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看起来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隋朝怎么能在四个月内干掉陈朝,即隋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是三国末期“晋灭吴之战”后,我国古代又一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三家归晋,天下一统。可惜司马家不争气,不久就搞出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一大摊子事儿,这才有了三百年后隋文帝再一次统一天下的隋灭陈之战。
当年晋武帝司马炎调集20余万军队,分六路南下灭吴,东吴撑四个月。这次隋文帝集518,000人,分八路南下灭陈,陈朝也只撑了四个月,历史就是这么凑巧!
公元581年2月,隋文帝杨坚代北周自立为帝,建立隋朝。此时杨坚便有意南下灭陈,不过担心北方崛起的突厥这个大后患,所以杨坚才改变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决定先北后南,即先败突厥,再灭南陈,这才让盘踞长江流域的陈朝多续命了八年。
在经历一系列军事和外交手段后,北方的突厥隐患基本被消除,这时就轮到南边的陈朝了,而此时正在首都建康的皇宫里欣赏歌舞的陈后主陈叔宝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隋朝送给陈朝的第一份大餐便是隋朝名相高颖提出的“疲陈之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骚扰战,即在陈朝农业丰收时派少量部队大张旗鼓,做势攻陈,令陈长聚集大量军队防守以耽误其农业生产,破坏其国之根本。二是间谍战,派大量间谍进入南陈境内进行焚烧府库等破坏活动,在扰乱军心民心的同时,进一步削弱陈朝的经济实力。
隋朝送给陈朝的第二份大餐是迷惑战,即进行战略欺骗。在长江中上游建造大量船舰时,故意将一些废料顺长江流下以威胁陈朝,并让陈朝驻守长江中游的军队不敢妄动南下防卫都城建康。
而在长江下游的隋朝军队却秘密建造收购舰船并隐匿起来,将一些破船摆在台面上,同时让一些军队时常在江边狩猎,让陈朝觉得下游的隋军没有舰船,短时期内没有渡江的计划,以减少其防备。
隋朝送给陈朝的第三份大餐是舆论战。隋文帝下诏历数陈后主的罪状,并将其抄印30万份在陈朝境内散发以收买民心,这种大规模的舆论战,古之罕有。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隋文帝于公元588年10月决定正式出兵,领杨广为尚书令,高颖为元帅长史。没想到吧?这位遗臭万年的昏君加暴君居然是隋灭陈的总指挥!
在兵力分配和部署上,隋军分为长江中上游和长江下游两个军事集团,各有自己的战略目标。
长江中上游军事集团,以隋文帝杨坚第三子,秦王杨俊为总指挥,说到这儿我就想到另一个秦王——李世民,当然二者不能相提并论。长江中上游军事集团兵分三路,杨俊出襄阳直抵汉口,荆州刺史刘仁恩兵出江陵,清河公杨素兵出奉节。这三路隋军的战略目标是围歼陈朝在长江中游即两湖地区的兵力,使其不能南下救援首都。
长江下游军事集团由杨广任总指挥,兵分五路。杨广六合,韩擒虎出庐江,贺若弼出广陵,这三路是围攻建康的主力。第四路王世积攻江西,支援三路主力,第五路燕荣出连云港,绕海攻三吴地区。
在隋朝大军压境之时,南边的陈朝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当隋朝在两湖地区的战报一封封飞到陈朝首都时,施文庆等扣押不发,陈后主基本被蒙在鼓里。看到这幅情景,是不是很眼熟?当年秦末天下大乱时,赵高不就也是如此瞒着秦二世胡亥的吗?可见成功各有理由,失败却如出一辙!
此时正值大年初一,后主陈叔宝又调驻守长江沿线的两个儿子回首都,一起吃团圆饭,让陈朝本就羸弱的长江防线更加不堪。不懂军事又不听部将建议的陈叔宝,可谓是昏招迭出。在隋军还未对建康形成合围之时,拒绝部将出击分割隋军的建议,把10余万大军撤回首都,让隋军彻底包围建康。在决战关头,大将萧摩诃又得到自己妻子与陈叔宝私通的消息,你看这事儿给办的!
在陈朝内部乱哄哄一片之时,隋军的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完成了自己的战略任务,杨俊集团包围阻挡陈朝在两湖地区的军事力量,使其不能东下救援首都。杨广集团彻底包围健康,最终城破,陈朝灭亡。
当随军攻入健康之时,有人建议陈叔宝体体面面的投降,打不过嘛,男子汉能屈能伸。陈叔宝却十分畏惧,抓耳挠腮半天,山人自有妙计,决定躲到井里。可能怕自己一个人孤单寂寞冷,又带着宠妃张丽华一起躲进去,口中默念“找不到我,找不到我”。当然这没有意义,最终分分钟被隋军从井里给捞了出来。
陈叔宝这怂货,既不能像后主刘禅,吴主孙皓一样体体面面的投降,又不能像崇祯一样找颗歪脖树,既不想降又不想死还跑不了,最终躲到井里。你以为这是老鼠精的无底洞,可以从洞里直接偷渡去美国?
公元589年的灭陈之战,杨广率领51万大军,四个月内轻松搞定陈朝,后来杨广带着百余万大军三征高句丽,仗确打得稀里糊涂。
我们这才发现,当杨坚,高颖,杨素,韩擒虎,贺若弼这些真正的弄潮儿退去,杨广还真tnd是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