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陛下和魏征的联合计谋,一个明君、一个铮臣?
魏征也是多面的。什么刚正不阿都是后人把自己对官员的美好希望加上去的,举个例子唐太宗修改史书,就是魏征力倡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魏征是为了提升地位之后更好地提意见。李世民啥时候修改史书了?皇帝频繁的看史书甚至隐晦地提出对实录的修改意见,主流观点都认为是从太宗开始的。你说的主流指的是哪些人?不过李世民的确对史官有影响,至于你话语中隐藏的李世民改史的意思我不认可。这,我也没说直接改史,不过隐晦或间接的影响时间太宗没少干。
李世民的确影响了史官修史,不过他目的还是希望史官把他从好里写。就想到了明朝的言官们。言官做大有土木堡之变的因素也有宦官无话语权的因素舆论在手啊皇帝没辙因为要靠官僚集团治国所以有了厂卫但崇祯裁撤厂卫,没了制衡,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崇祯当政还不如天启呢。
讪君卖直,没看过魏征的文章跟柬文,所以不敢下定论。李世民棒。看到一半就想他应该去收拾东林党。他们已经换了,集体跳槽的大清娱乐集团,那是因为赢董老了,也死早了,换赢董35岁时你再来看看。东林党的江南土豪集团有阉党多?浙党楚党宣党都投靠了阉党,这些人才是真正能代表江南土豪的。
明朝流行“文死谏”,官员都期待着上谏被贬然后大义凛然的出放也是够变态的。像魏徵这种边拍边忽悠边教育的属于情商高的了。说点题外的话。《西游记》里李世民被恶鬼刁难,李世民赶紧让魏征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词,因为李世民被自己哥哥和老爹的鬼魂包围了。虽然是戏说,但是作为一部流传甚广的小说来说,也许这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
如果是李世民,分分钟让这群文官,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相当好皇帝,就不要怕挨骂,畏首畏尾,终不得其所。主动权在谁手中很重要!当然,我们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这个现在有功劳全归领导是一个道理,你就算提的建议再合理再重要,前提也是领导领导有方。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肯定都有其一定的发现源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抛弃之前传承下来的政治制度,建国时的那位试过了,可以失败了。
对于一个帝王,王权的稳定至关重要。尤其像李世民这种,皇位来得不怎么干净的。最后的论述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不认为对魏征的打压能有什么效果。李世民容忍魏征等一班大臣的劝谏,是因为他杀了亲兄弟后以武力逼迫其父皇让位。不是说不能进谏,而是第一你自己要是个正人君子第二你提的意见要正确且行之有效。你再看看明那群凑表脸的,如刘大夏这群货忽悠皇帝停止下西洋,他们说浪费钱,实际上呢,永乐年间能富得流油下西洋功不可没。而刘大夏他们的目的呢?下西洋抢了他们自己的生意,所以这群文官必须“进谏”,让皇帝放弃下西洋,省得挡了他们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