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凡是藩王坐大的,其结果都只能是祸乱天下。因此,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而历史上那些皇室贵胄,又都是喜欢读书,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朱允炆自然也不例外。其实早在登上皇位之前,朱允炆就曾与齐泰、黄子澄等人探讨过消除藩王坐大的问题。
朱允炆很精明,他深知在诸多叔父制约的情况下,自己的皇帝既不好当,也不可能当好。
于是,继位之后便寻找借口对藩王们磨刀霍霍了。
不过,吃柿子要捡软的捏。
所以,一开始朱允炆并没有拿燕王朱棣开刀,而是先拿其他几个威胁力较小的叔叔祭旗。
于是,就一口气裁撤了好几个藩王,其中当然也有杀鸡骇猴的意思,为的就是震慑燕王朱棣等几个有兵有将有地盘的“塞王”。
只是,事实证明朱允炆的策略并不那么完美。
尽管先拿威胁性较小的藩王祭旗比较稳妥,但却在无形中刺激了燕王朱棣。
好几个兄弟接连倒下了,朱棣怎么能不兔死狐悲?
既然皇帝迟早是收拾他的,朱棣怎能甘心坐以待毙!
于是朱棣便一边装病示弱,一边又在暗暗策划保全自己的办法。
此时建文帝朱允炆也准备对朱棣动手了。
他先是派去了两个心腹充当北平"卫戌司令″——张昺和谢贵控制北平的城防,又寻机抽空了朱棣手下的精兵,甚至还打算一举解决掉朱棣的部将。
朱棣手下的葛诚本是朱棣的心腹,但却被建文帝朱允炆的封官许愿收买了。
葛诚把朱棣装病示弱,暗中准备造反的情报报告给了朝廷,于是建文帝便命令派往北平的亲信干掉朱棣。
谁知安排下手的"城防副司令"——张信,却同情起朱棣来了。
他将朱允炆的计划和盘托出,并与朱棣定计准备先消灭朱允炆的心腹,然后再起兵造反。
那二位从南京来的城防司令一点防备也没有,一下子都被朱棣干掉了。
紧接着,朱棣便调动手下部队举兵造反了。
最后,经过了大约三年的反复争夺,燕军终于突破了政府军的堵截,采用了谋士姚广孝(道衍和尚)的建议——避开两厢直捣中央,南京防卫空虚定可一鼓而下。
果然,大兵全部派出,京师防卫空虚,朱允炆失去了赖以自卫的拳头。
形势万分危急,燕军即将渡过长江进攻京城,而南京城却已无力防守。
没办法,建文帝朱允炆只得与燕王朱棣媾和,试图与燕王朱棣达成划江而治的妥协。
但却被胜券在握的朱棣拒绝了!
此后,燕军便冲过长江攻克南京,朱允炆就此下落不明。
最后再总结一下:朱允炆的削藩之策没有错,朱棣上台后也是这么干的。只是朱允炆把削藩的程序搞反了,他本应趁朱棣还没有下决心造反的时候,先对付实力最为雄厚的朱棣,然后再对付其他几个势力较小的叔叔。但朱允炆却打算先吃肉后啃骨头,结果肉是吃掉了,但却被骨头卡住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