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和明英宗都是被异族俘虏,但他们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宋徽宗被折磨致死,受尽了非人的待遇,到死都没能回到中原故土,而明英宗朱祁镇,虽然也是俘虏,但他最起码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基本上没受什么苦头,不到一年就回到了中原,甚至重新登基为帝,真的是峰回路转,命运无常啊。这两人同为一国之君,命运却天差地别,就是因为两个人的背景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命运。
这就得问问赵匡胤和朱元璋了,实力决定命运,宋徽宗和明英宗之所以结局不同,说到底还是两个朝代的实力不同所决定的,一个软弱,一个刚强;一个卑躬屈膝,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个国家花钱买平安,结果越买离死亡越快,一个宁折不弯,百战不屈,打出了一个国家的铮铮傲骨,刚烈之气傲视古今。这么对比下,宋徽宗和明英宗的结局还用得着想吗?
宋徽宗的悲惨遭遇,究其根由,还是在赵匡胤身上,可以说是他间接害了后代子孙。
兵变埋隐患
赵匡胤作为后周的宋州节度使、殿前都捡典,手握重兵,深受后周皇帝的信任,可是赵匡胤后来却以契丹入侵为名,骗得了所有军权,带着大军出去转了一圈,直接发动了陈桥兵变,夺了后周天下,建立宋朝。
而赵匡胤本身也是历史上最得位不正的皇帝,因为做贼心虚的原因,他害怕手底下武将学他一样兵变,所以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权利,从此开始,宋朝就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文人领兵的时代,而武将的地位在宋朝低如尘埃,平时根本不能染指军权,发生战事的时候,才让武将统兵御敌,导致将不知兵,并不知将,事倍功半,宋军从来就没有大胜过,也没有和其他朝代一样作为强国让人敬畏。宋朝在周边国家眼里就是小羊羔一样弱, 毫无威严可言。
宋朝的弱是在骨子里的
到了宋徽宗时期,更是被金国人打破都城,俘虏徽钦二帝,皇室女眷沦为妓女被人淫辱,成了汉人的奇耻大辱。而金国对于宋朝没有丝毫敬畏心里,财宝也被搜刮一空,想要什么自己就可以去拿,徽钦二帝自然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让他们有所顾忌,要杀要剐自然是由他们高兴了。倘若赵匡胤当初没有杯酒释兵权,宋朝文武齐发展,就不会有后来的奇耻大辱,就算前期兵力强盛,后期衰弱了,但最起码余威犹在,他们也不敢对宋朝帝王肆意侮辱。
可惜呀,就因为赵匡胤,让宋朝武功荒废,整个大宋就像一个缺了一条腿的老人,又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在柴荣留下来的精锐被“大宋车神”葬送后,宋朝就再没有了强国之力,几百年下来,宋朝的孱弱是深入人心的,又怎么能指望其他国家对宋朝皇帝有所顾忌呢?
明朝生而强大
明朝就不一样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于微末,不断崛起壮大,扫除群雄,驱逐暴元,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开国兵锋天下无双,完虐异族,诸国臣服,这是史无前例的开端。后来永乐大帝五征蒙古,封狼居胥,国力达到巅峰,洪熙之治虽然短暂,但国力更加昌盛,宣德皇帝时期,朱瞻基亲率数千人马打的蒙古部落人仰马翻。数代雄主帝王威名赫赫,大明好战之风盛行,强大王朝的形象深入人心。
只是后来明英宗朱祁镇上台后,不顾百官劝阻,在太监王振的煽动下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五十万精锐大军全军覆没,皇帝被俘,致使明朝群龙无首,武将断层,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明朝的血性和强大是明英宗的保命牌
瓦剌太师也先想利用明英宗逼迫明朝投降,从而入主中原,再次实现蒙古一统天下的美梦,却被于谦等人组织的北京保卫战打得瓦剌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
在于谦的主持下,明朝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这样一来,也先的谋划彻底落空。但他又不敢杀了明英宗,因为一旦杀了明英宗,很大可能会遭到整个明朝的反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明朝全面反扑,瓦剌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的,虽然明朝丧失了五十万精锐,但是从北京保卫战让自己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就可以看出来,明朝人好战的风气绝不会因为皇帝被俘而减弱。一旦杀了明英宗,对瓦剌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这就是国力强大的好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英宗才能被俘后毫发无伤,因为瓦剌人对强大的明朝有所敬畏和顾忌,这也就给营救明英宗争取到了机会,也先虽然不敢杀明英宗,但也不能轻易放了,不然的话死了那么多将士自己也不好交代,只能让明朝赎回明英宗。
而这一点,明朝的聪明人自然清楚,所以用金银财宝主动去换明英宗,而也先也就坡下驴,解决了这个麻烦问题。
所以,归根结底,实力决定了命运,因为明朝的强大是明英宗的依仗,可以震慑敌人,所以他能活着。而宋徽宗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孱弱的宋朝也帮不了他,只能一死。不管何时,强大的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