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故事总是篇幅短小,道理明确,小小的故事,却包含了大大的道理,比如所说曹冲称象,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的聪明才智;孔融四岁让梨,则是在道德上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品格;学习《悯农》,更是明白了,劳作不易,要珍惜粮食。
可是故事的后续却鲜有人知,曹冲13岁就英年早逝,曹操因为天才儿子死了,怕今后没人能治得了他的好友周不疑,于是将其也杀死;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也被曹操以“欲图不轨”、“招合徒众”等罪名将其诛杀;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曾写下“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后却成为了一名鱼肉百姓的贪官。
当年那些故事,我们终究只看到了开头,没看到结尾,甚至在学习的时候,老师也未曾向我们提及,后来这些人怎么样了,就算提及,也只是说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部分,比如说当年的孔融当了北海丞相;那个凿壁偷光的小孩,靠知识改变了命运,当了大官……因此,我们也不知道,当年司马光救小小孩的是谁,救了人之后,背后还获得了什么利益。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出自《宋史》,内容大致为:司马光七岁,就如同一个成年人一般,天赋异禀;一群孩子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人都吓跑了,司马光却勇敢地抱起一块大石头,将水缸砸破,救下了落水之人。
这个小小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好学,沉着冷静的孩子,遇事不慌,有勇有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故事虽短,道理却深刻,且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也教育了一群懵懂的孩子什么是沉着冷静,救人于危难之间。
故事背后的故事,所救之人不简单
但是,故事的背后却没提及被救的孩子是谁,长大后我们再次查阅资料才知道,被救的小孩叫做上官尚光,是司马光小时候的玩伴,后来此人还成为了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为了报答司马光的恩情,他搬家到了城西龙堤南坡之后,还修建了一座“感恩亭”。
不过在当时还有一个巧合的事情发生,那就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司马光的父亲就升官了,之后更是做到了封疆大臣,很多人都推测,这和司马光砸缸救人有关,父亲也因此受益。不过,将这些后续的故事讲出来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不仅喧宾夺主,影响了课文本来要宣扬的思想,还加大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难度。
老师从不讲他的原因
老师之所以没有说那个小孩是谁,其实就是,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旨,文章想要给小孩子宣传的就是见义勇为、沉着冷静的良好道德品质,若是加上后来的故事,岂不是喧宾夺主,加大孩子的理解难度。
其次,孩子还小,理解有限,分析能力有限,若是在故事的后面还要加上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孩子们也理解不了,甚至在理解的时候出现偏颇,说出来了也只会增加文章的篇幅。
还有一点,课堂时间有限,老师更应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有用来强化主旨,比如说例句同类型的例子,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文章说了什么,明白自己要是遇到同类型的事情该怎么做,而并非花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和经历,来讲述晦涩难懂,或者和文章主旨毫不相关的其他事宜。
综上所述,秉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老师更应该将正确的知识传达到孩子的脑海中,而不是增加他们理解的难度。而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本是就有严密的逻辑,清晰的主旨,包含了深刻的道理,老师能够将文章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讲透就行。至于旁征博引,也应该往和主旨相关的地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