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陈桥兵变”到正式“黄袍加身”,赵匡胤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从“陈桥兵变”到正式“黄袍加身”,赵匡胤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宋代的非常重大疑案之一,之所以此次事件显得非常重大,是因为赵匡胤等通过这一事件取代后周柴氏,建立了大宋王朝,赵匡胤得以“黄袍加身”,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而且,此次事件让赵匡胤更深切地认识到兵权对于皇权的重要性,因而影响了大宋王朝后来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杯酒释兵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等。之所以此次事件成为特大疑案,其中最大的疑问在于”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预先策划好的还是在众将领的逼迫下才勉强采取的行动,是自导自演的”黄袍加身“大戏还是无奈之下被披上黄袍的?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柴荣皇帝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驾崩,年仅三十九岁,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此时,深受柴荣信任和倚重的赵匡胤是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他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后周的主要军权。小皇帝柴宗训年幼不懂事,而垂帘听政的符太后和主持朝中军政大事的宰相范质、王溥等因为手中没有多少兵权,根本就无力抑制赵匡胤等。

次年正月初一(1月31日),边疆传来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的消息,朝中主政的宰相范质等刚辅佐小皇帝登基,慌乱之中,没有核实边疆战事实情,匆忙派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北周大军行至陈桥驿,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发动了“陈桥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新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随后,周恭帝被迫禅位,降封为郑王,赵匡胤即位,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那么,“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提前预谋好的一场夺位大戏,还是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于众将的胁逼才无奈而“黄袍加身”的呢?

对这一重大疑问的解答虽然在史书中找不到切确的答案,但从各种史料中,以及根据当时的现实局势的合理推论,大致可以得出结论:“陈桥兵变”赵匡胤不可能不知情,不可能没有兵变的想法;“黄袍加身”并非赵匡胤身边的将领们强逼他做的,而是他本来就有此意愿,他早就有穿上黄袍的策略,兵至陈桥只是让赵匡胤有了合适的机会。

赵匡胤

第一,官修史书虽然把“陈桥兵变”中的赵匡胤描写得很被动,认为是无奈之下才答应“黄袍加身”的,但赵匡胤事后的举动表明他是心里早有想法的,穿上黄袍是他的意愿。

根据史料的记载,兵至陈桥驿时,是一些众将议论“主少国疑”,因而经过众议,决定劝赵匡胤发动兵变,集体提议拥立赵匡胤为皇帝,而赵匡胤之前不知情,并在众将提出建议时表示明确拒绝,然后,在将士拔刀表明决心时,他才不得已地表示,认为众将自贪富贵,立他为天子,若众将听从他的命令,否则,他绝不答应为新主。而正是在众将士一致表示“惟命是听”的条件下,赵匡胤才答应“黄袍加身”,之后,便率军回师的。

但是,官修史书的这种说法有几个疑问:

一是官方史书常常为尊者讳,为了体现赵匡胤对于后周柴荣的忠诚和感恩,有故意将他写得是在很被动的状态下才无奈同意兵变的,似乎这是众将的主意,而非是赵匡胤的意愿。但是,在众将拔刀执意劝解下,赵匡胤不是竭力劝诫,而是提出条件,要求众将领完全听从他的,他才同意兵变。这让人怀疑,赵匡胤是假装不知情,以此来考验将领们是否真的想谋反,是否在谋反后能完全听从他的,这其实是在加强兵变的统一看法和军队的凝聚力。以赵匡胤当时的威威、资格和影响力,如果他真正地忠诚于柴氏皇权,真正对柴荣感恩,他若坚决拒绝兵变,没有哪一个将领敢执意谋反。这说明,众将们兵变的建议,其实正是符合于赵匡胤心中的想法,拒绝只是在演戏凝聚军力。

二是史书记载,当将士们的兵变情绪被煽动起来之后,都同心想举行兵变,此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和赵匡胤的亲信赵普谋士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取出来,披在刚醒过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拥立赵匡胤为帝。奇怪的是,赵匡胤率兵是要去抵抗辽军和北汉军队的,怎么会那么快就能拿到“黄袍”呢?而从描述来看,赵匡义和赵普这两位赵匡胤的绝对亲信是政变的谋划者,这要么是他们早已猜到赵匡胤有称帝的想法,事先做了准备;要么是他们背着赵匡胤早做好兵变的准备,而后一种情况可能性很小,如此重大的兵变决定,未经赵匡胤的默许,他们是不敢干的。再说,即便是赵匡义和赵普悄悄做准备,作为治军十分严谨的赵匡胤不可能不对他们的行动有所觉察,总之,赵匡胤即便不是事先参与或知道兵变之谋,只是兵变是遂他所愿。

三是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便没有再北上征战,而辽兵即“自行遁去”,赵匡胤率军回都城,而边疆却没有异常战事,这让人感到很奇怪,甚至有人认为,辽汉合军侵后周边境的消息,是赵匡胤派人故意放出来的消息,为的是能统掌兵权。

赵匡胤‍

《辽史》中并没有“是年南寇”的记录,边疆战事似乎子虚乌有,因为赵匡胤兵变之后,边疆无异常。而且,在赵匡胤即位之后,他斩了封邱的守门官,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而且,在兵变前夕,京师汴梁便有谣传称“点检作天子”。兵变之后,赵匡胤的母亲曾言:“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这都表明,“陈桥兵变”应该是一起早有预谋的军事政变。后来,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罢去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一职,以防备“点检做天子”的政变之戏重演,这也是一种证据。

第二,周世宗驾崩后,禁军朝有利于赵匡胤的方面变动,北周少帝柴宗训登基前,政局不稳,谣言四起,“陈桥兵变”后,政局平稳、顺畅,这都让人感到,“陈桥兵变”是早有准备的,而非赵匡胤不之情。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驾崩,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七岁的小皇帝即位,没有兵权的宰相范质、王溥等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此时,忠于后周柴氏皇权的朝中大臣们对掌握兵权的赵匡胤已十分警惕,其中有人便提出不应让赵匡胤再掌握禁军,甚至还有大胆的朝臣建议符太后和辅政大臣支持小皇帝先发制人,尽早除掉赵匡胤,但是,后周恭帝柴宗训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面对“主少国疑”的状况以及朝中的乱局,加上有朝臣已经开始提防和排挤赵匡胤,作为长期掌兵的赵匡胤不可能没有想法。赵匡胤深知五代时期军制要害关系,《香溪集·五代论》有一句话说:“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对此,赵匡胤是不会不警惕的。

符太后等心不够狠,而赵匡胤及其心腹却在加紧掌控禁军的行动。在周世宗驾崩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发生了变化,而且,这变化是有利于赵匡胤掌握关键军力的。

后周的军事体制与五代其他国类似,但皇帝亲征离京时,由重臣任大内都检点,皇帝返京后便撤销。后改来,设殿前都指挥使为殿前司最高长官,同时,设副指挥使和都虞侯。显德三年(956年)末,又设都检点,之后又设副都检点,其军权在都指挥使之上。可是,殿前司长官的地位虽低于侍卫亲军司的长官,但所掌握的军力亲近皇帝,统领内殿直、外殿直、内直和东西班等机要部队。

慕容延钊

周世宗驾崩后,后周禁军的变化对赵匡胤显然是很有利的。在关键的殿前司,原本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而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其关系非同寻常。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由王审琦担任,而王审琦为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殿前都指挥使得石守信一样,皆是赵匡胤核心军事势力圈子的骨干人物。如此一来,整个殿前司的所有高级将领,皆是由赵匡胤的嫡系成员担任。此外,在侍卫司的高级将领中,与赵匡胤有“兄弟”之谊的韩令坤当时正率领兵驻守扬州,京城侍卫司高级将领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他虽不是赵匡胤亲近的人,但也并非敌对,而且她势孤力单,无法抗拒赵匡胤的嫡系将领所率领的部队。

很显然,如此周密的关于禁军的安排,说赵匡胤一点儿也没有想到“黄袍加身”的事,这是不可能的,五代时政权交替频繁,而赵匡胤是老到的政治军和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会对谋反的事那么迟钝吗?显然,对于“黄袍加身”的事,赵匡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第三,“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师都城,一路特别顺利,到了京城,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早已得悉兵变的事,便打开城门接应;而朝中权臣范质、王溥也很快拜赵匡胤为新主,如果不是事先准备充足,能如此顺利吗?

如果说,在禁军系统中,对兵变还有一点点不足的话,那就是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仅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仓促想率兵抵抗,但他还没有能召集好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了。赵匡胤顺利进京城,按之前陈桥的约定,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有陈桥随军的赵匡义、赵普及其他忠心的将领,加上开城门的“结社兄弟”石守信、王审琦等,朝局已定,黄袍穿稳了。

朝中少帝的辅政大臣范质、王溥等,与赵匡胤的相见很有趣。赵匡胤事先派潘美去知会范质等,当时早朝尚未结束,宰相范质得到兵变的消息后抓住王溥的手表示后悔说:“仓猝遣将,吾侪之罪也。”他紧张得紧掐王溥的手。而王溥不敢吭声。赵匡胤到了之后,范质表示:“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太宗性仁厚,流涕被面。然质知事不可遏,曰:‘事已尔,无太仓卒,自古帝王有禅让之礼,今可行也。’因具陈之,且曰:‘太尉既以礼受禅,则事太后当如母,养少主当如子,慎勿负先帝旧恩。’太祖挥涕许诺,然后率百官成礼。由此太祖深敬重质,仍以为相者累年。”

陶谷

文武大臣皆已支持,兵权彻底掌控,所有障碍皆清楚,剩下的事是正式登基了。于是,赵匡胤的得力大臣和亲信们劝逼少帝柴宗训举行禅让仪式,当时临时似乎缺禅让诏书,但翰林承旨陶谷却从袖子中拿出一份,禅让仪式顺利举行,恭帝柴宗训降为郑王,赵匡胤即位为皇帝,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得任所在地宋州,于是,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赵匡胤为宋太祖。

明眼人都可看出,从“陈桥兵变”到正式“黄袍加身”,无论是军事还是政事,诸事皆进展得如此顺利,若没有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赵匡胤能如此顺利登基吗?可见,赵匡胤一定是早已作了准备。以至于后世评论说,“陈桥兵变”兵不血刃乃是历史上最“完善”的兵变和谋反。

最后,王夫之曾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而其中的第一戒“保全柴氏子孙”既是歉意、报恩,也是透露了一种信息:赵匡胤即位并非理直气壮,而是早就有计划的了,否则,不会特意立此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后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众将,开国皇帝,将领,工作,边疆,史书,知识科普,陈桥兵变,王溥,范质,赵匡胤,王审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后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众将,开国皇帝,将领,工作,边疆,史书,知识科普,陈桥兵变,王溥,范质,赵匡胤,王审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后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众将,开国皇帝,将领,工作,边疆,史书,知识科普,陈桥兵变,王溥,范质,赵匡胤,王审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