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实话世经/内需增长潜力远未见底

实话世经/内需增长潜力远未见底

实话世经/内需增长潜力远未见底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加速推进,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升级方兴未艾,消费筑基星火燎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规模巨大的内需市场,消费增长的体量和潜力值得深入研究。虽然市场关注点更多聚焦于消费升级,但笔者认为,伴随着中国式内生增长模式的逐步确立,消费筑基将成为更显著的行业趋势。消费筑基这条不同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却契合中国资源禀赋的内需之路,既有充沛的活力又有坚固的韧性,并将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一是国民收入潜力释放奠定消费扩大的坚实基础。根据库兹涅茨的长期消费函数观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低于繁荣时期,高于萧条时期。因此,长期来看消费的总量与收入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数据,到2025年中国名义GDP(以美元计价)将达到22万亿美元,同期美国GDP预计为28万亿美元。依据IMF名义经济增长水平预测,笔者认为到2030年中国名义GDP有望超过30万亿美元。基于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将增加,因此未来十年居民收入潜力的释放无疑是筑基消费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我们的测算,2030年中国最终消费(含居民与政府)支出有望达到1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远超2021年的62万亿元,中国消费规模增速将以快于经济增速进行扩张,2021至2030年间年化增速约9.1%。从人均GDP来看,2021年中国人均名义GDP折算1.26万美元,预计在2025年有望达到1.59万美元,并在2030年或达到2万美元。人均GDP的提升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上行,最终导致消费支出增加。以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衡量标准,纵观全球,基本上呈现中高收入国家消费率高于中低收入国家的趋势,也就意味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也会随之上行并维持稳定。

二是共同富裕激活基础性消费的基数优势。历史数据显示,2013至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约为69.9%,同期美国居民消费倾向为88.5%,高出中国18.6个百分点。尽管中国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但中国地广人博,基数优势可以有效放大消费边际改善的总量规模。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总量为14.12亿;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中性情景下,到2035年中国人口总量将为14.01亿。如此推算,若2023至2030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围绕着疫情前(2014至2019年)的增长中枢水平增加,那么2023至2030年间居民消费支出或可累计增加超过30万亿元。

农村及下沉市场成焦点

当前,中国消费倾向上行的空间仍十分充足,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共同富裕缩小两极分化,助力消费增加。未来中国居民收入结构将呈现收入群体向上跃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结构性变化,使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有效扩大,也只有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了以后,才能够更有效地扩大中国的消费。另一方面,农村消费规模扩大促进基础性消费崛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引下,农村消费规模扩大,大众消费品以及下沉市场将成为增长点。

三是新务实主义推动消费重心下沉。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受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文化层面,决定了一个社会如何定义消费,以及需要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也影响着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和愿望,以及对此的看法。最近三年受到疫情冲击导致的心态变化也对居民消费偏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短期来看,人员出行自由度提升,消费场景的恢复,有助于各种商品及服务消费恢复,消费重新回到增长轨道。长期来看,学术论文发现在经历过灾难,如洪水、地震以及新冠等事件之后,居民之后的消费心态会发生变化,对于价格的敏感性与对于质量的追求同步提升,体现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上行与外移,我们称之为新务实主义消费。

笔者认为,在新务实主义消费下,衣食住行等基础性消费在中国仍将作为主导的消费领域,重心下沉的市场与更新换代的需求将造就中国消费筑基的投资热点,体育鞋服和专业运动、健康饮食、绿色智能家电、绿色住宅、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或将受益于新务实主义的消费习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实话世经/内需增长潜力远未见底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实话世经/内需增长潜力远未见底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实话世经/内需增长潜力远未见底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