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崇祯不愿意南迁,南迁的问题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只是最终没有成行罢了。至于为何没能南迁,我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曾有南迁之议,崇祯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时机。二是南北被起义军隔断,南迁较为危险。三是大臣们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四是前线败的太快,朝廷反应不及。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曾劝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
其实崇祯是有南迁意向的,但是他却不愿意承担放弃国都这样的骂名,于是崇祯对李明睿说道,“我也意图南迁,但是外廷大臣都不同意,怎么办?”
但是崇祯始终没有办法下决心,直到三月初四,前线已经极为危急,南迁之事才被正式提出来。崇祯对大臣们说,“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联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他的意思是说,我本来是不想迁都的,都是李明睿劝说的,你们认为这个意见怎么样?
兵科给事中李时亨也说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奉李隆基为太上皇)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没人再敢提迁都的事情了,崇祯眼见反对的呼声太高,自然也就没有办法选择南迁了。
南北被起义军隔断,南迁较为危险
我们先来看一下崇祯十七年时,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活动地图。(如下图)
土木堡之变的教训历历在目啊,当时主场作战的明英宗朱祁镇数十万大军,面对也先的几万起兵就被杀了个全军覆没,更何况如今是客场作战,而起义军的规模也远超也先的兵力,如果贸然南迁,岂不危险。
其实在大臣们眼中,皇帝的命都不重要,问题是他们的小命可金贵啊。
大臣们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
到了明朝末期,朝廷的运转效率是相当低的,尤其是大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对于一件事往往要争论许久,还是无法达成一致。
一是南迁危险,自己小命重要,就如上面所说。
二是大臣们多年积攒的家产可都在北京城呢,要他们放弃所有财产,跟着皇帝南迁另起炉灶?他们能愿意才怪,国库空虚皇帝给他们借钱都借不到,还会主动放弃?
三是不愿放弃权利,例如在太原陷落之后,李建泰曾提议护送太子南迁这件事,原本是有备无患的好事,毕竟南京方面也有一套班子,一旦北京有变故,南京方面可以迅速组成班子运转。可是北京这些大员们不愿意啊,一旦以男方为主,自己的权势岂不是要受影响?
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大臣们却仍然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完全不顾及国家利益,岂不可恨?回头来看,崇祯皇帝所说的“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是亡国之臣尔”难道没有道理吗?
前线败的太快,朝廷反应不及
以上这些原因只是皇帝和朝廷迟迟没有决定的原因,而真正导致南迁失去希望的,是前线战事恶化的速度太快,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从李自成起兵,到北京城被攻破这段时间的大事件。
正月二十六日,崇祯帝行遣将礼,李建泰开始率兵前去平叛,然而并无任何作为,一路败退回保定。至二月,形势急转直下,李建泰派人上奏说:“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
三月初六,崇祯发布“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令,并诏令吴三桂、唐通、刘泽清率兵回京。然而刘泽清并未奉诏;吴三桂则由于距离较远,裹挟百姓入关行军速度较慢,迟迟未能到达;只有唐通率领八千人抵达京城。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居庸关,驻守居庸关抵达唐通见敌军势大,直接率领所部开关投降,京城最后一道防线告破。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
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崇祯帝于煤山自尽。此时吴三桂刚刚到达山海关。
仅仅三个多月,李自成就一路从西安打到了北京,最终攻破了京城,一路走来简直如摧枯拉朽一般,这个时候还想要迁都,还怎么来得及。
综上所述,不论是崇祯南迁,还是太子南迁,一方面由于崇祯自己犹豫不决,另一方面由于朝廷争论不下,已经错过了应对时机。再加上前线败的速度实在太快,等到三月初四南迁之议失败,无论是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还是再选择迁都,都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