军出战。毛伯温很佩服俞大猷在上书中提及的军事主张,不过那时候尽管也有快递,但速度太慢,毛伯温收到上书时正在撤兵回京中,因此没有起用俞大猷。

嘉靖二十一年,蒙古俺答汗举兵入寇山西,明廷下诏在全国荐选勇士。俞大猷根据要求到巡按御史处自荐。这次御史没有揍他,把他的名字上报给兵部。毛伯温已经对“俞大猷”三个字很熟悉了,马上推荐他到宣大总督翟鹏的帐下听用。

尚书推荐来的人才必须重视!翟鹏于是经常召见俞大猷,与他讨论军备战事问题,俞大猷“每每以灼见折服翟鹏”,也就是一不小心就让满腹才华到处流淌,翟鹏数次被折服。最后,他站起来离开座位,上前一把握俞大猷的手说:“吾不当以武人待子。”——我不该像对待普通武卒一样对待先生你啊。这句话让一军皆惊。话虽如此,翟鹏还是不敢大胆起用这个小军校。

俞大猷的才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主动辞归。毛伯温知道后,任用他为汀漳守备。在这个职位上,俞大猷的才能得以施展,他与当地的文生以诗文会友,诗词唱和,每天教授当地的武生剑术。还率兵打败海贼康老所部,俘虏、斩杀300多人,因功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

又遇上新兴、恩平等地的山民以潭元清为首屡次反叛,俞大猷先是教给百姓如何自卫,后率随从遍访各峒反叛者,阐明利害,教习他们剑术,各峒反叛者都接受了俞大猷的劝告。只有一个可以力搏猛虎叫苏青蛇的人不服气,俞大猷设计把他除掉。他又去何老猫峒,命令他们归还侵夺的民田,招降了反叛头目,新兴、恩平二县从此安宁。嘉靖二十八年,负责闽浙海防军务的右副都御史朱纨巡视福建,相中了俞大猷提拔他为备倭都指挥。当时,安南的范子仪多次入侵钦州、廉州等地,俞大猷奉命回击。钦州一战大败敌军,斩杀安南兵1200余人,生擒范子仪的弟弟范子流,逼使安南杀掉范子仪,函首来献。如此大功,当朝权臣严嵩为了压制俞大猷,不为其报功,只是赠银50两作罢。此后,琼州五指山黎民那燕串通感恩、昌化黎民诸部反叛,总督欧阳必进调遣俞大猷讨伐。当时朝廷议设崖州参将,让俞大猷担任,于是俞大猷会同副将沈希仪等进攻反叛者,俘虏、杀贼5300多人,招降3700多人。习惯了上书的俞大猷,这次又有话要说,他上书给欧阳必进“:黎民也是人,隔几年反叛一次就征讨一次,这难道符合上天怜恤生民的意旨?应该建立城池,设立市镇,用治理汉人的方法综合治理,这样才能安民。”这次上书没有挨揍,欧阳必进全盘采纳了他的建议。俞大猷就单人匹马进入山寨,与黎民确定了和平共处的原则,海南遂告安宁。

抗倭前线屡立战功

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肆侵扰浙东沿海。明廷调俞大猷为宁波、台州诸府参将协助清剿。几年下来,他在多次海战中屡建奇功。但也因此“坐失事停俸”。因为在战事中“失事”被停掉薪俸。到底是什么“失事”竟然掩盖了他的功劳而被停掉薪俸?《明史》对此没有说明,来自野史的记载称是俞大猷“不听节制”并导致“贻误战机”。但是作为从中下级军官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不可能不知道不听从指挥和命令的危害,哪能“不听节制”?而且如果真要是这个原因导致“贻误战机”,明廷也不会只是停掉他的薪俸就算了。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姑且放下这个问题,继续看下去。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据守波普陀。俞大猷率兵攻打,攻至半山,倭寇突然出击,杀死武举人火斌等300人,明廷因此给了他一个戴罪剿寇的处分,不久他在吴淞大败倭寇,因此取消了上述的处分,并赐给他银币奖赏。此后,倭寇从健跳所入侵内地,俞大猷率部接连破敌,很快取代汤克宽担任苏松副总兵。当时,俞大猷的兵卒不足300人,其他各地援兵尚未赶到,倭寇趁机进犯金山,俞大猷因此作战失利。而倭寇在松江柘林的兵力已高达2万多人,总督张经督促俞大猷出战,300人打2万人?这不是脑子进水就是得了至少10年的脑血栓吧?于是,俞大猷“固不可”坚持不轻举妄动。等永顺、保靖的援兵到了,俞大猷才跟随张经大败倭寇于江泾,但是功劳因此被赵文华、胡宗宪冒领,并因为金山之战的失败,再次被被贬成为“事官”,也就是一般的办事人员。

史载,柘林的倭寇虽然败北,但增援的倭寇乘战船30余艘突破青村所,与南沙、小乌口、浪港各路倭人汇合,进犯苏州陆泾坝,直逼娄门,击败南京都督周于德的部队。倭寇又兵分二路,北路攻掠浒墅,南路骚扰横塘,兵势蔓延到常熟、江阴、无锡等地。俞大猷与副使任环出击,在陆泾坝打败倭寇,并把他们的战船全部烧毁。又在三丈浦拦击向海外败逃的倭寇,击沉敌船7艘。此后,另一支倭寇进犯吴江,俞大猷与任环又在莺月豆湖伏击他们,倭寇再次败逃。当三板沙的倭寇掠夺民船准备逃跑时,俞大猷追击到马迹山,擒获倭寇头目。金泾、许清、白茅港的倭寇见势不妙乘船出海,俞大猷追击到荣山,焚毁5艘敌船。倭寇又逃到马迹山、三板沙,俞大猷追击并烧毁3艘敌船。此时,江阴蔡港的倭寇正与明军交战,时值飓风大起,倭船沉没不少。柘林的倭寇在明军攻击下,20余艘船被击沉,其余倭寇退到岸上,又乘船逃窜。俞大猷与佥事董邦政分路攻击,俘获倭船9艘。因大风又起,倭人损失战船3艘,剩下的300人登上岸来,逃到华亭陶宅镇,在这里,他们屡次击败赵文华所率的明军。入夜后,倭寇屯驻周浦永定寺,明军四面合围。此时,在柘林被风暴袭击的9船倭寇屯集在川沙洼,纠合其他失散倭船40余艘,一时兵势较凶。

两度获罪还差点丢了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巡抚曹邦辅弹劾俞大猷纵敌入境,嘉靖帝十分恼怒,剥夺俞大猷的世袭特权,并说他该当死罪,令俞大猷立功赎罪。

由于明军对周浦倭寇围攻甚急,倭寇乘夜色向东北逃窜,受到游击曹克新拦截,杀敌130人,其余倭寇与川沙洼的倭人汇合。各路官军日夜攻击,川沙洼的倭寇烧掉营地乘船出海。俞大猷带副使王崇古入海追击,在老鹳嘴赶上,焚毁倭寇大船8艘,杀伤无数。残余倭寇逃往上海浦东。俞大猷冒寒顶雪,率明军死战,一举扫平舟山的倭寇。

后来,胡宗宪计擒并斩杀王直,导致倭寇大扰福建一带。为了推卸责任,胡宗宪嫁祸于俞大猷。明廷震怒,逮俞大猷入京,准备杀掉他。朝臣陆炳与俞大猷交好,就暗地里找到严蒿之子严世蕃,送上大把的银子,总算把俞大猷营救出狱,被派往大同驻守当差。

兵车营的首创者大同巡抚李文进早就知道俞大猷的才能,在军事行动中多次采用他的计谋。俞大猷还在西北战场首创了独轮车、拒马等器械。这些器械后来被京营所采用,“京营有兵车,自此始也。”李文进准备对板升用兵,听取了俞大猷的计策,果然大获全胜。因此嘉靖帝下诏归还了他的世袭特权。嘉靖四十年,广东饶平的张琏造反,攻陷数郡。俞大猷被重新起用,他到南赣汇合了福建、广东的部队去征剿。很快扫平叛乱,被提为福建总兵。此后与副总兵戚继光等人光复兴化城。在这次大捷中戚继光率先登城,所以受到奖赏,俞大猷只获赐银币等奖励。

余生再战倭寇无数嘉靖四十三年,俞大猷调任广东。当时,潮州的倭患十分严重,真假倭寇有2万多人,与沿海的峒蛮诸部勾结,为害惠州、潮州等地。福建的峒蛮酋长程绍录、梁道辉在延平、汀州一带也勾结倭寇大肆劫掠。史载,俞大猷单骑进入程绍录的营中,“督使归峒,因令驱道辉归”,晓以利害,吏对方率兵回归原籍。其中惠州的峒蛮酋长伍端连败当地明军,气势正旺,听说俞家军来了,吓得掉头就逃。俞大猷率军与之较量,伍端被生擒7次,均被俞大猷放掉,让他不服再来,由此七擒伍端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最后伍端心服口服,自缚请罪,“乞杀倭自效”请求杀倭立功赎罪。俞大猷以伍端所部为先锋,向倭寇发动进攻,围倭于邹塘,一日夜连攻克倭寇3个巢穴,斩杀400多名真倭,并大破倭寇于海丰。于是,潮州倭逃向崎沙、甲子诸澳,夺渔船入海。却遇上大风,淹死数千人,剩下的2000多人跑到海丰的金锡都自守。俞大猷率兵围困金锡都2个多月,倭寇粮绝,只能突围,被明军斩杀殆尽。潮州倭寇,至此基本平息。降而复叛的吴平率倭寇在广东、福建沿海四处劫掠,俞大猷率水军,戚继光率陆军,在平南澳夹击吴平,吴平只一人逃脱出海,闽广巡按御史为此上书弹劾俞大猷失职,俞大猷再次被剥夺职位。

很快,河源等地有人造反,俞大猷又被起用。他率十万大兵,直捣对方巢穴,俘斩一万多人,夺回被抢的良民近十万人,因功复职,得授广西总兵官。隆庆初年,俞大猷在广东、广西等分别剿灭海贼曾一本、古田壮蛮韦银豹等人,“百年积寇尽除”,俞大猷被赐可世袭的指挥佥事。万历元年,俞大猷病死,被追赠左都督,谥“武襄”。与戚继光一起杀倭寇为何少为人知?

看过俞大猷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有个奇怪的现象伴随了他的一生,那就是每当他在军事方面出现高光时刻,就会马上被打压,或者战功被冒领、或者被无视,直至被嫁祸,从而屡次遭弹劾、罢官、还差点身死狱中……反观戚继光,军事生涯最初从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这也是个世袭的爵位。但相比俞大猷世袭的百户职位,起步要高出许多。

更重要的是,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曾任职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并曾进京执掌神机营。这意味着戚家的人脉资源更胜一筹。尽管戚继光幼时家道已中落,较为贫寒,但这并不妨碍祖先的余荫可以拿来借用。也因此,他在嘉靖年间就被推荐为署理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倭。后改任浙江都司,以参将职分掌宁波、绍兴、台州三郡。而俞大猷此时如同一只蜗牛正背着重重的壳,一步步往树杆上爬着。

俞大猷的起步大大落后于戚继光,但他凭着顽强努力,后来居上成为福建总兵,戚继光则成为他的副手。但是,封建王朝的官场生态和晋升机制,决定了俞大猷的一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严蒿对他的刻意压制,还是胡宗宪等人对他嫁祸等,主因全是朝中没有一个力挺他的权臣。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朝中有人好作官,朝中无人作官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坐失事停俸”是怎么回事了。

俞大猷的生平中几起几落,多次被免官罢爵,他总是能在被再次起用之后立下大功,重新拿回自己应得的官爵。俞大猷这几段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他是一个永不服输,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内心十分强大的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性格的人物表现在为人处世上,通常强调个性的独立,不愿意妥协、和解甚至有时候认死理儿,表现在为官处事上会恪守原则,不讲究圆融和中庸,再结合俞大猷是学周易出身的,而戚继光是道地的儒家弟子,我们就更清楚俞大猷的官场人缘为什么会比较差了。也可以解释,俞大猷为什么在对待个人得失上比较淡然和超然了。

至于俞大猷征战之中的得失,确实离我们印象中的常胜将军有很大距离。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历史上的常胜将军,一般是指在正规军事战争中的指挥用兵策略明显高于对手,从而取得了较高的胜率。倭寇并不是正规军,他们流窜作战的方式,本身就给这种“战争”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与倭寇作战的先行者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史载俞大猷总是“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这样做无疑可以积累与倭寇流窜作战的经验,并为未来的军事斗争打下基础。所以,俞大猷在征战之中有得有失,甚至有时候失大于得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当然,这也容易给别人以口实,使俞大猷一生总是陷入“立功赎罪”的怪圈。

俞龙戚虎都是民族英雄

俞大猷和戚继光在大明王朝被称誉为俞龙戚龙,时人评价二人的特点是:戚继光的操行虽不及俞大猷,但果敢刚毅超过俞大猷;俞大猷在用兵上老成持重稳健,戚继光则如飙风闪电迅捷威猛,多次摧毁强倭,名气更在俞大猷之上。

对于二人在官途上的迥异,现在人们的认知也非常明晰了:戚继光生前就加为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戚继光的功绩有赖于当朝权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先后倚重和信任。尤其是张居正,诸事均与戚继光商量,有想为难戚继光的,张居正就会将其调走。而俞大猷只是在死后才加授左都督,尽管谥号武襄,但这一切更像是一个精神文明奖。

简而言之:与戚继光一起杀倭寇的俞大猷少为人知的原因主要是这三点:

其一,俞大猷的军事生涯起步大大落后于戚继光。

其二,俞大猷在朝中权臣的护佑和扶持。

其三,俞大猷用兵不贪图近功,讲究“功不必在我,久久为功”的思路,与当朝面对剿灭倭寇急功近利的思路无法媾和。

上述三点,导致俞大猷一再被人为压制,晋升通道一直不顺畅,不仅在当时的名气和声望低于戚继光,也影响到后世对他的认识和了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倭寇,方法,翟鹏,黎民,安南,嘉靖,俞大猷,毛伯温,军校,才能,消息资讯,倭寇,翟鹏,戚继光,俞大猷,毛伯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倭寇,方法,翟鹏,黎民,安南,嘉靖,俞大猷,毛伯温,军校,才能,消息资讯,倭寇,翟鹏,戚继光,俞大猷,毛伯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倭寇,方法,翟鹏,黎民,安南,嘉靖,俞大猷,毛伯温,军校,才能,消息资讯,倭寇,翟鹏,戚继光,俞大猷,毛伯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