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小学徒
中国有一句古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文人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受人敬仰,更加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出生平民人家的读书人走上仕途的渠道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这样一场国家举办的选拔考试中夺得好名次。但是自古以来,南北就有差异,文人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北方多战乱,不如物产丰富的南方富饶,北方文人平均文化水平低于南方文人。
在明朝也是如此,科举考试取南方文人的数目要远远大于北方文人,因此激起民愤,明朝朝廷不得不做出南北榜这种区域公平的制度改良,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调和会试取士区域矛盾。
朱元璋上位之后由于人才缺失对科举考试极其重视,受到考试科目的影响,南北取士出现矛盾现象,促进了南北榜的出现
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乡试,是省级范围的考试,一般是由各布政使司以及南北直隶机关举办。读书人一旦通过乡试,就能够获得举人的称号,并且能够前往京都参加高一级的会试,会试一般由礼部举办。
中选会试的学子,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选中者即为进士。而在明朝殿试已经不是淘汰性质的考试,只是经由皇帝之手重新为考生排名次而已。
进士的社会地位很高,因为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读书人,无论是哪个社会阶级都不会太过小觑他们。同时进士们大多政治前景良好,在明朝只有进士出身才能进翰林院,而内阁大臣又只能是在翰林院中选拔,因此他们的前途光明。
在朝廷之上,结党营私虽然是个政治罪名,但是私底下朝臣们肯定是抱团共同对抗敌对势力的,因此很多同一籍贯的朝臣就会结成地方权集团,对于他们而言吸纳更多同乡及第是壮大他们政治力量的一件大事。因此取士不仅仅关系着文人们的利益,同时也是政治力量的角逐。
朱元璋即位之后,虽然他自己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他知道治理国家不是武将能够做到的事情,因此极其重视科举考试。
甚至于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直接录用通过乡试的七十二名举人,这些人并没有参加会试以及殿试,这突出表现了朱元璋对于文人治理的重视,但是侧面也表现了建立初期明朝缺乏人才的现象。之后朱元璋还曾经大范围地征召儒生参与国家治理。
但是这种行为并不能为国家带来大批的人才,因为选举的过程太过粗略,不能有效甄别庸才和人才,因此反而是选出了一批良莠不齐的官员。
很快朱元璋也发现了科举考试只能够选出文采卓越的文人,大多只能空论经书,不能学以致用。朱元璋因为出生苦寒,并不欣赏文藻华丽的锦绣文章,对科举考试大失所望。
《明太祖实录》“朕设科举以求贤,务得经明行修、文质相称之士以资任用。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辞,亦若可用,及试之,不能措诸行事。朕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以应朕,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今各处科举,宜暂行停罢。别令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庶几天下学者所向方,而士习归于务本。”——《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暂停科举,重新沿用之前的察举制度,但是察举制度很容易任人唯亲,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因此他只好恢复科举考试。
之后明朝一直沿用科举考试,但是因为科举考察程文,这是文辞擅长的南方文人的专场,因此在洪武年间,取士中竟然有高达七成以上的进士来自于南方,这很自然就激发了北方文人的不满情绪。
但是问题的导火索是洪武三十年的科举事件,那一年科举考试录用了五十二名进士,但是全为南方考生,这在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
因此北方考生愤懑不已,纷纷上疏状告考官徇私,朱元璋勃然大怒,让其他官员重新评判北方考生试卷,但是在评判之后交至朱元璋面前的考卷却是文理不佳的劣作。
之后又有人告发称评判官员故意选择文理不佳的考卷呈上,国家考试系统信誉再次下降,人民怨声载道,因此朱元璋并没有细细审查这一事件的真实经过,而是否定了之前南方学子的成绩,重新在北方学子中选出六十一人,以此来平息民怨。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一科两榜事件,这两榜被称之为南北榜。
虽南方录取人数较多,但出现无法学以致用的现象,为了调和南北取士矛盾,明廷制定了南北分卷制度,缩小了举人的竞争范围,使得选拔出来的人才更为精良
虽然在朱元璋在位期间,出现了南北榜事件,但是这时的南北榜只是明廷为了调和南北取士矛盾的权宜之计,区域公平取士的决策还没有制度化。
因此从建文帝在位期间到永乐二十二年,一共经历了九榜进士科,南方省籍贯的进士仍然占据了八成以上的进士名额,由此可见南北取士矛盾仍然很尖锐。
虽然南人取士的人数众多,但是中选的士子并非都是拥有才敢之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死记硬背的文人而已,他们完全不会学以致用,一旦处理事务之时,自身的缺陷就展露无疑,处事慌乱无措反而会危害人民。因此也有大臣频频上报,禀明任用这些人的弊端。
明朝大学士杨士奇率先提出南北分卷的措施,他认为南方人虽然文采斐然,却处事轻浮,不如北方人稳重得当。因此在《国朝典汇》中有记载杨士奇向明仁宗建议采用南北分卷:
“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今后于外书南北二字,如一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则南北人才皆入用矣。”
明仁宗还没来得及实施就驾鹤西去,直到明宣宗即位之后才用诏令的形式将南北分卷的制度固定下来。等到明代宗年间,明廷将一科分为三卷,即为南、北、中三卷。
这一划分缩小了举人的竞争范围,对于南方士子来说竞争压力更大,但是选拔出来的人才更为精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众多南方进士只擅背诵的不良局面;对于北方士子来说竞争范围大大缩小,入仕机会更大,局面更加有利。
那究竟为何明廷会如此重视北方士子呢?虽然是为了科举考试的区域公平,表面上是为了不偏不倚,但事实上明廷是出于政治考虑才会不断地增加北方士子的录用比例。
因为北方地区蒙古依旧虎视眈眈,同时还留存着大批的残元势力,如果让北方士子在科举上一再失望,难保这些读书人在愤懑之下不会被这些势力所利用,从而引发大面积的北方动乱,因此南北分卷是一种怀柔政策,同时也为在北方推行儒家教育,以此来推广忠君思想。
由于取士数额并没有确定,导致不同年间录取人数差距较大,为了进一步解决南北取士的矛盾决定采用定额取士的办法,南北分卷制度走向成熟
虽然在之后,南北分卷逐渐成型,但是每一年的取士数额并没有确定,因此北方士子的利益也不能完全固定。比如在洪武二年,只不过录用了三十余人,而在永乐二年则录用了四百七十余人,两者悬殊过大。
因此在宋宪宗在位期间,他颁布了法令,在《钦定续文献通考》中有记载:
“率取三百名,有因题请及恩诏而广五十名或百名者。”
自此科举考试取士名额固定在三百名上下浮动,但是绝不超过四百名。南北分卷已经初步实现了南北机会均等,而定额取士是进一步将这一制度细致化,自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不仅仅划定了取士范围,同样制定了对于取士数额的规定,有利于南北分卷制度走向成熟。
在明朝后期由于宦官当道或者是权臣把握朝政,在南北分卷制度中,曾经出现掌权者徇私舞弊改变南北区域取士配额的事件。
比如宦官刘瑾当政,底下的考官为了迎合他,将中卷的取士数额并于南北卷中。但是随着刘瑾独权的失败,南北分卷又自此恢复正常。
同时在《明世宗实录》中还记载了士子为缩小竞争改变籍贯而受到严厉惩罚的现象:“妄报中卷、北卷者,本部指名参退。”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对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功能较为失望,但是总体上科举是当时最为完善、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因此朱元璋只好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大多考验考生诗词歌赋、儒家经典,因此中选却不能学以致用者占很大一部分。
同时科举考试中选者又以擅诗文的南方士子为绝大多数,激发北方学子的不满情绪,明廷为了稳固北方学子的情绪,又为真正选拔贤士,故而采用南北分卷制度。
南北分卷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一大进步,既实现了南北区域的机会公平,又是明廷稳固政权的一大措施。为了进一步制度化南北分卷,明宪宗时期再次采用定额取士,真正实现细致完整的南北分卷制度,虽然之后偶有反弹,但并没有动摇南北分卷制度。
参考历史文献:
《钦定续文献通考》
《国朝典汇》
《明太祖实录》
《明世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