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吉州太和县梅溪有个乡绅曾珏,他为富且仁,仗义疏财,人送外号“义阳逸叟”。曾珏博学多才,喜欢提携后生。吉州富川有个书生文仪,字士袁。文士袁虽然穷得叮当响,但是很有文采。曾珏赏识文仪的文采,就把女儿曾德慈下嫁给他。
曾德慈嫁给文仪之后,发现丈夫很喜欢读书,却没钱买书。曾德慈二话不说,就把娘家陪嫁的金首饰卖了,换钱给丈夫买书。这就是庐陵文化史上著名的佳话:“卖尽黄金只爱书,尽教冷口笑贫儒”。
从卖金买书的典故来看,文仪和曾德慈感情很好。只可惜,两口子虽然感情甚笃,但是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子嗣。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文仪和曾德慈无有子嗣,觉得愧对先祖。文仪的父亲文时习对儿子和儿媳说:“我听说武功山上的求嗣坛甚是灵验,你们可随我登山进香求子。”
文时习带着文仪和曾德慈,从富川出发,一步一步走向武功山。当时的吉州富川,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从青原区走路去武功山,路途可不算近。文时习带着儿子和儿媳,一步一步登上武功山。文时习和文仪、曾德慈在武功山求嗣坛虔诚祷告,希望神明保佑,让文家开枝散叶儿孙满堂。曾德慈在从武功山回家之后不久,就怀上了孩子。
图为武功山求嗣坛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农历五月初二子时。文时习梦见天边有紫色祥云飘过,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腾云驾雾向文家飞来。文时习梦见一道金光闪过,猛然从梦中惊醒。这个时候,有人传来喜讯,曾德慈为文家生下了长孙。文时习大喜,应梦中所见,给长孙取名曰“云孙”。文仪喜得贵子之后,特意上武功山进香谢恩。
文云孙出生之后,曾德慈又接连生下六个子女,分别是:次子文璧、三子文霆孙、幼子文璋、长女文懿孙、次女文淑孙、幼女文顺孙。文仪和曾德慈从婚后久无子嗣,到一连生了七个子女。进香求子这种事情,我只能说“信则灵,不信则无”。
图为笔者登武功山抓拍的“林中仙子”白鹇
文云孙年岁稍长,文仪给他改名文天祥,表字“履善”,寓意是希望儿子多做善事。文仪要养活七个子女,日子过得很窘迫。文仪没钱给孩子们交学费,就亲自教导孩子们读书。文天祥天资聪慧,刻苦学习,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白鹭洲书院山长欧阳守道赏识文天祥的才华,把他招入白鹭洲书院读书。
南宋宝佑三年,冬天,文仪带着文天祥和文璧进京赶考。次年2月1日,文天祥和文璧双双金榜题名,在礼部会试考中贡士。殿试的时候,文天祥写出11651字的壮哉雄文。宋理宗读了文天祥的文章,赞曰:“天祥者,宋之瑞也!”
图为武功山葛仙坛
殿试之后,文天祥被钦点为状元,文璧也考取进士功名。文天祥中状元之后,因天子赞语,改字宋瑞。文天祥高中状元之后,特意登上武功山,书写了“葛仙坛”牌匾,赠予武功山。
文仪携夫人登武功山进香求子,生下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状元文天祥,此事在民间传为佳话。明朝修撰的《武功山志》,特意记载了这段佳话:“宋文山先生父革斋,祝坛求嗣,应期生文山。公生时紫气满室,因大新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