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世民动了杀心。
在当时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中,就包括以“房谋杜断”而闻名于世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夕,李世民曾经派遣尉迟恭拿着他的佩剑,前去寻找房玄龄和杜如晦。
要他们即刻动身前往秦王府商议大事。
李世民特意向尉迟恭交代,如何此二人不肯前往,就用他的佩剑取下二人的项上人头。
众所周知,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集团的核心成员,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李世民会这么做,实在是令人费解。
那么,他为何这么做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局势说起。
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争储一事由来已久。
一开始双方还算按规矩来,基本都是在朝堂上打嘴仗,互相指责对方。
然而,随着李世民不断建功立业,直至当上天策上将后,李建成才意识到自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于是他开始不讲规矩。
串通后宫说李世民的坏话都算客气的了,他甚至几次三番想要了李世民的性命。
仅史书上关于此类事情的记载就有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皇家猎场里。
当时,唐高祖李渊带着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人一起游猎,想要缓和兄弟间紧张的气氛。
期间,李建成说有匹绝世良驹,一定要让李世民骑一骑。
按照李建成的计划,李世民只要被甩下来,就算不死也要落个残疾,自然无法与其争夺太子之位了。
好在李世民常年征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每当烈马要将他甩开时,他就一跃而起,轻松落地,接在再一跃而起,骑到马背上。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最后烈马都放弃反抗了,此事才算结束。
第二次发生在太子府。
一日,李世民意外收到了李建成的请帖,说准备了酒宴,约他到府上一叙。
以当时双方的关系,原本这宴会李世民是不会参加的。
然而李世民也看得出来,这事八成与李渊有关。
李渊虽然喜欢拉偏架,但是并不希望看到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因此经常和稀泥,想方设法让兄弟和好。
如果不是李渊的意思,李建成才没兴趣搞这么个宴会。
而碍于李渊的面子,李世民也只能如约赴宴。
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在酒宴上李世民突然吐血不止。
很显然,他的酒菜里有毒。
坐在一旁的淮安王李神通素来与李世民交好,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李世民送回秦王府。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休养了好一阵子才恢复过来。
第三次,李建成干脆设下了天罗地网,以图万无一失。
当时,匈奴出动数万人马犯边,唐高祖李渊急忙下令,让齐王李元吉率领大军前去抵御。
趁此机会,李元吉得到李渊的批准,从秦王府将士中挑选了大批人马,到他手下听命。
这其中就包括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人。
削弱李世民势力的意图昭然若渴。
这还没完,李建成早已对李世民动了杀心。
他和李元吉密谋:等大军出征的时候,李世民必然会前往送行。到时候埋伏八百刀斧手,直接将李世民解决掉,为夺嫡之事彻底画上句号。
好在李世民通过安插在太子府的眼线,提前得知了此事。
这才没有让李建成的计划得逞。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世民必须做出抉择了。
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明白,发动玄武门之变已成定局,他和李建成最后只能留下一个人。
然而他心中依然犹豫不决。
倒不是他还顾念什么兄弟情义,而是此举风险太大,且对于他的名声危害太大。
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如果世人认为他得国不正,那么善后工作会非常麻烦。
因此,到了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不断找心腹们开会,讨论要不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当时,秦王府属官大多被李渊下旨调离了,而房玄龄与杜如晦干脆被赶出了长安城。
李世民能够给他出主意的也就尉迟恭、长孙无忌等几个武将。
武将嘛,一向信奉富贵险中求,因此他们极力怂恿李世民起兵。
李世民虽然明白他已经没有选择,但是如何降低风险?如何处理善后?
这些事情不考虑好,他心里不踏实。
此时,他想到了他的首席智囊,房玄龄和杜如晦。
虽然他们已经不在长安城了,但是这不碍事,李世民直接派尉迟恭前去,请他们二人回来议事。
结果,李世民等到的消息却是,二人拒绝回来。
理由是,唐高祖李渊下旨将他们赶出长安城,他们如果返回秦王府,那就是抗旨不遵,是犯了死罪。
李世民当时气得在家里对二人破口大骂,完全没有往日礼贤下士、谦谦君子的形象。
这也不能怪李世民,毕竟他的第一反应是遭到背叛了。
其实,李建成、李元吉早就打过秦王府一干人才的主意了。
李建成就专门送了一车金银珠宝给尉迟恭,表示愿意与其结交。
太子礼贤下士,刻意结交,还有那么一车珠宝,换成一般人早就欣然接受了。
但是尉迟恭可不是一般人,李世民待他恩重如山,他是不会背叛李世民的。
因此,他委婉地拒绝了李建成,表示自己高攀不起。
同时他还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虽然嘴上说没事,但是却更加看重尉迟恭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尉迟恭在整个玄武门之变中戏份最多的原因。
而李元吉则试图笼络段志玄。
有的人可能对他不熟悉,他是秦王府右二护军。
要知道,尉迟恭也只是左二副护军,在当时段志玄的官职还比尉迟恭还要高一点。
而段志玄的反应与尉迟恭如出一辙,他果断拒绝了李元吉的好意。
这还是已知的,天知道他们二人有没有暗中笼络其他人。
如果房玄龄、杜如晦被他们笼络过去,那么后果不堪想象。
要知道,整个秦王府虽然谋士众多,但是真正能堪大用的只有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了。
这不仅是因为二人的智谋,更是因为他们知道李世民的很多秘密。
李世民其实是有很多底牌没用的,这也就是为何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看上去很仓促,却能够一击成功的原因。
如果这些底牌也被李建成得知,那么李世民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也正是因此,李世民才会让尉迟恭拿上他的佩剑,再去请一次房玄龄和杜如晦。
如果他们依然不来,那么必定有了二心,只能杀了他们二人以绝后患了。
这也就是李世民为何让尉迟恭,拿着剑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原因。
好在此二人聪明过人,一看到尉迟恭带着李世民的剑来,二话不说就跟着他走了。
在秦王府,房玄龄、杜如晦为李世民分析了当下形势,以及李世民的优势和劣势,完善了原本的计划。
正是因为有他们二人的谋划,玄武门之变才能进行得那么顺利。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二人依然忠于李世民,为什么一开始要拒绝回秦王府呢?
首先,是他们爱惜名声,不愿参与到玄武门之变中去,想要置身事外。
这些谋臣,或者说谋士,饱读诗书,对于名声非常看重。
其实,当他们第一眼看到尉迟恭的时候,就明白他的来意了。
当时,李世民身边已经没多少心腹了,大部分人都被李渊调离了秦王府。
一旦他们跟着李世民回去,由于人手不足,他们必然要参与到玄武门之变的执行中去,比如说搞定朝堂上的一些大臣。
别看后来“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拼命的美化,找了各种理由。
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明白,其本质还是“犯上作乱”。
即使到了现在,“玄武门之变”依然是李世民身上的一个败笔,被不少人指责。
虽然,最早怂恿李世民起兵反抗的,正是这二位。
但是时过境迁,情况不一样了。
毕竟,之前李世民身边人才济济,他们只需要在背后替李世民谋划就好了。
等事成之后,好处少不了他们的,锅却可以让别人背。
而现在,他们要亲自下场,这以后名声可就好不了了。
自然,他们就不想参合进此事了。
很显然,他们也被迫参与到了玄武门之变的执行中,只是不确定他们具体做了什么。
其次,他们对李世民不放心。
倒不是他们觉得李世民胜算不大,而是担心李世民优柔寡断,难以下定决心,将计划坚定的进行下去。
万一他临阵改主意了,那大伙都要跟着遭殃。
这种顾虑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李世民的优柔寡断属于遗传的。
从他爹李渊,到李建成、李世民都有这毛病。
李渊既想让李建成当太子,又想让李世民开疆拓土、抵御外敌。
李建成犯了错,他当时可能想治李建成的罪,结果过几天就改主意了。
他被李建成说动,想要治李世民的罪,然后发生点什么事,他又改主意了。
就是因为从李渊这里解决不了问题,李建成才会不讲规矩,想要置李世民于死地的。
至于李建成,李元吉隔三差五给他出谋划策,除掉李世民。
大部分时候,李建成却老是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
而李世民优柔寡断更是显而易见。
李建成明显不讲规矩,对他下手了,但是李世民却对于要不要除掉李建成拿不定主意。
即使到了玄武门之变发动前夕,李世民依然对于到底要不要发动玄武门之变而犹豫不决。
即使尉迟恭、长孙无忌等心腹轮流劝说,他依然没有完全下决心,依然推说先占卜一下吉凶。
结果张公瑾看不下去了,走过去直接将占卜用的龟壳夺走丢到一边,直接质问李世民:难道占卜结果不好,就等着任人宰割?
要知道,当时消息传递没有现在这么快捷,在房玄龄、杜如晦看来,李世民还没有下定决心。
如果他们贸然前往,很可能跟着优柔寡断的李世民一起丢了性命。
然而,当尉迟恭带着李世民的佩剑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一下就猜到了李世民的意图。
李世民只有在下定决心的情况下,才会对他们动杀心。
这反而让他们放心下来,于是这次便跟着尉迟恭回到了秦王府。
再次,他们担心惹来杀身之祸。
这并非危言耸听,实际上之前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前面提到过,尉迟恭拒绝了李建成与其结交的好意,结果招来了杀身之祸。
对方先是派刺客行刺尉迟恭,幸亏尉迟恭消息灵通,事先得知此事。
于是尉迟恭将家中门户大开,然后躺在房里假装睡觉。
刺客到了尉迟恭家里,一看这阵仗,知道对方已经有了防备。
刺客每次去尉迟恭家,都是这种情况,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计划。
这次,直接找了个罪名诬陷尉迟恭。
于是李渊下令将尉迟恭抓起来。
李元吉更是对其严加审问,很显然,他不仅想要除掉尉迟恭,还想趁机将李世民拖下水。
好在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去李渊那为尉迟恭求情。
于是,优柔寡断的李渊又改主意了,下令放了尉迟恭。
有了尉迟恭的前车之鉴,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得不小心、谨慎。
所以,当他们后来前往秦王府的时候,不仅没和尉迟恭等人一同行动,还特意装扮成道士,为的就是掩人耳目,确保安全。
最后,是文人的通病,那就是做事讲究名分、规矩。
正如他们所说,当时李渊才是皇帝。
虽然他们是李世民的部下,但是他们更是李渊的臣子。
皇帝将他们逐出长安城,身为文臣,他们习惯性遵守法度,自然不愿意违背皇命。
当然,他们忠于的是李世民,而非李渊,他们只是有点过不去心里这道坎罢了。
当尉迟恭第二次前来的时候,他们给自己一个借口(比如小命要紧),便毫不犹豫的动身了。
弄清了这一切的清因后果,我们会发现整件事其实是一场误会。
李世民认为房玄龄、杜如晦有了异心,对他们动了杀心。
而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反应够快,没有继续拒绝前往秦王府,否者这皇位可就不是李世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