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北宋政权自此而始,北宋被认为是仅次于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二唾手可得的王朝。宋朝自建立就与北方雄虎辽朝形成对峙的格局,对外国策自然也重点放在了抗辽和御辽的上面。
自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方之后,开始收拾北方的北汉,辽朝知道唇亡齿寒,派兵拯救北汉。从此北宋与大辽结下了血海深仇。大辽要入主中原,北宋要扫平北方,实现唐太宗时期的辉煌。赵匡胤虽英雄一世,却始终没能如愿扫平大辽。这一担子自然落到了弟弟宋太宗赵匡义的身上。赵匡义曾与哥哥南征北战,大辽的存在始终是自己的心患,坐上帝位后,为了实现全国统一。他终于大胆地向大辽挑战,在高粱河两军发生血战,兵戎相见。然而,宋军却被打的丢盔弃甲,全军溃散,此次可是皇帝亲征,没想到宋军面对大辽如此不堪一击。宋太宗不仅大军溃败,还被被利箭射中挂了花。
七年之后,宋太宗卷土重来,要报当年一箭之仇,随与辽军大战于岐沟关。但造化弄人,原本雄心勃勃,誓死要报一箭之仇的宋太宗,却又一败涂地。七年之中,两次对辽战争,北宋都被打得丢盔弃甲,从此在宋人之中埋下了对辽畏惧仇恨的心理。
辽朝也并没有让北宋失望,让这种心理与日俱增。最后,宋朝不得不使出的自己杀手锏。他们看好迅速崛起的女真人。女真人不愧为骁勇善战的战士,每个战士都能与虎相搏,身强力壮。有言,金军万人,所向无敌。
为了和女真人的金朝联合对抗让自己心生畏惧的大辽,宋朝不惜与金朝“海上之盟”。在两国的夹击下,曾经傲视各国,充当老大的大辽却被灭亡。
然而,比起大辽,在北宋的脚下建国的大夏却更让宋人恨透了。比起大辽,北宋似乎更恨西夏。一是因为大辽的建国比北宋要早,所以也从来不隶属北宋。但西夏却正好相反,曾经一度服从并被赐姓赵,成为北宋的一部分。但后来,在老大李元昊的阴谋下,不仅改了北宋统治者的赐姓赵,还自己大言不惭地让北宋承认自己的大夏的存在。西夏的建国对于北宋来说,那是叛乱,自己成国。北宋人极恨西夏,认为他们背叛了自己。
西夏在军事上对于北宋的威胁甚至一度超过了大辽。西夏不屈服于北宋,北宋也碍于脸面从来不原谅西夏。大辽却能在北宋数次牺牲国家岁贡来满足自己,也一度信守承诺,于宋朝不相侵犯。这也能就是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讲的,大辽之人是最讲信义的,耶律洪基既然答应了萧峰不再南侵,必然会践行自己的诺言。
北宋畏惧大辽,与金人海上之盟灭了自己的畏惧已久的大辽,却不知是引狼入室,最终被那个曾经帮助自己的盟友连老窝都抄了。南宋同样故伎重演,联合蒙古灭了让自己蒙羞的盟友。然而,南宋同样是引狼入室,被蒙古用完之后,断了老根,从此宋朝在历史上不复存在。
都说宋朝是封建历史上经济条件最棒的王朝,但统治者却一辈子过着胆战心惊,侥幸自存,耍了别人,却又被盟友耍。宋朝的百姓虽然活得幸福,但心里确实在不舒服。